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七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72158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七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特制定本制度。一、事故统计报告(一)发生重伤事故后,受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当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报告企业主管部门。(二)发生一般死亡事故,即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_人的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园区安监部门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等部门。(三)发生伤亡事故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报、虚报、瞒报或故意拖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阻碍和干预企业执行报告。(四)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应积极抢

2、救伤员和财产,保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因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一定物件时,必须无条件提供。同时对事故现场必须做好标识、记录、拍照或摄像。死亡事故的现场需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清理。二、事故调查:(一)_至_人的重伤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安监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二)一般死亡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园区安监部门会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组织调查,企业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三)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必要时,也可以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事故调查组成员与发生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者,应予

3、以回避。(四)事故调查组应查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建议。(五)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分送到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调查组成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的经过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2、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的性质及认定依据;3、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及处理意见;4、事故的教训及采取的防范措施;5、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6、事故调查工作应当于事故发生之日起_天内完成,遇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_天。7、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

4、,应给事故调查组提供工作上的方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或干预事故调查工作。三、事故处理:(一)、企业发生死亡事故,企业分管领导、企业主管部门、安监部门、企业负责人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协助企业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并指导和协助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二)、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三)、企业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处理作业、玩忽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或事故发生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报告,破坏事故现场及擅离职守逃匿的,将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四)、企业发生特重大伤亡事故,按国家、省、市、区有关规定执行。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二)为了及时报

5、告统计、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特制定本制度。一、事故统计报告(一)发生重伤事故后,受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当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报告企业主管部门。(二)发生一般死亡事故,即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_人的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园区安监部门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等部门。(三)发生伤亡事故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报、虚报、瞒报或故意拖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阻碍和干预企业执行报告。(四)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应积极抢救伤员和财产,保护现场,任何人不得

6、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因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一定物件时,必须无条件提供。同时对事故现场必须做好标识、记录、拍照或摄像。死亡事故的现场需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清理。二、事故调查:(一)_至_人的重伤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安监部门负责_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二)一般死亡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园区安监部门会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_,企业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三)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必要时,也可以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事故调查组成员与发生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者,应予以回避。(四)事故调查组应查明事故原因,人

7、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建议。(五)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分送到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调查组成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的经过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2、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的性质及认定依据;3、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及处理意见;4、事故的教训及采取的防范措施;5、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6、事故调查工作应当于事故发生之日起_天内完成,遇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_天。7、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应给事故调查组提供工作上的方便,任何单位

8、和个人不得阻碍或干预事故调查工作。三、事故处理:(一)、企业发生死亡事故,企业分管领导、企业主管部门、安监部门、企业负责人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协助企业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并指导和协助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二)、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三)、企业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处理作业、玩忽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或事故发生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报告,破坏事故现场及擅离职守逃匿的,将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四)、企业发生特重大伤亡事故,按国家、省、市、区有关规定执行。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三)为了及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事故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9、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公司必须依照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严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一、事故报告1、报告内容。事故类别、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害人数、损失情况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2、报告时间。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当事人应在二小时内向公司领导、安全科报告。发生死亡及以上事故由所在单位在事故发生后_小时内传真或电话报至运管处。发生事故后一周内向运管处报送初步事故调查书面报告。3、重大、特大事故发生后,按规定报告,同时应按“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事故调查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安全管

10、理负责人进行调查。死亡及以上事故按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三、事故分析1、发生伤亡事故后,必须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根据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间接责任者;再根据这些责任人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四、事故现场调查组成人员:1、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指派安全科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2、死亡事故,由公司领导带队,由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会同所在地政府劳动、公安、工会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3、重大及以上死亡事故,由公司经理带队,组织公司有关业务处(室

11、)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五、事故调查程序:1、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领导要组织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标志。2、物证搜集: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所有物体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3、材料搜集。发生事故单位、地点、时间;受伤害者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形式;受伤害者技术状况,接受安

12、全教育情况;出事当天,受伤害者何时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受伤害者过去的事故记录、违章记录、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健康状况。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使用的材料;相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工作环境方面状况和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其它可能与事故有关的细节或因素。4、证人材料(对证人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5、现场摄影。显示残骸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火灾引起损害的照片、坍塌、冒顶下落物的空间等。事故现场全貌。6、事故图:应包括了解事故情况所必需的信息。

13、如:事故现场平面标准距离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六、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2、死亡及以上事故,由事故现场调查组提出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经事故单位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上一级主管单位批复执行。事故原因、责任者处理意见、事故性质和责任、应汲取的教训、所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3、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或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依照企业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

14、事故单位负责人或事故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4、发生伤亡事故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要给予行政处分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七、当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归档的事故资料包括: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及批复;3、现场调查、图纸、照片;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5、物证、

15、人证材料;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9、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10、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11、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12、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制度范本(四)为了及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事故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公司必须依照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严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一、事故报告1、报告内容。事故类别、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害人数、损失情况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2、报告时间。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当事人应在二小时内向公司领导、安全科报告。发生死亡及以上事故由所在单位在事故发生后_小时内传真或电话报至运管处。发生事故后一周内向运管处报送初步事故调查书面报告。3、重大、特大事故发生后,按规定报告,同时应按“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_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事故调查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安全管理负责人进行调查。死亡及以上事故按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三、事故分析1、发生伤亡事故后,必须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