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72712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广元市昭化区昭化中学刘翠华德育教育工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具重要性被忽视,没有真正起到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当前一些农村学校智育第一,分数挂帅”有所回潮,因而淡化德育工作,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没有真正把德育落实到首位。农村学校为何长期存在着忽视德育工作的现象呢?针对这一现象,对抓好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的德育现状(一)淡化德育,有名无实。各中小学校长始终以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终极指标,处处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各项工作,而德育只作为附带品。尽管有德育领导机构,只不过开学写写计划,期末结束时写写总结

2、。德育工作没有起到应有的实效。这与教育的终极目标严重不符。(二)当前中小学生所处的环境与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极不相适应。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更多地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农村的大环境具有其特殊性:一是信息较闭塞,环境寂寞安静,同时农户居住较分散,相互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容易导致孩子自闭孤僻的性格。二是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很多孩子跟随祖父母生活,成为留守儿童。因祖辈的溺爱,造成孩子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任性心理;有的因故缺乏家庭温暧,往往形成畸形的心理;有的自由放荡、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胸无大志,贪图享受的思想较重、成为讲吃比穿的“

3、混混儿”,致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了一个误区。二、当前德育工作的对策(一)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彳惠育观念。教师不仅是育人的主体,更在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管理者的重任。必须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培养素质”的原则,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体现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要把着眼点放在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与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改变跳出“农门”式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德育工作首先抓好课堂阵地,形成以思品课教学为主体,其它学科渗透为补充的课堂

4、教学网。发挥学生爱好和特长,课外活动不可忽视,根据学生各自爱好,成立书法、绘画、舞蹈、球类等课外活动小组,把德育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在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特长和创造力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热情、坚强、独立、乐观、有责任感和奋斗精神的心理品质,以陶冶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二)、建立德育基地,增强学生感观认识。坚持升国旗制度,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手段。在国旗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脱离爱家乡的教育。要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要让他们懂得,家乡的发展和繁荣,将会为鲜艳的五星红旗更添光彩。学校团队组织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要把团队

5、组织活动纳入学校总体计划之中,积极支持,并且指导团队组织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各项有益的专题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信,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提倡学雷锋,并与“日常行为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要作好布署和指导工作、使学生在活动中心灵得到净化,行为规范得到强化。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抓好校外活动阵地,学校与附近单位挂钩,建立各种教育基地,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警校共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以此来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三)、利用

6、新课程,加强教学内容与德育研究相结合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注重研究性学习,注重活动,注重实践,注重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生动形象的新教材为德育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学校要加强德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管理素质和业务能力,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的作用。利用校本课程开发,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识,懂得自然规律,争做大自然朋友,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继而转化为热爱学校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环境的精神等,在政治教学中,抓住社会热点、焦点。要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等入手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训导。如通过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等活动贯彻

7、爱国主义教育;从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讲粗话等入手,进行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教育;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子、互帮互学、献爱心做好事、为班级添荣誉等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四)、家校教育相整合,转变角色,以身示范。成立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建立课外校外活动实践基地,亲身实践,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用实践活动帮助树立正确德育观、人生观、是非观;健全学校教育设施,开辟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吸收优秀的精神食粮。

8、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抓住机遇,在课改中不断充实自己,提升教育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平等友爱的方式去育人,放下架子,抛弃师道尊严,以人为本,开创人文主义教育。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狠抓常规,把日常工作作为创新德育工作的基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利用新守则、新规范的学习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利用演讲比赛,升旗仪式,班团活动,结合实践课,运动会等继续

9、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初中阶段,可以分年段逐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培养,逐步让学生走上思想、学习、品德的良性轨道上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总之,德育工作是一个培养接班人的系统工程,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一辈子,从长远、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讲,又是影响到国家将来与社会和谐的大事情。因而,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位置,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结合社会形势,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