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选择题题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72614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技术选择题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工安全技术选择题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工安全技术选择题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工安全技术选择题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工安全技术选择题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技术选择题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技术选择题题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国家标准(GB2893-82)中规定的四种安全色是(A)A、红、蓝、黄、绿B、红、蓝、黑、绿C、红、青、黄、绿D、白、蓝、黄、绿9、安全带是进行机械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伤亡的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B)A、低挂高用B、高挂低用C、水平挂用D、钩挂牢靠,挂位不受限制10、易燃液体应盛装在(C)A、玻璃容器B、瓷器C、具有防腐功能的金属容器D、塑料容器11、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爆炸可分为(C)A、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炸药爆炸B、物理爆炸、化学爆炸、锅炉爆炸C、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D、化学爆炸、核爆炸、分解爆炸12、任何场所的防火通道内,都要装置(B)A、防火标语及海报B、

2、出路指示灯及照明设备C、消防头盔和防火服装D、灭火器材13、液化石油气钢瓶属于(C)A、高压气瓶B、中压气瓶C、低压气瓶D、常温气瓶14、下列粉尘中,(A)的粉尘不可能发生爆炸。A、生石灰B、面粉C、煤粉D、铝粉15、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是(C)造成的。A、电伤B、摆脱电流C、电击D、电烧伤16、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B)A、温度升高B、压力急剧升高C、周围介质振动D、发光发热17、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C),以防静电危害。A、合成纤维工作服B、防油污工作服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D、普通工作服18、可燃固体根据(B)分类A、自燃点B、着火点C、闪点D、爆炸下限19、安全带的寿

3、命一般为3-5年,使用(A)年后,按批量抽检。A、3年B、4年C、5年D、6年20、(C)以上的高空作业必须配带安全带。A、3米B、4米C、5米D、6米21、安全生产法规具有如下什么特征(A)A、强制性B、建议性C、随意性2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采用的处理污水的主要方法(A)A、沉淀B、隔油C、浮选D、生化处理5.易燃液体储罐若从顶部进料,应将进料管从灌顶引至距罐底(A)公分处。A.20B.30C.40D100.6.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场所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边缘切距离小于(C)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A.100B.200C.500D.10008.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危

4、险有害因素有(ABD)A.人员出入困难,内外联系不便,给抢救带来困难。B储存过或积聚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C.使人精神压抑,直接导致心理疾病。D.作业过程中,温度和湿度高,人员耗氧量大。9.进入塔、釜内作业应办(C)。A. 动火证B.高处作业证C.进入容器内作业许可证D.压力容器使用证10. 易燃液体闭杯闪点小于或等于(C)摄氏度。A.21B.41C.61D.811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包括(ACD),爆炸品,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A.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B.易燃气体C.易燃液体D.放射性物品12.处理废弃危险化学品,往往采用爆炸法、()填埋法

5、燃烧法水溶解法化学分解法13. 压力容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采取紧急停止运行措施(ABCD)。A.裂缝B.鼓包C.变形D.泄漏14.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的一般要求是(),一旦火灾已扑灭,也要加强现场监护。灭火人员不能单独行动对应急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出口应保持清洁和畅通,一边能安全撤离要选用正确的灭火剂和方法15.下列压力数值属于中压的是(BC)。MPaMPaMPa1 容器进行压力试验一般采用的方法是(D)A常压液体渗漏试验B真空试验C气压试验D液压试验2 绝对致死浓度的表示方法是(A)ALC100BLD100CLD50DLCD3 石化生产控制系统一般采用的方式是(B)。AESDBDCSCHS

6、EDSSA4静电引起各种危害的根本原因是(C)。A压力增高B放热起火C火花放电D电位升高5硫化氢大量泄漏导致人员伤亡,按危险源划分它为(D)A级B级C级D级1按两类危险源理论,以下属于第一类危险源的是(ABD)。A反应釜B易燃易爆原料C操作人员D电源E反应条件2 消除静电的基本途径(ABCDE)A工艺控制法B泄漏导走法B中和电荷法D封闭削尖法E人体防静电3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有(CDE)A腐蚀性B还原性C分解爆炸性D易燃性E人身伤害性4风险的重要因素有(BD)A规模B损失C利润D不确定性E安全性5石化装备本质化安全性研究主要范围是(ABDE)A设备运行安全性B工作安全性C操作人员安全性D环境安全

7、性E原件及其功能的可靠性1、 下面A 是化学品标签中的警示词。 A、.危险、警告、注意 B、火灾、爆炸、自燃 C、毒性、还原性、氧化性2、 标明了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基本要求的是B A、化学品标志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危险化学品标志3、 浓硫酸属于B 化学品 A、爆炸品 B、腐蚀品 C、易燃液体4、 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A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5、 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A 冲洗 A、热水 B、冷水 C、弱碱溶液6、 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C 。 A、用清水清洗 B、用冷水清洗 C、用软纸、软布抹去7、 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B 扑

8、灭 A、干粉灭火剂 B、泡沫灭火剂 C、二氧化碳灭火剂8、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9、 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B 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10、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C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11、 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下面C 做法是错误的 A、报警 B、进行交通管制 C、所有人员参加事故救援12、 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B 。 A、纯棉工作服 B、化纤工作服 C、防静电工作服13、 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B 。 A、滴氯霉素眼药水 B、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C、用干净手帕擦拭14、 在装卸易燃易爆品操作中不能使用A 工

9、具。 A、铁制 B、木制 C、铜制15、 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检修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A 。 A、置换 B、吹扫 C、清理16、 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C) 。 A、穿工作服 B、佩戴呼吸器具 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17、 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B )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得碰撞 A、1 米 B、3 米 C、10 米18、 焊割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时,必须要(C )合格。 A、清洗和密封 B、通风 C、清洗和置换19、 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的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A )。 A、劳动保护用品 B、安全监测仪器 C、手提消防器材2

10、0、 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 B)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伤害 A、必须 B、禁止 C、可以21、 以下危险化学品中,(C )可以在露天贮存 A、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的 B、遇潮能发生化学反应的 C、遇火、热、潮能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22、 大多数氧化剂和(A)都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有毒气体。 A、强酸 B、弱酸 C、碱23、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销售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时,应当提供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C ) ,并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 ) 。 A、安全使用说明书 安全标签 B、安全技术说明书 运输标签 C、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标签24、 在使用化

11、学品的工作场所吸烟,除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还可能引起( A ) 。 A、中毒 B、窒息 C、灼烫伤害25、 气瓶使用到最后( B ) A、应该将气用尽 B、应该留有余气 C、以上均可以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 起施行。(C ) A.2002 年 9 月 1 日 B.2002 年 10 月 1 日 C.2002 年 11 月 1 日27、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自 起施行。(B ) A.2001 年 4 月 11 日 B.2001 年 4 月 21 日 C.2001 年 5 月 21 日28、除了矿山、 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外,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

12、员超过 人时,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 A.二百 B.三百 C.四百29、生产、经营、 储存、 运输、 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的 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C A.保卫部门负责人 B.安全部门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30、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销售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时,应当提供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 。 ( A ) A.安全技术说明书 B.安全使用说明书 C.安全技术合格证31、从事一般性高处作业脚上应穿 。 B ) ( A.硬底鞋 B.软底防滑鞋 C.普通胶鞋32、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 容器, 使用前的检查记录应当至少保存 年。( B ) A.1 B.2 C.333、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 收发、 保管制度。 (C ) A.双人、一人 B.一人、双人 C.双人、双人34、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每天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 发现被盗、丢失、误售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向当地 部门报案。 B ) ( A.安全监督 B.公安 C.有关政府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