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711445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7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并达 到以下建设要求。一、矿区环境规范整洁(一)矿区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厂貌整洁,标识、标牌等规 范统一、清晰美观,矿区生产生活运行有序、管理规范。(二)矿山开发科学合理,矿石、废石的生产、运输、 堆存规范有序,废石、废水、噪声和粉尘达标处置。(三)因地制宜修复改善矿区环境,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 绿化面积的10 0%,基本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二、合理利用资源(四)矿山开采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 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资源

2、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开发方式,实现资源分级利用、优质优用、综合利用。(五)对石墨、萤石、高岭土、重晶石、长石、红柱石、 蓝晶石等涉及采选加工等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采用先进的 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开展精深加工,发展高 端产品。(六)对滑石、硅灰石、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石、海 泡石、石英、菱镁矿、石膏、方解石、云母、蛭石等涉及开 采加工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工艺与装 备,发展深加工产品。(七)对石灰岩、硅质原料、砂石骨料等露天开采矿山,开 采方式应符合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要求,做到资源分级利 用。(八)对石材类矿山,应根据赋存条件,鼓励采用圆盘锯、 绳锯等装备

3、开采,荒料率达到30%以上。(九)应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控制并减少单位 产品能耗、物耗、水耗。三、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十)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 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 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 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十一)应采用喷雾、洒水、湿式凿岩、加设除尘装置、全封 闭皮带运输等措施处置采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遗撒, 做到矿区无扬尘。对凿岩、碎磨、空压等设备,通过消声、减 振、隔振等措施进行噪声处理。(十二)应有符合安全、环保、监测等规定的废弃物处置 方法,废水以及废石、尾矿和废渣等固体

4、废物存放和处置的 场地应做好防渗和地下水监测工作,废弃物不得扩散到矿区 范围外造成环境污染,固体废物妥善处置率应达到100%。(十三)矿山生产过程中应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 分流,应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选矿废水重复利 用率一般达到85%以上;矿坑涌水在矿区充分自用前提下, 余水可作为生态、农田等用水,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生活废水达标处置,充分用于场区绿化等。(十四)切实做到边开采、边治理,修复、改善、美化采区 地表景观。具备回填条件的露天采坑,在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 的前提下,鼓励利用矿山固体废物进行回填;对于地下开采 的矿山,因矿制宜采用适用的充填开采技术。四、建设现

5、代数字化矿山(十五)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的现代化。应加强技术工艺装 备的更新改造,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 材料,及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和设备,符合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 术目录。(十六)鼓励矿山规模开采,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 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选矿、加工工艺自动化,关键生产工 艺流程数控化率不低于70%。(十七)生产管理信息化。应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控 制技术、智能技术,实现矿山企业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 管理和设备控制的信息化。(十八)鼓励建立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团队, 矿山的研究开发资金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营

6、业务收入的1%。五、树立良好矿山企业形象(十九)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培育体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和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建立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 和行动计划,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二十)应构建企业诚信体系,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 等坚持诚实守信,及时公告相关信息。应在公司网站等易于 用户访问的位置至少披露:企业组建及后续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温 室气体排放绩效表现;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负责部门及工 作人员联系方式,确保与利益相关者交流顺畅。(二十一)企业经营效益良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 持

7、企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办矿理念,加大对矿区 群众的教育、就业、交通、生活、环保等支持力度,改善生 活质量,促进社区、矿区和谐,实现办矿一处,造福一方。加 强利益相关者交流互动,对利益相关者关心的环境、健康、安 全和社会风险,应主动接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 并建立重大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事件申诉一回应机 制,及时受理并回应项目建设或公司运营所在地民众、社会 团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有关部门对违反环保、健康、 安全等法律法规,对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损失的矿山企业,应 依法严格追责。(二十二)加强对职工和群众人文关怀,企业职工满意度 和矿区群众满意度不低于70 %,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 纷,不得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