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讲义--杠杆和滑轮及综合练习(特好).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72498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讲义--杠杆和滑轮及综合练习(特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二-物理-讲义--杠杆和滑轮及综合练习(特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二-物理-讲义--杠杆和滑轮及综合练习(特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二-物理-讲义--杠杆和滑轮及综合练习(特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二-物理-讲义--杠杆和滑轮及综合练习(特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讲义--杠杆和滑轮及综合练习(特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讲义--杠杆和滑轮及综合练习(特好).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 物理 讲义 杠杆1画力臂一、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OF1l1l2F2二、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阻力: 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 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画力臂方法: 找支点O;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2、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标力臂(大括号)。三、练习:1)画出下列各力的力臂: FOOFG2)下图中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 阻力臂你还会画吗? FOABCO初二 物理 讲义 杠杆2平衡条件一、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二、应用:名称结 构特 征特 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

3、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三、练习:1、下列杠杆工具中,不省力的是: A,铡刀;起瓶盖起子 B,镊子; C,剪铁皮剪刀;撬石头的撬棒D.剪铁丝钳子2. 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B.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C. 力臂不可能为0 D. 力臂一定都在杠杆上3、如图1,下图中可视为费力杠杆的是() AB 图1 C D 图24、用一杠杆撬一块重为4000N的石块,如果动力臂是120cm,阻力臂是3m,则动力应是多少

4、N?5、某人用扁担挑重物,前面一筐重200牛,后面一筐重250牛,扁担长1.8米,为了平衡,此人的肩应放在离扁担前端多少米处?初二 物理 讲义 杠杆3实验探究一、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杠杆平衡条件是 2、对实验的回顾:A、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B、如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动力F1 / N动力臂L1 / cm阻力F2 / N阻力臂L2 /

5、 cm11.510121201031201.510(1) 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2) 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_.发散:(3)你认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 _和 _。(4)如图若在力F2中的四个钩码中去掉一个,我认为应向右倒,因为右边的力大,对吗,为什么? _ _ (5)若将F1和F2同时向O点移动一小段距离,那么杠杆还平衡吗?为什么?_ _ 二、练习下表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某同学在杠杆平衡时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请在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值初二 物理 讲义 杠杆4-平衡的利用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

6、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练习:1、如图所示,是杠杆的支点,在端挂一个重物,为使杠杆平衡,要在端加一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小最小最小一样大2如图所示,杠杆重力不计,A,的大小为, 则物体的重力为,若将的方向改为斜向上提,杠杆仍保持平衡,则的大小将,大于 ,大于,小于 ,小于GOA3、如图所示,用一作用在A点且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由 现在所在的位置沿逆时针匀速转动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关于力F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逐渐增大 B.大小不变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4、如图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拉力

7、)的作用下以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则( )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增大 5. 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 ( )AGA=GB BGAGB D无法判断初二 物理 讲义 杠杆5提高题一、用到的公式:二、例题及练习1、正方体物块M边长为a=0.1m,密度=5103kg/m3。MOBOABO图1F1若F1=15N,OAOB=21,求:它对地面的压强P=?若F1=30N,物块对地面的压强P=1000Pa,求:OAO

8、B=?2、正方体物块M边长为a=0.1m,OAOB=21,将物块浸没水中,OBOABO图2F1M若F1= 25N, 求:G和密度若密度=7103kg/m3,求:F1=?3、选做(综合难题)正方体金属块甲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5.2103Pa。有一轻质杠杆AB,支点为O,且OAOB32。将甲挂在杠杆的B端,在A端悬挂质量为2kg的物体乙时,杠杆如图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2.2103Pa。当在杠杆A端改挂质量为_kg的物体时,金属块甲浸没在水中时杠杆平衡。答案: 2000Pa 43 60N 6103kg/m3 30N 综合:2.8kg初二 物理 讲义 杠杆6提高

9、题FAOBAOBFAA4、如图所示,OA:OB2:3,物体质量m=5kg,密度为5103kg/m3。求:(1)V物(2)F浮(3)F拉 (4)FA5、轻质硬杆AB长75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AB两端。在距A点30cm 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10所示。此时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改变了_ Pa (取g10N/kg)6金属块甲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5.4105Pa。有一轻质杠杆AB,支点为O,且OAOB53。将甲挂在杠杆的B端,在A端悬挂质量为4kg的物体乙时

10、,杠杆如图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1.8105Pa。求:(1)金属块甲的重力(2)当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则在杠杆A端改挂质量为多少的物体?l1l2F2F1初二 物理 讲义 滑轮1概念一、 定滑轮: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 特点:使用定滑轮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 = F1l1F2l2二、动滑轮: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 。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2(

11、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如图表示用滑轮匀速拉动物体A的几种方法,A受的摩擦力相同,试通过分析得到_图的方法最省力,_图的方法最费力. (作用在同一根绳子上的力大小不变)三、滑轮组的特点及其应用初二 物理 讲义 滑轮2绕线1、用最小的力,应怎么绕线? 2如图所示表示三种不同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拉力分别为F1= ; F2= ; F3=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3下图图1312所示“一动、一定”滑轮组,画出提升重物所需最小力连线情况。4设计一个用20N的力能站在地面匀速提升重80N的物体。在图1313所示空框中画出滑轮组的组装。(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5、 在如图1所示的各滑轮组中,物重G相等,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最小的是图( ) 6使用如图19所示装置来提升重物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方向的装置是: A图甲所示的 B图乙所示的C图丙所示的 D图丁所示的初二 物理 讲义 滑轮3简单计算1. 使用定滑轮把重10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若不计摩擦,人对绳的拉力是_牛。如果物体被提高5米,绳的自由端向下拉动了_米。2. 使用一个动滑轮,工人要用_牛的力才能把重460牛的货物匀速提起1米(不计滑轮自重与轴间的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