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709246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期监测评估报告新余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二00六年五月目 录报告摘要 35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期监测评估报告一、实施“两个纲要”的主要做法 67二、“两个纲要”实施的进展情况713(一 )妇女与经济791、妇女就业总量增加2、劳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3、女职工劳动保护措施全面落实(二)妇女与决策管理9(三)妇女儿童与教育9101、幼儿教育取得新成效2、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3、高中教育蓬勃发展4、盲教育不断提高(四)妇女儿童与健康10121、

2、卫生保健网络日趋完善2、婴儿死亡率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大幅下降3、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增加,提高了儿童的健康水平4、孕产妇保健水平稳步提高5、妇女计划生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五)妇女儿童与法律保护12131、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净化社会治安环境2、加强宣传,提高妇女法律意识3、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三、“两个纲要”的中期达标情况1316四、“两个纲要”实施中取得的基本经验16五、实施“两个纲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1617(一)女性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二)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三)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展缓慢(四)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不宽(五)婚前检查率急剧下降(六)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六、对策和建议

3、1720(一)继续加强对妇女儿童事业的领导,强化政府行为(二)加强妇女自身教育,大力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三)维护和保障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四)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五)加强对口帮扶工作(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水平(七)加强宣传纲要精神(八)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估工作机制报 告 摘 要2001年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参照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江西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并于2002年4月以余府发200225号文件正式颁布实施。为了认真总结和分析我市“两个纲要”实施五年来的经验教训,及时

4、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政府调整和完善今后五年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推动“两个纲要”全面实施和终期达标,按照省妇儿工委要求,我市严密组织开展了中期评估工作。在各成员单位和县(区)自查并提交评估报告的基础上,通过监测统计组统计汇总,专家评估组分析评估,形成两个纲要中期评估报告。一、实施“两个纲要”的主要做法2001年以来,我市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市、县(区)、乡(镇)三级妇儿工委组织,成立了监测评估领导小组、监测统计组、专家评估组。同时将两个纲要工作实行了“五纳入”。二是完善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

5、善了政府领导、人大监督、妇儿工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完善了目标管理责任机制,完善了监测评估机制,完善了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健全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妇儿工委及妇儿工委办的各项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四是加大了宣传力度。面向党政领导、面向社会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深入宣传,使两纲知识基本达到了三个进入:第一进入决策层,第二进入各级党校,第三进入基层社会。二、“两个纲要”实施的进展情况(一)妇女与经济1、妇女就业总量增加。2、劳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3、女职工劳动保护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二)妇女与决策管理我市大力加强妇女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妇女参政议政,按照纲要目标要求,培养

6、选拔女干部,提高市、县两级人大和政协、企事业单位及村(居)委会等组织中女性的比例,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管理程度,维护妇女行使政治权利。(三)妇女儿童与教育1、幼儿教育取得新成效。2、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 3、高中教育蓬勃发展。 4、扫盲教育不断提高。(四)妇女儿童与健康1、卫生保健网络日趋完善。2、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大幅度下降。 3、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增加,提高了儿童的健康水平。 4、孕产妇保健水平稳步提高。 5、妇女计划生育权力得到充分保障。(五)妇女儿童与法律保护1、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净化社会治安环境。2、加强宣传,提高妇女法律意识。3、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7、三、“两个纲要”的中期达标情况1、妇女发展纲要共有29项可量化指标,其中25项达中期目标,3项未达中期目标,1项指标因无数据而无法判断,22项达终期目标。2、儿童发展纲要共有37项可量化指标,其中31项已达中期目标, 3项未达中期目标,1项指标国家已取消,2项指标因无数据而无法判断,25项已达终期目标。四、“两个纲要”实施中取得的基本经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是实施好“两个纲要”的重要基础;二是确保经费投入是实施好“两个纲要”的重要保证;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是实施好“两个纲要”的关键;四是加强监测、督导和评估是推动“两个纲要”实施的有效手段。五、实施“两个纲要”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女性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8、(二)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三)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展缓慢。(四)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不宽. (五)婚前检查率急剧下降。(六)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六、对策和建议(一)继续加强对妇女儿童事业的领导,强化政府行为。(二)加强妇女自身教育,大力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三)维护和保障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四)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五)加强对口帮扶工作。(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水平。(七)加强宣传纲要精神。(八)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估工作机制。2001年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参照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江西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

9、了新余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并于2002年4月以余府发200225号文件正式颁布实施。为了认真总结和分析我市“两个纲要”实施五年来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政府调整和完善今后五年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推动“两个纲要”全面实施和终期达标,按照省妇儿工委要求,我市严密组织开展了中期评估工作。在各成员单位和县(区)自查并提交评估报告的基础上,通过监测统计组统计汇总,专家评估组分析评估,形成两个纲要中期评估报告。一、实施“两个纲要”的主要做法2001年以来,我市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一是加强了组织

10、领导。建立健全了市、县(区)、乡(镇)三级妇儿工委组织,成立了监测评估领导小组、监测统计组、专家评估组。同时将两个纲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范围,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是完善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政府领导、人大监督、妇儿工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完善了目标管理责任机制,将两个纲要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加强目标管理考核,落实目标责任;完善了监测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每年4-5月组织专家队伍进行监测评估,写出监测评估报告,及时掌握妇女儿童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

11、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完善了经费保障机制,将教育、卫生防疫、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年加大了经费投入。三是健全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妇儿工委及妇儿工委办的各项工作制度,如会议、报告、述职、监测评估、督导、调研、培训、学习等一系列制度,使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四是加大了宣传力度。面向党政领导、面向社会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深入宣传,使两纲知识基本达到了三个进入:第一进入决策层。市级领导及各县(区)分管领导先后在主流媒体上就贯彻、落实两纲撰写署名文章。第二进入各级党校。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学习手册已经作为每期市、县(区)党校基本教材,成为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的

12、必修课;第三进入基层社会。进社区、下农村进行宣传,将男女平等的国策理念深入人心。二、“两个纲要”实施的进展情况2001年以来,我市按照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所确立的目标,坚持从市情出发,致力于维护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一)妇女与经济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拓宽妇女就业领域,使广大妇女享有充分的就业权利是妇女发展规划规定的重要目标。我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了女职工的生命安全。1、妇女就业总量增加。2005年全市从业人数61.78万人,比2000年增长17.50%,其

13、中女性28.29万人,比2000年增长14.67%,女性就业总量增加较快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为妇女就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广大妇女有了更为广阔的就业和择业机会。2、劳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随着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劳动保障体系也日益完善,至今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险项目较健全、基金来源多渠道、覆盖范围全方位、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一体化统一管理模式日益健全。2005年末全市有4.63万女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73万女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5万女职工参加失业保险。这三大保

14、险基本覆盖了国有、集体单位,目前,正在向个体、私营企业延伸。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扩大。2005年,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有3.28万人,比2000年增长2.77倍,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3、女职工劳动保护措施全面贯彻落实。我市认真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加强劳动保护措施。特别是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女工劳动保护工作的检查,加大了督查力度,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女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严厉打击摧残女工身心健康的行为。2005年,违反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案件结案率达到了100%。(二)妇女与决策管理妇女参政议

15、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使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我市大力加强妇女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妇女参政议政,按照纲要目标要求,培养选拔女干部,提高市、县两级人大和政协、企事业单位及村(居)委会等组织中女性的比例,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管理程度,维护妇女行使政治权利。2005年,在市人大代表中,女代表占有64席,占代表总数的23.62%,在市政协委员中,女委员占有52席,占委员总数17.22%。市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均配备了女领导干部,县级党委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100%,县级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50%。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28.1%,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94.8%。(三)妇女儿童与教育大力发展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求得解放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五年来我市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