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治理施工方案讲诉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690173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水治理施工方案讲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下水治理施工方案讲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下水治理施工方案讲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下水治理施工方案讲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下水治理施工方案讲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水治理施工方案讲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治理施工方案讲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下水控制方案* 商业基坑围护工程地下水控制方案工程编号: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审核人:审定人:总工程师:总经理: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施工单位:拟建场区位于武昌区和平大道武车中路。武汉滨江置业有限公司拟于该场区建设国际金融城项目,该拟建筑物主楼高 29 层,商铺 4 层,均有地下室,基坑四周大面积开挖深度为 9.7-10.6m ,本场地较为平坦,标高 23.25-23.56m ,设计地面标高取 23.40m,主楼及地下室采用钻孔桩 +承台基础,地下室承台垫层标高为 12.70m,主楼承台垫层底标高为 12.00m。建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

2、级 , 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基坑主要性等级为二级。基坑周长约 500m(162m91m),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方式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喷锚支护加钻孔灌注桩锚联合支护方式 , 地下水采用降水井降水处理。降水井布置图二、本方案编制依据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2、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61-97)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中机三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基坑围护设计图纸;5、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产集团武汉置业有限公司武昌滨江商务区A04 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场地地质条件(一)工程

3、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所涉及到的土层自上而下有: 1-1 杂填土层; 1-2 素填土层; 3-1 淤泥质粉质粘土层; 3-2 粉质粘土层; 5-1 粉细砂层; 5-2 粉细砂层,各土层工程力学性质详见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产集团武汉置业有限公司武昌滨江商务区A04 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底地层主要为3-2 粉质粘土层。侧壁土层和基坑底土层因有较多淤泥质及砂质土层,在地表水作用下易被冲刷流失,在地下水下易产生流土或坑底的突涌。(二)水文地质条件该场区地下水分为赋存于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和赋存于砂性土中的承压水两类。 上层滞水和邻近场地资料, 地下水和土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4、。四、降水目的根据地质条件、工程的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的要求,本次降水的目的是:通过降水及时降低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含水量,防止流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满足基坑干开挖施工的要求。五、地下水控制方案场地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和赋存于5-1粉细砂层中的承压水。由于 3-2层粉质粘土中粉粒含量较大,坡顶设置2排粉喷桩作隔渗帷幕,防止流土流砂;承压水开挖可能导致基底突涌,设置14 口降水井进行减压降水,降水井深 30.0m,抽水量为 50t/h。六、降水井施工1、工程量降水井共 14 口,单井深度为现自然地面下30m,井径 500mm,管径 300mm。2、施工工艺测量定位安装钻机钻进至设计深度洗孔安装

5、井管、填料洗井安设水泵及水管抽水试验3、施工机械及主要材料CZ-22 型工程钻机 2 台;井管 300mm,厚度 4mm,卷焊管 384m;潜水泵 16 台(备用二台),出水量 80T/h, 扬程 39m,水泵功率15KW。4、施工进度在第一层土方开挖时开始施工,与冠梁、支撑同时施工,工期10 天,不影响总工期。5、施工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1)技术要求:降水井实管和滤管同为300mm,壁厚 4mm的卷焊管;上部 15.5m为实管,中部 15m为过滤管,下端 2m为沉淀管。滤管采用焊管穿孔,包网填过滤器,地面下 015m用粘土球封闭。 15m32m管外环填 13mm绿豆砂。观测孔直径为 110

6、mm,管径为 60mm,用 PVC管,井深 16m。上部 10m用粘土球封填,下部 6m用粗黄砂。( 2)施工注意事项严格按供水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要求进行降水井及观测井施工。钻机定位后, 安装平稳,钻孔开凿后,下管时采用扶正器下管使井管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滤料选用 1-3mm砂,要求冲洗干净,采用动水投料,投料至地面以下 15m,保证不架空,用计算和测量深度双重控制。试抽检验出水量 (含降深)、含砂量等指标;应做到施工一口,验收一口,抽水含砂量必须符合要求,否则重新施工。技术指标要求如下:单井出水量 50t/h ,降水井抽水 30min 后含砂量小于 1/50000。( 3)实施组织和工作

7、制度基坑井点降水在基坑开挖 2.5m、4.5m 时进行,根据场内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与基坑开挖及地下室的施工进展情况, 适时增加和减少降水井数目,以满足基坑安全和方便地下室施工为原则。 在运行期间应及时分析观测孔水位变化以指导降水工作, 做到有计划的抽水。 为使基坑降水安全运作,施工现场应驻有项目负责人、技术员、电工、机修工等值班人员。 在基坑降水维持开始前由项目负责人制定好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以便值班人员更好地工作。( 4)保持降水设备连续运转保证有足够容量的动力电源(约 180KW)供应。在社会电网停电时,通知立即启动备用发电机组,保证能在20 分钟内使降水设备恢复正常运作。结合基坑进度,

8、合理调整各井的运行, 制定出合理的降水井抽水运作计划。保护好基坑降水设施(尤其是基坑内的降水井孔管)( 5)降水维持期观测要求降水维持期观测包括降水井运行维持期地面沉降观测、地下水水位观测和水量观测。沉降观测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一次,在基坑降水前再进行12次。待基坑降水开始后每二天进行一次,随着降水维持期的延长,以后可以 35 天测量一次。测量的数据应及时整理。观测要求按精密测量的要求进行。地下水位观测在降水维持阶段,每班观测三次,水量每班观测二次,并将观测记录交现场技术人员分析。( 6)降水井封填要求:首先在降水井井管与底板之间焊接止水环,对管壁进行密封。向井管中投入优质风干粘土球,投入速度适

9、中,边投边捣,直至止水环或地表下 3m处。若井孔中水头压力过大,则在粘土球中掺入少量棉絮或麻布,以避免粘土球中途崩散。止水环或地表下 3m灌入膨胀混凝土,孔口再用 6mm厚钢板加盖焊接密封,以达到彻底止水封闭作用。严格按上述要求封填井管,确保质量,填写封填施工记录,责任人签署。七、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1、降水的设备(主要是潜水泵)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2 、工地现场要备足抽水泵,数量多于井数的6 台。使用的潜水泵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应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 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换泵,坏泵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更换。3 、降水工作应与开挖施工密切配合

10、。4、降水井在降水运行阶段,电源必须保证,如遇电网停电,有关单位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5、做好井口的保护工作,严禁将井管碰坏以及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是否畅通。八、施工技术措施1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 选择适合本工程施工条件及能满足本次降水技术要求的洗井、降水的机械设备。2 、排设排水管道与集水坑。3 、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做好本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施工的关键节点作详细交底, 使全体施工人员明了本工程的技术要点,有的放矢的做好本工程各项工作。九、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编制符合本工程的工程特点,技术要求,现场施工条件等情况的施工组织设计。2 、

11、严格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开工前组织本工程的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指出本工程施工的质量关键。3 、加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1)每道工序必须按拟定的施工方案与技术要求操作,保证每道工序的操作质量。(2)确定每道工序的责任人及其明确管理职责,各司其职。( 3)加强与甲方单位的协调管理工作。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现场安全制度1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工地设专职安全员,安全员必须对自己管辖范围经常检查、指导、督促,行使职权。2 、坚决贯彻执行总包,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参加由总包项目部组织的有关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活动。 严格遵守施

12、工现场标化管理细则,未经“三级教育”的人员不准上岗作业。3 、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进入工地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且帽饰、着装统一,正确使用劳防用品。4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电工、电焊工、机操工)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1 、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施必须有证专业电工进行。2 、建立安全用电检查制度。3 、施工现场所有电器都应做好接地保护。4、电器安装全部完成后应试运转,包括对双电源的切换试验成功后才能正式进行降水。(三)机械设备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进场前的验收制度2 、现场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及本公司编制的各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列保规程, 认真贯彻条例制度和定期保养制度,做好作业前和作业后的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试和防腐工作。4 、机械设备原有的技术性能的规定正确使用, 严禁机械超负荷使用及带病运转。5 、机械卷扬及传动的各类离合器、制动器必须安全可靠,凡转动部分必须有防护罩。(四)防火措施1 、工地应设防火安全管理人员,建立防火责任制。2 、现场设置适用的灭火器其他消防设施, 并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3 、重点部位建立安全制度,且制度上墙。4 、严格执行动火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