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705362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2015.4语文一、 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清明节“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

2、直射北回归线。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1天。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

3、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俢禊的日子,即“春浴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1.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3分) 2. 材料一最后两段所引用的文史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 3.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阅读

4、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材料二】 清明雨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随着时间流逝,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孺皆知的“清明雨”,正是以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南宋词人吴文

5、英“听风听雨过清明”就是千年来清明气象的写照。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攀升到12以上,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已开始从冬到春的转变。此时,来自北方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逐渐减弱,来自东南方海洋的暖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四月初的江南、华南上空,是冷暖空气往来频繁、势均力敌的相持区域,冷暖空气在此交锋,因此这一带出现绵绵细雨便不足为奇。即使在“春雨贵如油”的广袤北方,清明降雨也有一定概率。 清明之雨,使悲凉凄切的氛围更加浓重。从生理层面看,天气状况和人的情绪息息相关。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增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因此,春光明媚常常使人

6、精神振奋,霪雨霏霏则令人忧郁不悦。“清明雨”还在心理层面充满悲意。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雨环境”之间的了解并不仅仅是物质性,更有心理上的。换言之,人如何感知、想象和看待环境,反向决定着环境对人的影响。心怀悲戚之人看待清明细雨,便赋予它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在肌肤上,更加剧了悲凉心理的体验。 4.下列诗句中“雨”和材料二中“清明雨”的意味相近的一项是(3分) A.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 天开暝色云千里,雨洗秋空月十分。 C.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清明时节为什么多雨?“清明雨”为什么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

7、之情的独特物象?请根据 材料二的内容简要作答。(6分)根据下面题目要求,阅读材料三,完成67题。6.根据下面这组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材料一) 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材料二)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材料三) 结论: 7.材料三中说“感自然节律而设”的清明节“孕人文精神而丰”,请根据材料一至材料三的 内容,分条概括清明节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6分) 【材料三】 梨花风起正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到清明时节,就告别严冬,迎来四野明净、生机盎然的春天。清明是农耕的重要时机,所以农谚有“一年之计

8、在于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清明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大好时节。古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踏青、修褉的风俗,反映了人们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以及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 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春游健身和插柳植树活动。柳树得春气之先机,阳气最盛,古人以“插柳”避疫驱邪,又赋予其“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蕴。后来,清明插柳之风逐渐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孙中山先生把植树造林当作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在他的倡议下,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确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84年北京市将“全民义务植树日”定在清明节前后。2008年清明

9、节被定为法定假日,植树节便自然而然地落户清明。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种子,经几度春秋,弥漫成郁郁葱葱的绿意。这时,人们会感到生命之树长青,就像是留住了春天,留住了生命。 清明节还是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传统节日。虽然物质生命无法永存,但精神生命却可以永恒。生命之火如何延续?什么样的人生能够留芳千古?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史留名”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所以古人把“立德”置于“三不朽”的首位。 人们也正是通过清明节扫墓等传统仪式,一方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

10、,感念先人生我育我的恩泽;一方面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生死的感悟中,让灵魂受到洗礼和净化,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所以,人们追求以懿行嘉言留名传后,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让精神得以安顿。因此,清明节正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中华民族的敬祖意识、感恩心理、天人观念,在清明节可以得到充分地表达。 而今,祭奠亲人、祭祀祖先的活动已发展到缅怀先贤英杰。祭奠他们,能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受到爱国主义和中华文化精神熏陶,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清明。 清明还有政治清明的含意。诗经大雅大明有“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11、句,后汉书班固传也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的话,显然都指政治清明。 清明的这种人文内涵常常以人物故事为载体而获得广泛传播。介子推与寒食、清明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相传晋文公在火熄后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抱树而死,在他们身后的树洞里发现了一首写在衣襟上的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传说中的介子推遗诗,出自谁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短短八句诗就三嘱晋文公“清明”,反映了人们渴求“清明之世”的普遍愿望,即追求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生活,是“君圣臣闲”“官清吏廉”的清明之治。 乐记曰:“清明象天,是天

12、德清明也。” 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是对中华传统节日清明的最好写照。 二、本大题共11小题,共4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3题。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数百千种,而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世称之为奇书,人人乐得而观之。余窃有疑焉。 稗官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故其为书亦必善善恶恶,俾读者有所观感戒惧,而风俗人心庶以维持不坏也。西游元虚荒渺,论者谓为谈道之书,所云意马心猿,金公木母,大抵心即是佛之旨,予弗敢知。三国不尽合正史,而就中魏晋代禅,依样葫芦,天道循环,可为篡杀者鉴。其他蜀与吴所以废兴存亡之故,亦具可发人深省,予何敢厚非。至于水浒诲人以盗,久干例禁,乃言者津津夸其章法之奇,用笔之

13、妙,且谓其摹写人物事故,即家常日用米盐琐屑,皆各穷神尽相,画工化工合为一手,从来稗官无有出其右者。呜呼!其未见儒林外史一书乎?夫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曰“儒林”,迥异元虚荒渺之谈也。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而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传云:“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是书有焉。甚矣!有水浒之笔之才,而非若水浒之致为风俗人心之害也。则与其读水浒,无宁读儒林外史。世

14、有善读稗官者,当不河汉予言也夫!” 乾隆元年春二月,闲斋老人序。 (取材于闲斋老人序,有删改)8.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俾读者有所观感戒惧 俾:使B.而风俗人心庶以维持不坏也 庶:希望C.可为篡杀者鉴 鉴:铜镜D.久干例禁 干:触犯9. 根据文章内容,并借助下面“善”字的义项,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义项解释词语善:美好。友好。喜好。擅长。容易。赞许。(1)故其为书亦必善善恶恶 善善: (2)善者,感发人之善心 善心: (3)世有善读稗官者 善读: 10. 文中画线词语“穷神尽相”“不可枚举”,分别写出了水浒和儒林外史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语境加以解释。(4分)(1

15、)穷神尽相:(2)不可枚举:1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整理由衷地称赞水浒章法奇巧,用笔精妙,穷神尽相,实乃野史小说之冠。B. 儒林外史刻画了众多性情心术各异的鲜活形象,读者都可以从人物身上照见自己。C. 文中将儒林外史与其他奇书进行比较,以突出儒林外史的思想和艺术价值。D. 儒林外史塑造了心艳功名、痴迷富贵的一类人,中举发疯的范进就是其中的一个。12. 整理认为“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自古以来,我国不乏这样的高士,其中有不慕富贵,以“_,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来表明心志的陶渊明,有傲视权贵,以“_,_”(梦游天姥吟留别)来张扬个性的李白。(3分)13. 整理认为“西游元虚荒渺”,“三国不尽合正史”,“水浒诲人以盗”,请从中任选整理对某一作品的评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14.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余 尝 为 诸 子 弟 言 士 生 于 世 可 以 百 为 惟 不 可 俗 俗 便 不 可 医 也 或 问 不 俗 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