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69090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目 录摘要3ABSTRACT5第一章 引言6第二章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变化 9 第一节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现状10 第二节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变化的进程及特点 12第三章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变化的原因17 第一节 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增加的原因探析17 第二节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原因探析18 第三节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未来的发展趋势21第四章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3 第一节 商业银行储蓄分流23 第二节 银行贷款业务压力增大28 第三节 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业务结构30

2、 第四节 银行业务多元化和新型业务发展契机31 第五章 商业银行的对策分析38 第一节 积极调整和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38第二节 稳定和提高商业银行贷款的对策39 第三节 提供组合配套式的金融服务40第四节 商业银行应改善经营质量41第六章 总结44致谢46参考文献47摘 要 改革开放已经步入第三十个年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金融资产总量迅速增长,随之金融资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来我国居民在金融资产的产品选择上越来越具有主动权和丰富的选择余地,而一直以储蓄“一头独大”的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观,居民的金融资产按照个人的喜好被分散在不同的金融

3、产品上,比如,股票,国债,开放式基金和保险等等。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也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首先在第一章中通过阐述金融资产的含义来引出之后对这一变化的深入分析。第二章中,描述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现状并从两方面,进程和特点,讨论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变化。接着,在第三章中着重研究了居民金融资产在结构上变化的原因和其在未来发展的趋势。随后,在第四章中明确了居民金融资产的结构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储蓄分流,公司债券的增发对银行贷款压力增大等等。在这基础上,针对商业银行在应对这一变化时能够采取的对策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分析。 居民金融资产在结构上的变化很大程度

4、上反映了一国经济的金融化水平,商业银行在应对这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既要顺应这一变化又要利用这一契机以次优化自身结构,完善经营体系以及为居民提供更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的方向努力。关键词: 金融资产结构、商业银行、对策 引 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种类比较单一,只有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两种形式。长期以来, 由于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加之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层面不断深化,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 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逐步趋向多样性,金融资产的种类也迅速扩展到,储

5、蓄,股票,国债,开放式基金和保险等等。实际上,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增长迅速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开始的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调整才刚刚开启序幕,其过程至少要延续半个世纪以上,才会达到相对的平稳阶段。按照资产组合理论,居民积累的家庭资产,应该合理分布在货币储蓄、房产以及各类不同风险的保险、债券、基金和股票上。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会随着经济发展的状况的变化而改变。一般而言,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比重会不断下降, 而有价证券和保险准备金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的比重会不断上升。以同样保守理财的日本为例,目前在日本居民储蓄中,银行存款占到整体储蓄额的60%,投资基金、信托和债券占到

6、整体储蓄额的24%,还有16%是其它证券类投资。 然而在理解了居民金融资产的变化,尤其是结构上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剖析商业银行因为这些变化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居民资产结构变化本身的深入了解,从阐述其定义出发,着重介绍了这些变化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比如储蓄分流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储蓄分流亦是一把双刃剑,孰喜孰忧很难一刀切地表达明了,本文会在这方面做些理论上的探索,在下文中会有所详述。商业银行在此情况下所面临的问题,机遇和调整,下文也会结合实际给出一些分析和建议。 居民金融资产是居民资产的一部分,是以各种金融产品形态存在的有形财富。其总量为一定时期内居民收入总额减去当期

7、消费总额的余额,即广义的储蓄额。它是居民持有的金融债权及权益性凭证形式的资产,是居民以盈利为目的而持有的一种非实物经济资产,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各种债券和股票、储蓄性保险和外币储蓄,其数量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经济的金融化水平。而本文主要研究的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可以概述为: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在各种金融产品上的选择以及从而形成的比例关系。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分割成相应的量存在于不同的金融产品上这一理念,对于居民的理性投资和资产总额健康稳步增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这里有必要阐述一下金融资产总量和结构的统一关系,因为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与总量发生的变化具有趋同性,在讨论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的同时不能

8、忽略这一层关系。金融资产总量与结构的统一关系是指居民金融资产总量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趋同性,即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应随着总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普遍居民金融资产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化和发展,居民金融资产也会发生某种有规律的变化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会随着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居民金融资产总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其结构亦表现为向多元化趋势发展,且投资性金融资产比重逐渐增大。这一现象在发达国家更为明显,例如目前美国储蓄替代型金融产品品种数量非常多,居民储蓄中有价证券所占比重已超过50%,保险超过30%,银行存款只有百分之十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 在国家经济高速

9、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额也随之大幅增长。从建国初期的温饱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略有剩余再到九十年代的少量金融资产总类到当今的多元化趋势,走过了一段艰辛发展又值得深入剖析的历程。本章衔接了之前对金融资产的定义阐述,分析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现状;进而逐步阐述了居民金融资产的变化包括其进程和特点,尤其是结构上的变化并且分析了形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现状 虽然从居民金融资产的结构来看,长期以来,储蓄“一头独大”的格局始终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近两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市场的繁荣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居民理财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调整的速度明显加快

10、。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减缓,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我国居民存款增加8271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了5938 亿元;二是股票和债券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快速上升。目前,我国沪深股市的总市值已接近18万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了居民存款余额,大约占GDP总值的80%,股票资产已成为国民财富和居民个人金融资产的重要部分。 表一,是1978年到2006年部分年份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数量与结构变化的数据。 通过对表一中有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在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其形式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金融资产种类由1978年仅有的储蓄和手持现金两种

11、增加为多种;二是手持现金的比重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78 年的44.61%下降到2007年的10%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下降过程;三是债券、股票、保险、外币储蓄等在居民金融资产中从无到有,在1978年到1990年这将近10年中,都没有出现股票,保险和外币储蓄这几种资产分类,到2007年末,其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已提高到将近40%;四是储蓄存款作为我国居民持有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其比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演变到近年来居民理性化的投资理念。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明显表现出居民的资产选择范围在不断扩大,居民资产多元化结构初露端倪,日趋出现合理化。

12、年份居民金融资产合计(亿元)手持现金(%)储蓄额(%)股票(%)债券(%)居民保险(%)外币储蓄(%)1978380.2044.6155.391979498.1643.2556.751980676.3040.9359.901981889.1635.6358.905.4719821119.0931.3860.358.2619832024.9029.2361.539.24.199010335.9220.4768.880.035.851.792.99199113188.2719.2870.070.215.631.992.81199217239.9920.1268.211.185.711.832.95199322740.4520.6366.862.275.191.663.39199431624.9718.4468.041.846.641.373.67.200199838.9811.7464.447.937.123.055.72200211098.7610.2669.4110.#0046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