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过大于功参考资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70930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始皇过大于功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秦始皇过大于功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秦始皇过大于功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秦始皇过大于功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秦始皇过大于功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秦始皇过大于功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始皇过大于功参考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大于功:1 徵敛无度,赋税奇重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 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 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2 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为了自己之奢欲, 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万人以上。据估计,当时服兵 役之人数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实非百姓所 能 忍受。3.严刑峻法,民怨鼎沸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即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 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

2、刑。4 箝制思想,焚书坑儒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在思想上也实行了严厉之统制,如颁布禁书令, 大肆收缴焚毁书籍,又坑杀非议朝政的儒生四百余人,史称焚书坑儒。有大功有大过: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称始皇帝,中央设立 三公,地方实行郡县制。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对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车道等 实行统一规范。为抗御匈奴,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但焚书坑儒,穷奢极欲。 严刑苛法,为秦朝的二世而亡埋下了祸根,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综上所述, 他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一个暴君。秦始皇过错:1、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 间只有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

3、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 生 400 多人,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 ” 。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 大损失。2、为了显示自己建立起来的大帝国的声威强迫人民出力替他建造一所历史 上著名的阿房宫。3、秦始皇还征用了七十万犯罪的人,替自己建筑一所规模十分宏大的俪山 坟墓。4、秦朝的刑罚也是十分严厉和残酷的。死刑有弃市、腰斩、车裂、磔、镬 烹等等名目,罪名比较重的犯人,他们的亲属也要被一并处死。5、秦朝的赋税是很重的,地主对农民剥削也就十分残酷,以便把赋税负转 嫁到农民身上。6、秦始皇在实现统一后,他的权力欲已经膨胀到想入非非、荒唐透顶的程 度,所以传到二世便被推翻了。如果非说

4、秦始皇过大于功 你就从暴政 酷刑 赋税 迷恋长生不死的方面说吧 过大于功:1.焚书坑儒,禁锢了思想;2.严酷的刑罚;3.赋税严重;4.徭役繁重;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激化阶级矛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秦始皇固然是一名功绩无数的君主,但同时也是世人 认可的暴君。他生前为已享乐,不惜人力,每年动用数以万计的刑徒(事实上绝 大部分是无辜受害的民众),顶烈日,冒严寒,长年劳作。总计共在关中修建了 400 多座离宫别馆。关外和咸阳 200 里内各修建离宫别馆 400 多座,宫殿 270座。 其中最著名还要属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据说阿房宫方圆共有 300 里。 秦始皇为了让自己死后一样能享

5、有无与伦比的帝王生活。他刚继位就开始在骊山 为自己修建陵墓。这座陵墓,一修就是几十年,直至他过世。陵墓内除了藏有大 量奇珍异宝,陵墓本身就酷似欀栮浴一个微缩的宇宙世界。墓室顶部纹有天文图 像,用大明珠镶嵌,象征日月星辰。并以各种昂贵的材料,仿造江河,山川等一 系列景观。为防止墓穴被盗,墓室周围布满机关,一旦触动,将被暗箭射死。 为了长生不老,秦始皇先后几次受徐福,卢生等人蒙蔽,为求长生不老仙药而挥 霍大量人力,财力。此外,为加强对人民思想的控制,实行愚民政策,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 议“焚书坑儒”。他颁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收藏医学,占卜以及种植 的相关书籍,其余一律上交消毁。凡是私藏

6、或知情不报者,皆要受到诛连。除秦 史之外,其余六国史书皆未免于难。除儒家一派,余下的各家学说均付之一炬。 他还秘密审问四百多位曾暗中诽谤他的儒生,最后全部活埋。“焚书坑儒”是我国 古代典集所遭受的史无前例的浩劫,对我国文化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综上所述,秦始皇在其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为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文 化的封建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束了长期诸侯混战的局面,完成前无古人的 统一大业。也展示了自身的实力和形象,为后人在民族统一抵御外敌入侵等方面 提供了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秦始皇作为第 一个封建国家的君主,也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缺陷和遗憾。如大兴土木兴建阿房

7、宫,“焚书坑儒”等,其破坏性和负面影响,史学已有定评,不必细说。后人应引 以为鉴,这也是我们评论秦始皇功过是非的意义所在。修秦长城其实是败笔,历史上长城的作用发挥寥寥无几。而这次修筑长城 的脚底下白骨成片!焚书坑儒开辟了中国文化专制,造成当时文化恐怖。把六 国贵族钳制。未控制住赵高权利膨胀!使的始皇死后,赵高专权,造成当时政 治恐怖。重刑,连坐,使得人民人人自危,造成社会恐怖!重税,兵役,加速 农村破产。引起先后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农民起义,使得刚刚平息战乱的 中国再一次混乱。所以,始皇过大于功!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 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

8、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 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 民的苦难。二千多年来秦始皇被大多人视为暴君,人们批评他焚书坑儒、修长城、广建 宫室,大兴土木;然而亦有人赞扬他为“千古一帝”,肯定他开统一之局、统一度 量衡、奠定中华版图之贡献。那么,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这个 其实是你从怎样的角度去评价他。角度不同评价自然不同,所以才有两个不同的 秦始皇。其实,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肯定“人”的性格是立体的,即是 说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论,评价秦始皇也一样。我们常说秦皇修长城、 建宫室,劳民伤财,然而在秦代那个时代,建

9、筑技术不发达,要建一个如长城般 的军事防线,不动用大量民力,行吗?虽然为人民带来痛苦,但却为秦代建成了 坚固的防线,抵御匈奴的入侵,也为后来的历代提供了基础,这不可以说是功吗? 而秦始皇的其他所作所为,如并天下、称皇帝、废封建、置郡县、销兵器、迁富 豪、夷险阻、征百越、逐匈奴、通沟渠、车同轨、书同文、一法度等等措施,对 于全国之大一统,对于中国政制之创建、中国版图之确立、中国民族之从传承, 是有重大之影响的,这方面他可称为“千古一帝”。可是,秦始皇的专制独裁、横 征暴敛、严刑峻法,不仅使秦朝在统一中国后只历十五年即告覆亡,而且也开了 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极权统治,使中国老百姓长期过着难以忍受的非

10、人生活。对 于秦始皇作为“暴君”的这一面,则不应随便为之辩解。由此可见,秦始皇一方面 是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专制独裁的“暴君”正好印证人性是立体 的事实。所以评一个历史人物不偏于一面,应多角度探讨,才能还历史人物真面 目!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 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 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 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 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

11、能因此掩盖罪恶; 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 央集权的国家。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 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 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 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 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 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

12、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 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 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 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 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 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 在秦国的历史上,继秦穆公、商鞅以后,秦始皇是对秦国发展有重要作用的 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秦始皇的残暴不能仅仅用“地主阶级本性”这 种一般性的原因去解释。唐

13、甄曾说过: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潜书室 语),这种看法是对的。但秦始皇这个“贼”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过更 大。他不仅穷侈极欲,造成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 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 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这种摇役负担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从 下述记载就可看出达到多么可怕的程度。清人杨廷烈著房县志记载:有人发 现一种全身长毛的“毛人”,据说他们的祖先乃是逃避秦始皇筑长城劳役的民夫, 由于躲入深山老林,年长日久,全身长出毛,传说当碰到毛人时,他先问你:“长 城筑完乎?秦皇还在么?”只要回答:“长城未筑完,

14、秦始皇还在!”“毛人”就会吓 跑。这个记载当然只能视为人民群众的一种传说,然而如果历史上根本没有那样 残酷的现实,绝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传说。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 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 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 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秦国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秦是以一游牧民族立国。从立 国之日起,秦就处于同敌人战斗的环境中。“秦人耐苦战”是历史造成的,统治者 的“酷烈”也是同这种战争的残酷现实相一致的。从秦襄公到商鞅、到秦始皇,其 统治手段始终是极为残酷的:“夷

15、三族”、“夷九族”,这在其它诸侯国是极为罕见 的,殉人多至上百也仅见于对秦的记载。秦始皇完成了先代国君统一中国的计划, 同时也把秦国残酷统治的手段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强调秦国的传统, 决不意味着开脱秦始皇个人的罪责,他个人性格残忍,好大喜功,尤其是统一以 后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以及恣意享乐,乃是加重人民灾难的重要原因。正因为 如此,也是由于他把当时的社会经济推到崩溃的地步,使秦王朝又成为历史上一 个极其黑暗的朝代。谈谈他的过,令我们最不理解的是他的自高自大。焚书坑儒,使道学、礼学 等等方面的珍宝、文学结晶甚至是至高无上、世间仅有的宝物一同化为灰烬。秦 始皇也发明了许多令人愤慨的律法,如

16、轻罪重罚:就是轻微的犯罪,处以极重的 刑罚,希望通过重刑杜绝犯罪。如五个人偷盗,赃物超过一钱,便要被砍掉左脚; 如果诽谤他人,将会被处以灭族的重刑。秦朝著名的建筑阿房宫的建成可谓劳民 伤财,为此,秦始皇首先派人对阿房宫进行了规划,描绘出宏伟的大致结构图, 然后组织数十万人破土动工建成。他不进忠言,唯我独尊也是个缺点,这也给秦 帝国的收场添上了一笔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Nur fur den persdnlichen fu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tude et la 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