《搭石》研究课第二课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728021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石》研究课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搭石》研究课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搭石》研究课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搭石》研究课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搭石》研究课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搭石》研究课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石》研究课第二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搭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2、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真情,并从中感受美。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用笔表达美,并倡导学生实践美。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真情,并从中感受美。教学难点: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真情,并从中感受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齐读课题搭石。2、复习积累

2、词汇,引出五个画面。(1)首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词语:指名读跟读: 谴责、懒惰 不平稳、合适、踏 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招手示意、相背而行 伏下、理所当然(2)读完这几组词语,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文中的哪些画面呢?板书:摆 换 走 让 背 (3)你们可真会学习呀!已经在使用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了。板书:读文字、想画面3、指课题: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他的家乡,了解到了什么是搭石(读句子)。通过第一自然段的文字,我们不但感受到了那里风景如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精心摆搭石的乡亲们心灵中的美。 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读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去感受画面中的美。板书:美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3、感受美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画下让你感受到美的语句,抓住重点词批注你的感受。反馈:谁来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美?A、摆搭石:1、抓住“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理解:抓重点词、联系上文(投影出示)幻灯片5: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1)预设1:我从“早早地”这个词体会到,这里的人担心秋凉以后,如果人们来来去去还趟着水走,是很凉的。 师:你们看,他不但抓住了重点词语“早早地”,还联系上文想象到了人们这样做是为了他人着想。(提供方便、为他人着想)板书:为他人你体会得真好,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2)生读句子。2、抓住“谴责、懒惰”理解:勤劳。出示幻灯片幻灯片5:如果别处都有

4、搭石,唯独这个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谴责这里的人是因为(唯独这个处没有,而别处都有搭石),看来,秋凉摆搭石已经成为大家的义务和责任了。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美?B、换搭石: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谈谈你的理解如果你就是家乡上了点年岁的人,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呀?师:老人家,您不是急着要去看亲戚吗?就别管这块不平稳的搭石了,要不车该误了。生:不过这块搭石活动了,得把它摆平稳。师:您心里始终装着别人,我可真敬佩您啊! 师:老大娘,您的小孙孙还在对岸等您呢,您就顺手、随便找块石头搭上

5、吧!生答:不行,我必须找来平整方正的石头搭上,否则会给更多的人带来不方便。师:您想的可真周到!(细心)师:大爷,您挑着担不是要去赶集卖货吗?怎么还踏来踏去的?生答:我得试试、踩踩,看看合适不合适。师:您可真负责啊!刚才,我们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到这儿的人一心想着他人,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美。那你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这种美的呢?生:无论、只要、一定、再、几、直到、才肯(评价:你看,你们多会学习,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师总结: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在故乡上了年岁的人,把摆好搭石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义务,甚至成为了一种习惯,他们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心中的善与美!

6、生读书:谁愿意想象着画面,读读这个句。(2)第3自然段A、师引读:读得多好啊!你们想象着摆搭石、换搭石的画面,抓住了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到了乡亲们平凡举动中的美。你还从哪感受到美了?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学生谈自己的理解。(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查了字典,你能结合字典中的解释说说“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吗?(配合得适当,有顺序。)(2)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协调有序”在文中的意思?(3)以读促理解:现在就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咱们合作着读一读人们协调有序地走搭石的

7、情景?师:你们现在走在哪?(搭石上。)师:搭石可不好走啊,走不好是要掉进水里的,有信心吗?生:有。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紧跟上去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没有人踩脚,也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生摇头)没有人指挥,仍然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师: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 搭石上的人姿态柔美的身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8、。你能想象着画面,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师:这真是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指名配乐读:请大家看大屏幕,找两个同学分别来读,其他人静静地欣赏这有声有色的画面。清早,晨雾弥漫,朝霞中,乡亲们说说笑笑地来到搭石前:每当上工黄昏,夕阳西下,余辉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一路欢歌笑语,又来到搭石前:每当下工(读完之后音乐没停)6、小结:在这人与景、人与人之间我们感受到了和谐的美。板书:和谐让我们想象画面,一起来读读这富有诗意的文字吧!配乐齐读师过渡:踏踏的声响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清波荡漾、人影绰绰的画面仿佛还在我们眼前浮现。这是一种美,但在后面的画面中我们还会

9、感受的另一种美。(3)第4自然段:A、师引读:经常到上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生读)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师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生读)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B、指黑板:读得多美,我想这两幅画面肯定给你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你们从哪儿体会到美了?C、生反馈让:体会“总会”礼让美板书:谦让背:体会“伏下、总要、理所当然”尊老美板书:助人过渡:从这一让一背中,我们感受到心灵美才是感人至深的美。三、回顾课文,体会最后一段的含义(理解难句)1、我们通过读

10、语言文字,想象着画面,深切感受到那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美,那我们联系着全文看看:故乡的人们把_当成理所当然的。(梳理板书的文线)搭石前的一幕一幕画面给作者留下了美的记忆。2、体会最后一段: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作者看到了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正是发现身边这再普通不过的搭石,从而想到了许多人、许多事,所以在作者的眼中4、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小结:人们就是这样默默的、自觉自愿的为他人着想,这种美,更让人感动,这种美,怎能不被称为是一道风景呢?就让我们再重温这一个个生动美丽的画面吧!(五)师生问读,回读24自然段。师:秋凉以后,人们会怎样做?师:上了点年岁的人,如果发现哪块搭石

11、不平稳,会怎样做呢?师:一行人走搭石时,是怎样走的呢?师:两个人走搭石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四、指导写小练笔,让学生学会发现美、表达美1、作者留意了身边的平凡事物,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也不缺乏平凡的美,你留意过吗?2、放音乐爱的奉献,出幻灯张铭娟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帮刘展华补习功课。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为孕妇让座位。3、你们用自己的慧眼,发现了那些平凡的美呢?4、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去表达美吧!5、反馈评价,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发现了生活中这么多平凡的美,你们积累下的这些素材也将会为我们本单元的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五、教师总结,倡导学生创造美今天我们沿着作者的笔端感受到了美,并去发现了我们身边的美,同时我们也用笔表达了美,我想,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爱去实践美。你们说对吗?板书设计:读文字 想画面 摆 为他人 21、搭石 换 想他人 走 和谐 美 让 谦让 背 助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