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69220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书有感》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书有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二)赏析观书有感教师印发观书有感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

2、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 学问、 思想; 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 ‘ 来比喻读书的感受。 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 学问、 思想, 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三)朗读训练1 、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 、齐读。试着背一背。(四)学生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