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试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695285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场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风电场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风电场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风电场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风电场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电场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试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1:风电场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试行)风电场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以五类共19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分列如下:一、自然特性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自然资源状况。采用平均风速、平均温度、平均空气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有效风速小时数五个指标加以综合表征。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取统计周期内全场风机或场内代表性测风塔的风速平均值,即 单位:米/秒()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速,;统计周期内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 2、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

2、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 单位:摄氏度()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统计周期内的第i次记录的温度值,。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的平均值,即 单位:千克/立方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气体常数,取287;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4、 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 单位:瓦特平方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

3、;统计周期内的第i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5、有效风速小时数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即 单位:小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风机的切入风速,;风机的切出风速,;统计周期内出现介于切入风速()和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小时数,。二、可靠性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机组运行水平和设备完好率的指标。主要有风机可利用率、风电场可用系数两个指标。1、风机可利用率风机可利用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风机因定期维护或故障时数后剩余时数与总时数除去非设备自身责任停机时数后剩余时数的百分比,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风机可利

4、用率;统计周期内的停机小时数(不包括待机时间),;统计周期内的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其中,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包括以下情况:电网故障(电网参数在技术规范范围之外);气象条件(包括风况和环境温度)超出技术规范规定的运行范围;不可抗力;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不超过80小时/台年)。2、风电场可用系数风电场可用系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与日历小时数的比值,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可用系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其中,风电场可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机组的运行小时、调度停运备用小时和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

5、用小时之和,即 单位:小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可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调度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三、电能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购网电量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容量系数、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共六个指标。1、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单台风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风电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每台风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总和,即 单位:千瓦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风机总台数;

6、统计周期内的第i台风机发电量,。2、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3、购网电量购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4、等效利用小时数单机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单台风机的发电量折算到该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等效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即 单位:小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单机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发电量,;单台风机的额定容量,。风电场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全部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即 单位:小时

7、()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期末装机容量,。5、容量系数单机容量系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单机发电量和其同期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发电量的比值,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单机容量系数;统计周期内的单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单机额定容量,;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风电场容量系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发电量和同期全部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发电量的比值,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容量系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期末装机容量,;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6、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除以发电设

8、备的平均容量,即 单位:小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容量,。其中,=() (15)四、耗损指标反映风电场电能消耗和损耗的指标,采用场用电量、综合场用电量、场用电率、综合场用电率、场损率五个指标。1、场用电量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后的风电场生产、生活用电量,包括全站办公、食堂、照明、动力、电暖、空调、电热水器、通讯、检修、试验、逆变、设备控制和操作、视频监控系统、直流系统、消防生活给水和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负荷的用电量总和,单位:千瓦时()。2、综合场用电量综合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

9、内风电场的生产、生活和各类损耗等用电量。除去场用电量外,还包括风机无风待机损耗、箱变损耗、集电线损耗、场用变损耗、主变损耗、开关损耗、隔离开关损耗、无功补偿装置损耗、母线损耗、自建线路损耗等,即 单位:千瓦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综合场用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上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购网电量,。其中,自建线路损耗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本侧关口表计量的输出电能与电网对侧关口表计量的输出电能之差。3、场用电率 场用电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场用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用电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用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

10、电量,。4、综合场用电率综合场用电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综合场用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综合场用电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综合场用电量,。5、场损率场损率是指统计周期内消耗在风电场输变电系统和风机自用电的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损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购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主变高压侧送出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用电量,。五、运维能力指标反映风电场在运行、维护能力方面的指标,采用风能利用提高率一个指标加以表征。1、风能利用提高率风能利用提高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实际功率曲线与其标准功率曲线的提高百分比,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风能利用提高率;风机的切入风速,;风机的切出风速,;有效风速()对应的机组实际出力,;有效风速()对应的机组理想出力,。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