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72493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南京路步行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设计摘要:上海市南京路是极富历史文脉和商业价值的著名传统商业街。全面介绍了南京路步行街建设实施方案,并结 合实践经验和现代商业步行区的规划理论,提出了步行街区的发展构想,以及对目前“步行街热”的看法。关键词:南京路 步行街 设计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是上海的城市标志之一,是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 10 0多年的历史。为促进中央商务区的完善,适应人民群众消费水平和要求的提高,重塑和强化 “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形象和地位,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 9 9 8年8月正式宣布了关于建设南京路 步行街的决定,对南京路现有的商业、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其购物、旅游

2、、商 务、展示和文化等功能,把南京路建设成集购物、餐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环境优雅、文化层次 高、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步行商业街。南京路步行街由黄浦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黄浦区城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牵头该项目的规划设计。 通过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设计方案、专家组评审的方式,确定法国夏氏建筑师联合事务所和法国拉德 芳斯公司合作设计的方案为中选方案。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黄浦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共同承 担总体方案的深化和施工图设计。一历史沿革及建设背景南京路已有10 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派克弄”,1 8 6 5年正式命名为南京路。19 0 8年,南京路开通有轨电车,路面采用铁藜木铺设,其后的2 03 0

3、年间,南京路迎来了历史上 第一个发展高潮,即由原来的小商摊、小商店转向大型百货商厦,相继建成了和平饭店、四大公司、 国际饭店等建筑,为南京路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0年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南京路出现 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纷纷建起新型的综合性商业楼,使南京路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 5年7月15日,南京路实施周末步行街,拉开了南京路功能开发的序幕。南京路步行街的设想已经形成了多年,但由于南京路是上海市主要的东西向交通干道,其周围 又没有相应的道路取代其交通功能,因此该设想一直未能实现。1 9 9 7年,黄浦区人民政府斥资 完成了九江路河南路一西藏路 的拓宽工程,继而于1998年拓宽辟通

4、了天津路 四川路一浙 江路,1999年又将九江路辟通延伸至南京西路黄河路口 ,另外大容量公共交通地铁二号 线当时也即将竣工通车,步行街正位于地铁河南路站和西藏路(人民公园)站的区间段上,这些都 为南京路步行街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二设计简介1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和设计原则1指导思想学习借鉴国外商业街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特 色,继承和延续南京路商业街的历史文脉,以人为本,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鲜 明时代特征的城市商业环境。2功能定位南京路步行街的建设要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要把南京路建成 集购物、旅游、商务、展示和文化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全天候步行街。

5、3设计原则南京路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了各种风格的建筑,而且建筑物高低 错落,建筑界面凹凸不齐,广告招牌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由于道路拓宽,还留下一段骑楼。但正 是这种无序中的有序,为南京路带来了其特有的生动场景。因此,在步行街设计中应尽量保持和发 挥这种特性,步行街的路面铺设、家具小品布置应简洁有序,使无序和有序有机地结合。据此,确 定了以下设计原则: 按照内涵式推进发展,不搞外延式发展,要把南京路的特点综合发挥出来,不是大兴土木, 而是更有品位,更具特色。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南京东路步行街规划范围从外滩至黄河路,一期工程完成西藏路至河 南路段的建设,应为今后步行街的全线贯通创造条件

6、。 步行街的空间环境景观设计应与道路两侧街坊的建筑物 包括规划改建 的空间融为一体, 要向支路延伸,使步行街向纵深发展。 南京东路地下管线原则上不再翻排,但对于步行商业街功能上所需管线如天然气、雨水管、 电力电缆、电讯电缆、宽带网光纤等 应予以充分考虑。 南京路步行街的路面布局应打破传统的横断面形式,采用一块板布置,取消上、下街沿,改 变原有狭窄的步行空间。路面结构能满足慢速观光旅游车通行,亦能通过国内外重要宾客的观光车 队,紧急时也可作为抢险通道。同时应考虑设置盲道和无障碍设施。 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好交通。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九江路、天津路可承担东西向的交通, 近期仍将保留南北向道路浙江路、

7、福建路机动车穿越,并要安排好自行车和机动车的停放。2 总体设计南京路步行街一期工程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 0 3 3 m,路幅宽1828 m, 总用地约3万m2。根据人群购物行为特征分析,方案采用不对称的布置形式,以4.2m宽的“金带”为主线, 贯穿于整条步行街中,“金带”上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设施,如坐椅、购物亭、问讯亭、广告牌、雕塑 小品、路灯、废物箱、花坛、电话亭等。“金带”位于道路中心线偏北1 .3m处,处于阳光的照射 面,强烈地标志步行街的休憩空间,反映步行街的静态特征。而两侧步行区平坦开阔,无任何障碍 物,直接通向商店,反映了步行街的动态特征。另外,“金带”采用抛光印度红花

8、岗岩,夜幕降临, “金带”折射出两侧的霓虹灯光,流光溢彩。为了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我们辟出黄金地段的土地(批租土地价格约1万美元/m2)在河 南路和浙江路分别设计了休闲绿化广场。河南路是步行街的入口,结合地铁二号线河南路车站出入 口,布置了 6 0 0 m2的立体花坛。而浙江路的世纪广场占地近9 0 0 0 m2,正处于步行街的中段,成为人流的集散中心。步行街狭窄的空间到这里豁然开朗,空间的变化丰富了步行街的景观。3 道路设计1横断面 南京路步行街采用一块板的形式,无上、下街沿之分。道路宽度按两侧建筑之间 的距离确定,最宽处约3 0m,最窄处约18m。道路中心线偏北1 .3m处设4.2 m宽“

9、金带” 将“金带”的南边线作为路脊线,路脊线以南设7 m宽的观光车道。路脊线以北7. 2 m,以南8. 4 m处各设一条盖板排水明沟。道路横坡0 .8%。2 纵断面由于南京路沿线建筑室内标高参差不齐,给纵断面设计带来难度,根据建筑室内 标高来调整纵断面标高,尽量保证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面。3 路面结构 设计尽可能地利用原道路基础。步行区、“金带”采用厚18cm钢筋混凝土基 层,观光车道采用厚2 2 cm钢筋混凝土基层,“金带”采用厚4 cm抛光印度红花岗岩 表面增设 防滑条 及厚5cm石屑垫层,其他面层都采用厚6cm揭阳红花岗岩石板 表面烧毛 及厚3c m石屑垫层。浙江中路、福建中路交叉口有南北

10、向机动车通过,道路结构采用厚15cm砾石砂垫 层、厚35cm三渣基层、厚3cm水泥石屑和厚15cm济南青花岗岩面层 表面烧毛。4 排水方式南京路步行街采用盖板明沟排水,路面横坡0 .8%,在道路南北两侧各设一 条25cm宽、2550cm高的沟槽,铺盖6cm厚花岗岩石板,留15mm宽的排水缝。每 隔4 0m设落水井一个,用3 0 0 PVC横管与雨水窨井连接,为防止沟内污垢物沉积,沟内排 水纵坡为1%。5 地下管线 南京路的地下管线大都埋设于1 9 2 0年前后,历经8 0余年的沧桑,管线错 综复杂。根据设计原则,对老管线作必要的维护和改接,并新增了6孔电话排管、6孔电力排管、 3 0 0天然气

11、管、8 0 0排水管。在“金带”下预埋3 9孔排管,用于南京路步行街照明、给 水、通讯、遥控、音响、宽带网等功能需求。4 景观环境设计南京路步行街景观环境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各种小品、街道家具、灯杆的尺度与人、 建筑的尺度相协调,为游人创造一个舒适、悠闲的购物环境。1 “金带” “金带”贯穿于整条步行街,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设施,是步行街的灵魂。它作 为步行街的休闲停留空间与其两侧的步行空间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金带”布置以7 5m的长度为 一个标准单元,留出足够的南北向步行空间,让游人自由穿越“金带”。 街道家具:包括路灯、坐椅、花坛、服务亭、广告牌、购物亭、电话亭、垃圾桶等,花坛、 坐

12、椅的用材与“金带”地面层铺装相一致。 窨井盖:对位于“金带”上的3 7个雨水窨井盖进行了特殊设计,每个窨井盖都刻有不同图 案一一上海开埠以来各时期代表性建筑物和构筑物浮雕,并标注建造年份,全部用合金铜浇铸。37个窨井盖浓缩了上海百余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史。 雕塑:“金带”上选用了三组铸铜雕塑,分别为“三口之家”、“少妇”、“母与女”,均采用真 人比例写实的手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融入步行街上的购物人群之中,为步行街营造了祥和温馨 的氛围。 题字碑:在河南路、西藏路两端入口处的“金带”上,分别设立了题字碑,碑体为整块抛光 印度红花岗岩,基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揭阳红花岗岩贴面。碑体正面是江泽民总书

13、记题写的“南 京路步行街”六个镏金大字,背面为中英文对照的南京路步行街建设志。2广场设计 世纪广场:位于南京路以南、湖北路以东、九江路以北、福建路以西,用地面积为8 4 0 4 m2。广场西侧近4 0 0 m2绿地,花坛西侧耸立着一座高3.0 8m的东方宝鼎,东侧安置了一 座时鸣钟,这是为纪念中国和瑞士建交5 0周年,瑞士人民赠送给上海人民的礼物,到正点,时钟 会响起中国民歌旋律的钟声。广场东侧有管理用房、LED大屏幕、旱喷泉、停车场等设施。从步 行街进入世纪广场,空间豁然开朗,既丰富了城市景观,又为游人提供了开阔的绿化休闲场所。世 纪广场也是演出、商品展示、大型活动的理想场所。 河南路广场:

14、结合地铁通风井、残疾人电梯、车站出入口设计了一个占地约6 0 0 m2的立 体花坛,使地铁设施融入绿树丛中,与广场形成一个整体。3西藏路天桥该天桥建于1 9 8 5年,为了配合南京路步行街的建设,对其进行重新装修。 天桥的主体结构保留,设计采用不锈钢栏杆和玻璃护栏,桥面使用彩色水泥,底部用铝合金扣板和 弧形肋板吊顶,并安装2 4 0 0根光纤,由计算机控制形成五种颜色渐变的满天星效果的弧形光环。4 绿化设计南京路步行街绿化设计是总体设计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点、线、面”结合, 营造精致的绿化景观,最大限度地改善步行街的生态环境。 “点”:即贵州路、金华路、浙江路、福建路、河南路口的五棵巨型香樟

15、树,它们既点缀了 环境、为步行街的空间创造韵律感,又对游人起到提示路口的作用,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行道树 与商店招牌、霓虹灯广告间的矛盾。 “线”:即“金带”绿化和步行区的行道树,“金带”上布置32个方形花坛,种植四季草花; 11个圆形花坛,植有树龄达百年以上的构骨树;在河南路、福建路、浙江路口的“金带”端头, 安放五组各15棵盆栽造型树。步行街上保留了原有的24棵悬铃木行道树。另外,河南路至山西 路段,因地处地铁车站,顶板覆土浅,无法种植,我们安放了60多棵盆栽桂花树,金秋丹桂飘香, 别有一番情趣。 “面”:即世纪广场和河南路广场中的大片绿地。世纪广场的绿化突出了 “把大树引入都市” 和回归

16、大自然的主题,集中绿地呈阶梯式,流线型的花岗岩条石将绿地分成高、中、低三层,最高 处种植5 0棵香樟,中间种有黄杨、大桂花树等灌木,下层是绿色植被和草花勾勒的花带。河南路 广场绿化是一个占地达600m2的立体花坛,绿色珊瑚树、四季草花、黄色金叶女贞由上而下, 形成层次分明、色彩艳丽的景观绿地,并将地铁通风口、出入口隐蔽其中。5 灯光南京路步行街的灯光设计除了满足照明要求外,更注重与景观环境的协调。充分利 用原有建筑物上霓虹灯、泛光照明、灯箱、橱窗所构成的环境效果,在观光车道的南边线布置有一 排地灯,既起到标识观光车道的作用,又与“金带”上6 m高的路灯相呼应,将整条步行街的灯光 贯穿起来。“金带”表面抛光形成镜面,其反射光与建筑的灯光交相辉映。5 交通组织设计1交通组织南京路西藏路一河南路成为步行街以后,其原有的交通功能由九江路和天津 路所取代。九江路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