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选修六: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703513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湘教版】选修六: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湘教版】选修六: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湘教版】选修六: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湘教版】选修六: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湘教版】选修六: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湘教版】选修六: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选修六: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学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2.理解生态平衡的特征。3.了解受损生态系统的表现及后果。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几个术语(1)个体:独立存在的一个物种。(2)种群: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3)生物群落:指一个区域内所有不同的生物种群。(4)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非生物成分:空气、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思维活动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它是哪些事物的总和?答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

2、2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有何区别?答案各种生物体的组合构成了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它是由生物群体和无机环境组成的。二、生态平衡1概念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的种类、各种群的数量和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持续性的动态平衡叫作生态平衡。2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特征(1)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2)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3)食物链结构复杂、互相交叉而形成食物网;(4)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3与生态平衡有关的几个术语(1)自身调节: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其稳定性。(

3、2)食物链:指食物中的能量从植物通过一系列的动物,像一个食物的链条依次传递的途径。(3)食物网:由许多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思维活动3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说明生态系统为什么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什么样的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为什么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答案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任何变化,都是对系统发出的信号。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食叶昆虫数量增多导致林木受害,这种信号传递给食虫鸟类,促使其大量繁殖,捕食昆虫,从而使昆虫数量得到控制,于是,森林生态系统平衡逐步得到恢复。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越多样化,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失衡,乃至生态

4、系统的破坏。三、受损生态系统1原因:自然和人为干扰。2表现:原有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被打破。3后果: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障碍,形成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4森林破坏后的后果:生态退化、物种消失、气候变化。思维活动4森林破坏以后会引起哪些连锁反应?森林破坏以后可能产生哪些具体后果?答案不良连锁反应:森林减少生态退化部分物种消失气候恶化森林减少。具体后果: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农业和森林病虫害增多、恶性杂草繁生、温差发生变化、降水减少、相对湿度下降、雾日减少、环境日趋恶化。探究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位于美国西部怀俄明州的落基

5、山谷。1872年3月1日,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签署了黄石公园法案,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诞生了。黄石公园不仅有原始的森林草地景观、珍稀的野生生物,而且还有3 000多处温泉。材料二黄石公园堪称野生动物的宝库。唯一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大规模捕杀,狼在此已经绝迹,而麋鹿、驼鹿等大型鹿群成倍增长,植被遭到破坏。1995年1月,美国从加拿大引进8头灰狼,放归大自然。计划放归15头灰狼,通过自然繁殖,到2002年使其增至100头,恢复生态平衡。(1)黄石公园大规模捕杀狼以后,植被为什么会遭到破坏?(2)引进大灰狼以后,黄石公园的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3)1988年,一场森林大火差不多烧掉了公园的一半。

6、有人说:“与其让这些可贵的森林被野火吞噬,还不如伐取、利用起来。”但另一部分人坚决反对,认为森林火灾和伐木是两回事。试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作一评判。答案(1)狼以麋鹿、驼鹿为食,麋鹿、驼鹿以植物为食。大量捕杀狼,麋鹿、驼鹿成倍增长,所以植被遭到破坏。(2)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狼、麋鹿、驼鹿、野牛、熊等动物;分解者:微生物;非生物环境:空气、水分、养分、太阳光热等。(3)伐木是将物质与能量取走,要在高海拔地区恢复这些营养物质则是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因此,伐木造成的生态平衡破坏,恢复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森林火灾产生的灰烬补充土壤的养分,森林火灾也吞噬了危害植物生长的害虫,间接保护了没有遭受

7、火灾的林地。解析这个案例是生态系统合理保护的典型事件,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而不是对某一个环节的保护。反思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组成概念关系生物种群是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是一定区域相同物种的集合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不同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是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是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包括生命系统)和其生存环境(包括非生命系统)的集合(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和

8、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养分、空气、水、气候因素食物链指通过食物关系把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连接起来。任何食物链都是以绿色植物为基础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以食物关系为基础的,它们成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食物网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迁移应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就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1)文中的翠鸟在其所属生态系统成分中是_,在食物链中是_。(2)文中描述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吗?说明理由。答案(1)生物个体(次级)消费者(2

9、)是。文中有生物成分(苇秆、鱼、翠鸟)和非生物成分(水),加上隐含的大气、阳光、分解者、养分等成分,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解析生物个体和生物种群都是一种生物,但数量存在差别,个体指一个生物体,种群则是同一种生物体在一定空间内的集合。判断某物质结合是否属于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其是否包含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第(1)题,“一条小鱼”是题眼,文中描述的是一只翠鸟,翠鸟以小鱼为食。第(2)题,文中有生物成分(苇秆、鱼、翠鸟)和非生物成分(水)。探究点二生态平衡探究活动根据下面“澳大利亚食物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在图中填上括号内供选择的次级消费者(狮、虎、豹、狼),如认为均不恰当,

10、请说明理由。(2)根据图中食物网,牧羊业的有利条件是_,存在的问题是_。(3)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袋鼠皮制成品价格高,因此其遭到滥杀。你认为应该对袋鼠采取怎样的措施?答案(1)均不恰当。澳大利亚缺少大型哺乳动物,羊、兔也是外来带入的。(2)缺少大型哺乳动物,羊无天敌,自然放养,草场资源丰富野兔大量繁殖,与羊争食(3)有计划捕杀,保持数量稳定。反思归纳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1)表现: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食物链结构复杂、相互交叉而形成食物网;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2)特点: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3)过程:不平衡平衡不平

11、衡。(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过程方向单向循环流动特点收支平衡迁移应用2读“某森林中食物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该森林内的生态系统是平衡的,它具有哪些特征?(2)如果该森林内蛇大量减少,但鹰的数量变化并不大,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作用。(3)如果该地森林被大量砍伐,可能带来哪些后果?(提示:从生态、物种和气候三个方面归纳)答案(1)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食物链结构复杂、相互交叉而形成食物网;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2)自身调节(3)生态退化: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农业和森林病虫害剧增,恶性杂

12、草大量繁殖。物种: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气候变化: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增加;降水减少;空气湿度降低等。解析第(1)题,生态平衡的特征应从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能量和物质的传输是否稳定,食物网结构的复杂程度,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第(2)题,鹰的食物来源是蛇、鼠和兔,蛇减少后,鼠类数量增加,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调节作用。第(3)题,森林大量砍伐的后果可从生态、物种和气候三个方面分析归纳。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1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是()A土壤 B植被C水文 D大气答案B解析植被是能量的集聚者,因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2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

13、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答案B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的。在生态系统中,人只能是消费者。3生态系统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推动自身的变化和发展,其发展过程为()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B平衡不平衡C平衡不平衡平衡D不平衡平衡答案C解析生态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是绝对的。一旦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直至建立新的平衡。4下列不属于生态平衡特征的是()A动植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B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系统中生产、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D

14、动植物种类比较单一答案D解析要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需要明确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是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直观而明显的标志。5西部大开发必须注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无机环境包括()A阳光、温度、水、动物等B大气、水、土壤、植物等C温度、水、地形、微生物等D阳光、温度、水、土壤等(2)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_和_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生态系统。(3)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它能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正常功能。这种调节能力有大有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各个营养级的_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_。但外来干扰超过_时,生态系统将_,其损失是难以估计的。答案(1)D(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3)生物种类越强自我调节能力失去平衡基础过关1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体叫做()A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C生态平衡 D生物圈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生物群落”概念的考查。要注意它与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圈不是同一概念。2对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