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失败案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71026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融资失败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融资失败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融资失败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融资失败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融资失败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融资失败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融资失败案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融资失败案例推荐文章失败的品牌优秀营销案例热度: 失败的事件优秀营销案例热度: 锋芝失败婚姻的5 点心理警戒热度: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热度: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热度:当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 的关于企业融资失败案例,欢迎阅读!企业融资失败案例篇1:由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优越性,其往往作为企业更新设备的首 选方式。但即使是同一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不同的租赁方式也会 使税收负担有所不同,因而企业可以就此进行税收筹划,但同时要注 意避免由于对所选方式相关法规的运用错误,而被税务机关判定为偷 税的情况发生。在生产经营中,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

2、设备更新改造, 如从银行取得借款或以企业的盈余自行购买以及采取中小企业融资租 赁获取设备等。其中,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企业最常采取的方式,与 其他途径相比,它不但可以帮助企业节约资金成本,降低企业的财务 风险,并且可以减轻税收负担。但是,在同一个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 务中,不同的租赁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税负,其所涉及的税种及相应的 税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企业便可充分运用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 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也应注意 对所选方式应纳税额的准确计算,谨防出现由于对税收法规理解不足、 滥用条款,而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的情况。一、案情介绍红星公司系商品流通企业,为增值税一

3、般纳税人,兼营中小企业 融资业务(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2004 年 6 月份,红星公司按照中 南公司所要求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条件购入一台大型设备,取得税 控收款机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是500万元,增值税额85万 元,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 年(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 附加 3%)。红星公司根据情况,拟将该设备采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方 式租给中南公司,红星公司的财务人员为公司制定了以下两套租赁方 案:【方案1】租期十年,租赁期满后,设备的所有权归中南公司,租 金总额 1000万元,中南公司于每年年初支付租金100 万元。【方案 2】租期八年,租金总额 800 万元,中南公

4、司于每年年初 支付租金 100 万元,租赁期满,红星公司将设备残值收回,设备残值 200 万元。二、红星公司对方案的分析及选择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 通知(国税函2000514 号)的规定:对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中小 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无论租赁 的货物的所有权是否转让给承租方,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 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从事的中 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的,征收增 值税,不征收营业税;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的,征收营 业税,不征收增值税。在方案 1 情况下,

5、租赁期满后设备的所有权转让,按规定应征收 增值税,不征营业税。因红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规定该设 备的进项税额应允许抵扣。红星公司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000m(1 + 17%)x17%-85=60.30(万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60.30x(7%+3%)=6.03(万元)由于征收增值税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实质上只是一种购销业 务,还应按照购销合同征收万分之三的印花税。应纳印花税 = 1000x31000=0.3(万元)红星公司获利= 1000三(1 + 17%)-500-6.03-0.3=348.37(万元)在方案 2 的情况下,按规定应征收营业税,不征收

6、增值税。并且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029 号)的规定,中 小企业融资租赁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 去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以直线法折算出本期 的营业额。营业额=800+200-585=415(万元)应纳营业税=415x5%=20.75(万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20.75x(7%+3%)=2.08(万元)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对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中小企业融资租 赁业务签订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合同,应按借款合同征收印花税,对 其他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不征印花税。故在此方案下,红星 公司无须缴纳印花税。红星公司获利=

7、415-20.75-2.08=392.17(万元)通过上述筹划分析,红星公司的财务部门最终决定选取方案 2 来 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认为方案2能为公司带来最多的获利。三、税务部门对该项业务的处理通过检查,税务机关认定红星公司在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上 涉嫌偷税,要求其补交一定数额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 附加,并且缴纳相应数额的滞纳金。税务机关的依据是:对经中国人 民银行批准经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中小企业融资 租赁业务,不论租赁的货物所有权是否转让给承租方,均应按中华 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征收营业税,是指按“金融 业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征收的营业税。

8、而其他单位从事的中小 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租赁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的,征收营业 税,是指按“服务业租赁业”征收的营业税。因此,在计算应纳营业税税额时,就不应采用按照中小企业融资 租赁业务确定的营业额,而应采用服务业的确定标准,即营业额为收 入全额,不应减除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营业额=800(万元);应纳营业税=800x5%=40(万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40x(7%+3%)=4(万元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对财产租赁合同,包括租赁房屋、船舶、 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合同,应按租赁金额的千分之 一征收印花税。应纳印花税=800x17000=0.8(万元)红星公

9、司获利=800-44-0.8-585+200=370.2(万元)因此税务机关判定红星公司偷逃营业税税款 19.25(40-20.75)万元, 偷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1.92(4-2.08)万元,并按天数加收 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可见在本案例中,由于红星公司财务人员对相应税收法规的错用, 导致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税收筹划的失败。对营业税应纳税所得 额以及印花税的处理失误,使企业不但陷入偷税的处境丧失了诚信, 而且需要缴纳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的滞纳金。四、该次税收筹划失败带来的启示(一)准确掌握税收法律规定的先决性。税收筹划的目的在于合理、合法地减轻税收负担,实现税收利益 最大

10、化,然而税收筹划在实践中容易与偷税、避税混淆,因此在进行 税收筹划时必须严格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本案例中,在中 小企业融资租赁方式的选择上,红星公司选择方案 2 是正确的,即使 按照税务机关的计算方法,也能够帮助企业获得较大利润。但是由于 企业财务人员未能准确掌握税收法规,导致需缴纳滞纳金,倘若被税 务机关查处的时间距缴纳税款的时间较长,则滞纳金数额将较大,甚 至有可能超出采用方案1 时应纳税额的总数。(二)加强企业税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由于税收法律法规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单纯的会计人员已经不能 满足企业税收筹划的需要。现代企业应配备专业的税务人才,以其广 博详尽的税收知识,帮助企业在业

11、务决策中最大程度地减轻税收负担, 规避税收风险。同时,税务人才也必须具备相应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从大局上把握企业的税收筹划决策。企业融资失败案例篇2:蒙牛,牛根生牛根生“万言书”表明的困境股价暴跌,导致蒙牛股份在价值上大为缩水,老牛基金会抵押给摩根的股票也面临被出售的危险。这引得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 一方面编织谎言,一面张口以待能不能及时筹足资金,撤换回被质押在外国机构里的股份,关系 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作为民族乳制品企业的蒙牛,到了最危险的时 候!蒙牛股权脉络1999年 1月,牛根生创立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 本 100 万元。后更名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

12、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蒙牛乳业”)。 2001 年底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与其接触的时候,蒙牛 乳业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业型企业。2002年 6月,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 司。2002年 9月,蒙牛乳业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 牛公司。同日,蒙牛乳业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 牛公司。金牛和银牛各以 1 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曼群岛公司 50%的股 权,其后设立了开曼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同年10月, 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公司注入约2597万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1 亿元),取得该公司90。6%的股权

13、和 49%的 投票权,所投资金经毛里求斯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 66。7%的股 权,蒙牛乳业也变更为合资企业。2003 年,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机构与蒙牛乳业签署了类似于国内证 券市场可转债的“可换股文据”,未来换股价格仅为0。74 港元/股。 通过“可换股文据”向蒙牛乳业注资 3523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2。9 亿元。“可换股文据”实际上是股票的看涨期权。不过,这种期权价 值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蒙牛乳业未来的业绩。如果蒙牛乳业未来业绩好, “可换股文据”的高期权价值就可以兑现;反之,则成为废纸一张。为了使预期增值的目标能够兑现,摩根士丹利等投资者与蒙牛管理层签署了基于业绩增长的对赌协议。双方约定,

14、从2003年2006 年,蒙牛乳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不低于 50%。若达不到,公司管理层将 输给摩根士丹利约6000万7000万股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业绩增长 达到目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就要拿出自己的相应股份奖励给蒙牛管 理层。2004 年 6 月,蒙牛业绩增长达到预期目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可换股文据”的期权价值得以兑现,换股时蒙牛乳业股票价格达到6 港元以上;给予蒙牛乳业管理层的股份奖励也都得以兑现。摩根士丹利 等机构投资者投资于蒙牛乳业的业绩对赌,让各方都成为赢家。牛根生困境源头2004年6月10日,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319。HK)在 香港成功实现IPO,当时风光无限,只可惜牛根

15、生的赌注下得太大。在蒙牛上市之前,与大摩有一个对赌协议,其中牛根生承诺, 10 年内,外资系随时随地可以净资产价格或者 2 亿元人民币的“蒙牛股 份”总作价中较高的一个价格,增资持有“蒙牛股份”的股权。这样, 即使牛根生准备对抗外资系,外资系也可以轻松地增持“蒙牛股份” 的股权,从而摊薄牛根生对蒙牛的控制力,架空牛根生。只是小股东被动搏命的牛根生牛根生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及长江商学院同学的万言书中如 是写道:“及时补足保证金,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一语道破 天机,这是因为牛根生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控制权,充其量只是 “代理人+小股东”。牛根生在万言书中的感激得知蒙牛所处的窘境,为了防止境

16、外机构恶意收购,柳传志总裁 连夜召开联想控股董事会,48 小时之内就将 2 亿元打到了老牛基金会 的账户上。新东方俞敏洪董事长闻讯后,二话没说,火速送来5000万元。分 众传媒的江南春董事长也为老牛基金会准备了5000万元救急。中海油傅成玉总经理打来电话,中海油备了2。 5 亿元;同时派人来 企业了解情况,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取。田溯宁、马云、郭广昌、虞峰、王玉锁等等都打来电话,随时随 地可以伸手援助。香港的欧亚平联系境内的王兵等长江商学院的同学,还买了许多 蒙牛股票,以支撑和拉升股价。牛根生为此说道:“理事们、同学们的高度信任,说实话,让我 既感动,又惭愧。在此,我也提醒各位理事、同学,一定要以蒙牛为 鉴,防范类似风险。至于蒙牛(老牛控股),最后即使白送了弟兄们,也 绝不愿被外国人买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