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714649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真实启蒙之于人,犹如阳光之于土。读之甚晚,颇有遗憾。哲学内容往往晦涩难懂。这本书大半部分是以给一个14岁 的女孩教学的口吻来写的,所以在讲述哲学时举了许多贴近的例 子,脉络清晰,内容易懂。这本书的表达方式也非常有意思:转 述以及转述别人的转述。席德的父亲通过写给苏菲的信纸将哲学 基础转述给席德,同样,乔斯坦贾德通过席德的父亲,将哲学 转述给真实世界的我们。转述的魅力在于,乏味的教学时间将掺 杂着各种出乎意料的故事,我们时刻抱有期待,抱有疑问,抱有 惊喜。所以读这本书就会有拆俄罗斯套娃那般的新奇感。教科书总是让人看着想打瞌睡的。苏菲的世界包含的哲 学内容不

2、亚于一本哲学入门教科书,但是就因为作者的别具匠 心,每上完一段课程,我们都期待着下一段课程将是如何呈现。 它的情节独特又丰富。开头像是童话:14岁的苏菲放学回家, 在自家的邮箱里收到了写给她的信。于是苏菲躲在了树洞里,开 始了她的哲学课程。授课的过程像是一场侦探剧。信件为什么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邮箱里?小木屋里住着的少校是怎样的 人物?席德是谁,和她到底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席德的父亲会把 信件寄给她,让她转交给席德?又具有魔幻色彩,我怎么也想不 到苏菲最后会从她的世界闯到现实的世界。这本书包含了艾伯特给苏菲上的所有哲学课程。什么是哲 学?在这本书找到的答案是,哲学貌似涵盖了所有。一切解释世 界

3、的东西都可以被认为是哲学。生物学如物种起源,天文学如宇 宙大爆炸,数学,物理,化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这些大相 径庭的学科存在的意义是相同的:解释万物存在的原因和意义。 哲学基础很完整的被呈现出来。阅读时是那么亲切:原来我们在 学校学习的一切知识,都是哲学的组成部分。也因此,苏菲的世界在我看来更向一本导读书。你在阅 读时很容易发现你喜欢上了上述所说的其中一方面或多方面的 知识,并想为之奋斗一生,未来的方向可能因此清晰,那也许也 会成为你以后赖以生存的职业。存活于世本就可以成为一个奇 迹,我们无法不为生存的哲学而着迷。如果时间的长度是注定的,我们应该懂得拓展时间的宽度, 将生命中美好的东西都涵

4、盖在我的时间坐标里。人活着不应仅仅 为免于脆弱的躯体收到伤害,还应探索所有的不明所以,以拥有 饱满的灵魂。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谈及哲学,大家可能觉得这是一个极其深奥的问题,在看到 苏菲的世界之前,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这种心理迫使我不得 不翻开这本书,去探索它其中的奥秘。看完之后,才明白这个世 界是那样的大,我们就是身在其中的一只蚂蚁,而我们正在用心 与世界面对面交流。“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 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面前。而我是刚在那 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来,端详宇宙这位”魔法师“一一” 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 我

5、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这里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 我开始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的游 历。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的眨眼,于是,她 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个少女也在 一些神秘信件的带领下开始在哲学这个世界中徜徉这思萦着。世 界起源的纱幕一层层被掀开,但是新的疑问又接踵而来。席德, 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上校的 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每件事物都是 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天地展现在它的面前。事实的真 相,原来竟是如此果真是我思故我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6、士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 主义一千年,六七百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 一种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 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边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 之间最完美的统一。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 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也就不曾明 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 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最初 的好奇心。假如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惊 奇,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啊!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

7、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 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 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 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个没有 灵魂的躯壳,可是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太大的课题 了,我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打量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孩子。世界太大,我们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 的生命去探究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 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与我平等的“魔法师”。苏菲的世界读后感3“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挪威了不起的作家乔斯坦贾德,借苏菲之口,以非常平淡的口 吻,道

8、出了令人唏嘘的事实。所谓的习惯,是指时间积久养成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设 想一下,当我们的习惯受到某种冲击时,我们会变得怎么样?就 像你突然搬家了,突然转学了,你会不安,也就是没有安全感。习惯就是人们所追求的安全感。相较之下,不习惯则是我们 的好奇心。前段时间我看过一档节目叫奇葩说,其中有个“天问”一一 高等生物的蛋我们该不该把它砸了?黄执中先生说的一句话让 我印象深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好奇心,那他虽生犹死。世界,是我们最大的常规生存环境,适应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可是,每个人最初接触世界时却是带着好奇的。犹记得小时候我 为雨而奇,为雷而惊,为火而惧,可大人告诉我不要去淋雨,否 则会生病的;不要

9、怕打雷,那只是天空的一声巨响;不要玩火, 不要靠近火,否则会受伤。就像苏菲的妈妈告诉苏菲的:“不要再说这些话。”大人们 都在干什么?这个不要,那个不准,可是,太多习以为常的东西 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世界的渴望。其实,这不要那不准的所谓真 理是在敲碎我们脑子里从小拥有的那颗蛋,让我们少去了探索世 界的动力与好奇心。记得之前的一个晚修,还没上课,我站在走廊看星星。有个 大人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看星星,然后他说了一句让我很不舒 服的话:“星星有什么好看的?快回去上课吧,在这里站着被领 导看见不好。”我不是叛逆的另类人,但我不希望自己活成别人眼中只懂务 实的精灵,更不希望自己一味关心芝麻琐事,却懒得抬头

10、欣赏满 天星辰。我希望教育充满理想和情怀,而不是无限放大功利心, 仿佛考试分数之外的一切都不值一提。我曾为鲜花而喜,为蝴蝶而笑,为毛毛虫而惊,而大人们觉 得这一切再平常不过了,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但我确信,大人 们也曾有过丰富的童心,他们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好奇与惊喜。我不认为这样的胡思乱想是幼稚而愚蠢的:即使白天天黑 了,你也只会想,要下雨吧,却没想过会不会是太阳消失了。我渴望成熟,但成熟不是让你变得麻木,变得一切都习以为 常,变得不再需要追问和反思。请不要当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 微生虫,你应当努力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哪怕只是为了看看 魔术师帅不帅。“亲爱的苏菲,我不希望你长大之后也会成为一

11、个把这个世 界视为理所当然的人。”“我希望你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 心灵。”这话是说给苏菲的,也是说给我的。我必然长大,变得 成熟,但我的精神拒绝麻木,我的心灵渴望生动。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苏菲的世界是一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 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 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 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 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 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 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一一苏菲。因为追求

12、哲 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 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 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 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 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 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 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 也更容易理解。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 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

13、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 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 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 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 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 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 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 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 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 情,免于一死

14、。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 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 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 话的含义。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 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远也揭不完的,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 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该向他 们学习,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 后人做一点事吗?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如果某天你看到或听到后会如何 回答?当我看到并准备回答时,我突然愣住了,因为我不知道问 题的答案。我是谁?或许我只会回答我的名字,那么重名的

15、人 呢?最后我只能说,我就是我。就是这个问题,使我对于这本书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 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 程。通过这本书,我印象里的哲学形象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一直 以为这是一门只有顶尖的学者才能研究的学术。但在读了之后, 哲学的定义更加清晰起来。我得知了我们应该给自己寻找自己的 价值,给自己一个定义,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己。为什么人们总不 能想想哲学性的问题呢?或许就像书里所说,人们已经对这个世 界习以为常了,书里有一个比喻:这个世界就像是魔术师从帽子 里拿出的一只兔子,十分巨大,而我们每个人都出生在兔子的细 毛顶端,

16、一开始,大家对于这个戏法十分好奇,便想看清兔子以 及魔术师,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消逝,人们沉浸于兔毛的柔软与舒 适,在这尽情享乐,谈论着市场蔬菜的价格,然而这其中有一些 人,他们并不沉浸于这样的环境,而是努力向上攀登,想再次回 到细毛顶端去一看究竟。这就是哲学家:他们愿意冒着掉下粉身 碎骨的风险,却依然要探寻真理,不得不说他们是伟大的。在书中,我认识了苏格拉底、帕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的 哲学家。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他并不盲从前 人的哲学知识,而是自己重建了一个哲学体系,就像先把废墟推 平后重建一样。他其中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思故我在。 从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书里说,笛卡尔是当时怀疑派的代表人 物,因为他无时无刻都在怀疑,他不希望他的思想是建立在一个 不确实的基础上,不然地基垮了的话,建筑也会倒塌。在他思考 时,他最终确定了有一件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