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市场前景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726822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市场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疗器械市场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疗器械市场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疗器械市场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疗器械市场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市场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市场前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器械市场前景一、 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竞争格局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的竞争者分为国际品牌商和国内品牌商。其中国际品牌商主要包括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等跨国医疗器械巨头,这些企业技术起步早、品牌影响力强、综合实力雄厚,长期在国内市场,尤其是中高端产品领域和大中型综合医院客户群体中占据主导甚至垄断地位。近年来,在国家进口替代政策大力支持、医疗体系改革释放需求以及科技、制造等综合实力提升的背景下,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数量大幅增加,但大部分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存在自主创新研发水平不足、综合竞争能力较弱的劣势。同时,以联影医疗、东软医疗、万东医疗、深圳安科等为代表的国内优秀品牌厂商逐步成长发展

2、,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提升和优化产品性能、加强营销力度、完善售后服务,凭借产品性价比高、操作系统简单、服务及时高效等优势,在各自优势产品领域逐步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服务客户群体亦从基层医院、二级医院逐步向三级医院渗透,成为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力。二、 医用医疗设备行业现状数据显示,我国医用医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744亿元快速增长至2019年的3601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医用医疗设备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多,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医用医疗设备主要包括诊断设备和治疗设备。总体来看,影像诊断设备占医用医疗设备市场份额最高。但单一产品市场规模不大,除了医学影像外,单一市场规模

3、较大的主要包括内窥镜,直线加速器和心电图机。尽管我国医用医疗设备行业快速发展,国内的医疗设备产品已经开始逐渐可以覆盖大部分医疗设备需求,但中高端诊疗设备如光学仪器、彩超、X射线断层检查仪、植入类产品等仍然由外资企业把控,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医疗设备进口替代步伐有所加快,但高端医疗设备出口仍较为乏力。三、 微创治疗设备的市场情况微创治疗诊疗指在影像导引下,以最小的创伤,使用微创器械经血管通道或非血管通道进入病患处,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式。相比于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减少住院时间等优势,替代传统开放性手术趋势显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2017-2021

4、年我国微创神经外科手术量不断增长,2021年快速增长至约503万台,预计2026年将达到1058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160%,微创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随着微创神经外科手术量的增长不断扩大。四、 医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随着我国消费水平升级以及老龄化程度加深,人们对于健康管理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家庭健康管理成为市场越来越关注的领域。家用医疗设备,就是适于家庭使用的医疗设备,其主要特征是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早在十年前,许多家庭就备有各种简单的医疗设备,如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大小便护理仪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医疗设备消费市场之一。根据Eval

5、uateMedtech统计及预测,近年来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70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6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9%,2022年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2529亿元。老龄化疾病高发,医疗需求释放,设备先行。全球各国老龄化深化,老年疾病多属慢性病,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指数上升,病人数量将呈现加速态势,费用端65岁以上人群是15-24年龄段的5倍,老龄化加速推动医疗需求加速释放,景气周期下医疗资源建设有望提速,设备配置先行,实现规模放量。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在现在来看,已经是一个常见的组合。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速

6、增长、医疗资源供需严重失衡以及地域分配不均等问题,造就了对医疗人工智能的巨大需求;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产业组合丰富、人才储备充分等特点,又给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另外,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医疗设备+机器人的组合也成为了香饽饽,随着我国医疗领域机器人应用的逐渐认可和各诊疗阶段应用的普及,医用机器人尤其是手术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领域的高需求产品。疫情后加速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公立医院建设,各地政府在财政上给予充分支持。目前而言,全国已有大批医院新建、扩建工程启动,据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统计,总投资早已超过千亿元。从2021年以来部分汇总

7、的全国新建医院项目看,大多数预计完工的时间在22-25年之间,土建完成后将进入医疗设备的后续采购与安装阶段,预计未来3年国内医疗设备等需求将持续释放。中国已经形成一批具备出口能力的企业,行业整体看,高技术壁垒的医疗设备出口趋势加速,以内窥镜和CT为例,医用内窥镜出口额显著提升,CT自2020年后出口量迅速增加,借疫情之机打开国产品牌海外客户群体及口碑。10年来医疗设备政策导向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产业链生态化、全球化,政策明确提出国产化率实质要求,基础上持续支持高端创新,的核心技术的国产攻克势在必行,+财政端支持政策持续推动国产企业发展,9月最新出台贴息贷款支持医疗设备采购,设备进入更新改造

8、窗口期;高壁垒属性及研发导向,医疗设备相对集采免疫,属于医药政策友好堡垒板块,趋势加速向上。医疗设备具有需要和人体相结合的特性,其对于模组的灵活性、线路板的弯折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设施也随之不断提高和完善,医疗电子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带动了医疗设备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而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疗设备的换代升级,有力推动了医疗设备向智能化、轻便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医疗设备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

9、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化医疗设备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医疗、科研、教研、教学工作最基本要素,也是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临床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医疗设备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

10、。医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的发展,甚至在医疗行业发展中,其突破瓶颈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对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治疗效果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来获得,而是医疗器械产品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使用期间,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妊娠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设备的安装和设备报废都是医院中设备科的主要任务之一,直接关系到仪器使用的安全性,关系到临床医疗设备的检查、检测

11、的有效性,关系到整个医院医疗工作的协作性和连续性。该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的基本点就是设备科如何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资源,在成本效益的考虑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率,来实现更高程度的自主性维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突破腔镜手术机器人、体外膜肺氧合机等核心技术,研制高端影像、放射治疗等大型医疗设备及关键零件。发展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等植入介入产品,推动康复辅助器具提质升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装备产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现已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十三五期间,我国医疗装备产业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6

12、%。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近二十年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以及2020年疫情的催化下,医疗器械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但在高端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领域。鼓励企业突破重点领域产品的核心技术进行产业优化升级,才能尽快解决高端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的问题。五、 医疗设备进出口类别差异显示高端乏力伴随着我国的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生产企业的不断扩大,目前国内的医疗设备产品已经开始逐渐可以覆盖大部分医疗设备需求。但是高端医疗设备仍然有外资企业把控。我国2009年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出口额仅为456亿元,到了2019年达到1292亿元。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呼吸机等医疗设备需求量大,出口额达到1814

13、亿元,同比增加4042%。喜人的出口成绩下,难掩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的乏力。尽管近年来我国高端产品如联影等企业的影像类产品发展较快,进口替代步伐加快,但是目前出口前十大产品没有我国的高端医疗设备。相反,中高端诊疗设备类依旧是主要进口产品,如光学仪器、彩超、X射线断层检查仪、植入类产品等。美国、德国、日本是我医疗设备进口的主要来源国。疫情期间,我国国产的心电监护仪、血液透析机、血气分析仪等大部分医疗装备满足了疫情防控、救治病患的需要。但是在一些关键的高端医疗装备如ECMO等,国内企业无法生产,有创呼吸机等供给不足,部分产品性能有待提升,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等。种种问题的出现,显示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制造水平

14、的短板。六、 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是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中最大的细分市场。自2016年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针对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按照独立法人治理模式改革审评机构后,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从乱而杂的野蛮生长开始逐渐走上有序发展的正轨。2017年,科技部办公厅印发了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明确规划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的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行业正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老龄化的问题开始加剧,对于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需求逐年递增。按照使用场景来分,医疗设备可以分为医用医疗设备和家用医疗设备。医用医疗设备

15、包括医用X线机,MRI设备、内窥镜和监护仪等。家用医疗设备包括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理疗仪和家用呼吸机等。2020年,全球遭遇新冠疫情。在疫情之下,国内外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对于医疗设备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然而国产品牌的高端医疗设备却满足不了的这种需求。七、 医用治疗设备竞争情况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下,我国国产医用治疗设备优势逐渐显现。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麻醉机、呼吸机、灯床塔等医用治疗设备正逐步实现国产对进口的替代,本土厂商快速发展起来。从产品竞争情况来看,医用诊断设备主要以医学影像设备为主,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医学影像设备包括X线成像(DR)、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

16、超声等四类,由于所采用的技术不同,这四类设备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差别较大。数据显示,我国影像设备细分产品中,CT设备市场占比最大达22%,其次为MRI设备和超声设备,占比分别达19%和17%。从企业竞争情况来看,X线成像(DR)方面,2020年,万东医疗处于X线成像(DR)市场领先地位,占比达184%,其次是安健科技和迈瑞医疗,占比分别为105%、8%。八、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情况(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战略性新兴行业,聚集和融入了大量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是医学和众多科学学科相结合的高技术产物。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平均增速超过5%,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贸易往来最活跃的行业之一。根据数据,2015年以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总额为5,117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总额将达6,312亿美元。从全球各区域市场发展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