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教学计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71724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交礼仪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交礼仪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交礼仪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交礼仪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交礼仪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交礼仪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交礼仪教学计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计划第一章礼仪的概述本章主要介绍礼仪的概念、功能和作用,讲述学习中国礼仪的意义,培养学生遵循礼仪的意识和能力。第二章仪容、仪表礼仪本章主要讲述从业者的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及训练方法,以帮助从业人员进行完美的自我形象包装。第三章交际礼仪(日常礼仪)本章详细介绍公共场所、旅游外出、探视问候的礼仪规范和要求。第四章沟通礼仪本章详细介绍沟通、求职的规范和基本要求,培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口才。 第五章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本章详细介绍品德心理、心理健康知识的概念;分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征;职业心理倾向及如何调适求职心理。理论教学计划社交礼仪及心理学理论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社交礼仪及心理学是我校各专

2、业的一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从业人员礼仪行为规范、个人形象包装、日常活动礼仪、沟通礼仪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借以进行个人形象的美化和完善,指导从业、就业工作实践。课程总体教学计划由基础教研室统一制定,各课任老师据此组织教学。课程考核形式为笔试和实训考核相结合。笔试由系题库系统统一命题,意在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训题由实验项目中选取,旨在考查学生的操作技能。笔试分数占期末总分的70% ,实训分数占期末总分的30% 。本课程总学时 32,其中理论课学时 22,实践课学时 10。二、选用教材: 社交礼仪 中国出版社心理学 .

3、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作业处理: 全批全改作业共 3 次,建议多给学生课外练习。四、成绩考核: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成绩构成如下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课程作业考勤笔试实训总成绩20%10%50%20%100%五、教学进度周别授课授课内容摘要所需实验实训备注顺序节数11礼仪的概述221从业人员仪容、仪表礼仪行为规范2431从业人员交际(日常)礼仪2241沟通礼仪251沟通礼仪2261品德心理271品德心理281心理健康291心理健康22101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2111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2实训教学计划序实训名称实训目的实训内容计划学号时1仪表礼仪让学生掌握面部施妆的程序面部施妆的程序12仪表

4、礼仪让学生掌握发型的选择发型的选择13仪表礼仪让学生掌握服装的搭配色彩的搭配14仪表礼仪让学生掌握服装的搭配质料的选配15日常礼仪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应遵循的公共场所的礼仪要求1礼仪规范6日常礼仪让学生了解探视问候的探视问候的礼仪要求1礼仪规范7沟通、求职礼仪让学生了解寒暄、 聊天、谈心的各种情况下寒暄、 聊天、1方式谈心的方式8沟通、求职礼仪让学生掌握求职的方法设计求职的场景1和技巧9青少年心理健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哪些心理心理问题案例分析1康问诊问题10青少年心理健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哪些心理心理问题案例分析1康问诊问题中职社交礼仪案例教学应用的策略作者: 邓秋晓来源:中国校外教育时间: 201

5、1-6-27 8:55:00点击:礼仪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礼仪实际操作能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社交礼仪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某一特定的社交礼仪活动的内容、情景及过程进行客观描述、介绍、分析、探索,揭示社交礼仪活动的规律,使学生从大量感性体验升华到理性认识,进而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调动中职生学习礼仪的积极性。同时,易于学生掌握社交礼仪理论,能有效提高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形成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一、礼仪案例的选择与设计的原则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选择好的案例是关键。

6、笔者在三年的礼仪教学过程中, 搜集了大量的礼仪案例,并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了一些案例,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学生礼仪运用能力形成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学生社交礼仪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成为社交礼仪课程培养目标的核心追求。礼仪案例的选择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礼仪运用能力为基准,教学目标中的目标与过程、情感与态度、等三维目标,要围绕职业能力、工作方法、职业情感做文章。2. 以学生专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于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社交礼仪课而言,礼仪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要针对各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的工作过程对礼仪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因为

7、每个职业都有其特殊的工作过程,礼仪案例中涉及到各专业工作过程,要关注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动四个要素的独到之处。例如,为财会专业选择或设计的案例最好涉及到财会从业人员、计算机、账本、钞票、银行存储业务等要素,而为文秘专业的案例最好涉及秘书、 办公室、领导等要素。这些要素与该专业学生未来工作有很强的联系,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并在今后工作中很好运用。二、案例教学在社交礼仪教学中的应用寻找合适的案例素材固然重要,但是案例的使用设计,也会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是一个循环的、完整的递进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方法:1. 专题分析,理论提升将活动目标单一、 规模较小、事件较简单

8、的案例,就某一侧面组成案例专题,对该礼仪知识点进行重点剖析,深入探讨,找出规律。这种“窥一斑而见全貌”的专题式研究,便于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层次把握和透彻理解。如在餐饮礼仪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合餐饮礼仪专题案例,让学生通过对专题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包括订餐、点菜、上菜、结账等餐饮过程中所蕴含着的礼仪知识。这种针对餐饮礼仪进行的专题知识分析,重点突出,抓住要害,更有利于学生对礼仪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感悟。2. 创设情境,模拟角色案例情境的创设及角色的模拟,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案例演出中呈现的“实际问题”。案例教学中的角色模拟与一般的模拟教学法有所区别,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9、:首先,选择尽可能适于表演的案例。不是所有的案例都可以通过角色模拟来进行教学的,角色较多,角色特点鲜明,角色行为或表达鲜活的案例,更适于运用角色模拟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其次,尽可能设置具体周密的模拟情境。如会务服务礼仪的模拟,可充分利用学校的会议室,让学生直接进入真实的会务情境,并把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饰会议接待、主持等角色,进行案例模拟练习。再次,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案例角色模拟的方式,可在课余让学生以案例作为脚本进行事先排演,也可以运用现场演示法,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演、演讲、应变等多种能力。最后,还要结合礼仪理论对学生的模拟过程进行分析和评判,进一步加强学生

10、对理论的认识,促使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补充课堂知识。 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学生在案例的模拟中所发现的问题,往往只是属于感性直观的认识,通过分析、评判、总结,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的学习上升到理论的程度,并且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3. 方案策划,实践反思社交礼仪是一门应用性极强,实务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仅仅让学生们停留在对案例的感性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分析总结案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礼仪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分析总结案例,还应该善于运用所学理论,运筹帷幄,进行礼仪活动策划,制订有效的礼仪活动目标与具体的行动措施,并在活动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最终把学生策划的活动形成案例, 再进行

11、反思,总结。这是礼仪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形成职业素养。正如朱熹在中庸 章句注中所说 “行之笃,则凡所学问思辨而得之者,又皆必践于实而不为空言矣。”4. 结合主题进行方案策划首先,凸显专业特色的方案策划。如针对文秘专业,可让学生进行会务、迎送、办文等专题礼仪方案的设计与策划。其次,与岗位工作过程紧密结合的方案策划。例如,针对财会专业,可让学生进行银行存储业务的服务礼仪设计第三,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关联的方案策划进。例如,校园服饰礼仪的专题设计5. 通过实践演练,进行反思总结( 1)通过“亲身实践经验” 的礼仪方案的策划及实施,可以促使学生对所掌

12、握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及时的反思总结,可以形成新的案例,反馈教学效果,积累教学资源。( 3)锻炼学生社会调查以及社交的能力, 增进学生对职业岗位工作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礼仪案例,是礼仪理论和礼仪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座由“知”通向“行”的桥梁。实践证明,利用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先进、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研究、探讨和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中职社交礼仪案例教学应用的策略作者: 邓秋晓来源:中国校外教育时间: 2011-6-27 8:55:00点击:礼仪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礼仪实际操作能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社交礼仪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某一特定的社交礼仪活动的内容、情景及过程进行客观描述、介绍、分析、探索,揭示社交礼仪活动的规律,使学生从大量感性体验升华到理性认识,进而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调动中职生学习礼仪的积极性。同时,易于学生掌握社交礼仪理论,能有效提高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形成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一、礼仪案例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