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68972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积累与运用(共34 分)1. 默写(每空1分,共16分)(1)更深月色半人家,_。 (刘方平月夜)(2)因思杜陵梦, _。 (温庭筠商山早行)(3) _。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 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_。 (李清照醉花阴) (5)_,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6)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酒困路长惟欲睡,_。 (苏轼浣溪沙)(9)列国周齐秦汉楚,_;输,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10)浊酒一杯家万里,_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1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 。 (温庭筠望江南)(12)_ ,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13)_ ,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14)_,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15)诗人借梅花凋零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句子是_,_ 。 (陆游咏梅)2. 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4分)吹毛求( ) ( )然贯通 根深( )固 不言而( ) 3.文学名著常识填空。(6分)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在19世纪法国批

3、判现实主义作家_的短篇小说_中,金钱却可以使亲人变成仇人,兄弟变成陌路。 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曾写过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幅挽联中的“先生”指的是_ , 我们学过的选自呐喊的课文有_(列举一篇)。(3) 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这个人物是_ ,这部作品是_。4.综合性学习(8分)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15字以内。(3分)【新华网快讯】美国媒体报道:乔布斯于2011年10月5日与世长

4、辞,享年56岁。据有关消息透露,乔布斯今年健康转差,患上胰脏癌并接受肝手术,体重不断下降,到今年8月末宣布辞去苹果行政总裁,并于美国时间10月5日去世。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全球民众悼念热潮,不少网民在互联网上依照苹果品牌造出一个新词iSad(我悲伤),而各地的苹果商店都收到苹果迷们献上鲜花、蜡烛、卡片等礼物,以示对这位天才的哀思,而全球的苹果店都会以熄灭苹果logo的方式纪念乔布斯。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在决定采用“苹果”这一名字时,创始人注意到他们的品牌不遵守习俗的自然特性。它的视觉符号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一 只被吃掉一部分的苹果(如右图),颠覆了电子产品商标严谨死板

5、的形象,展现了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商标图案。材料二:苹果公司在1985年由于销售下滑差点退出竞争市场,但于1996年又卷土重来。这一次,他们带来了苹果的图形用户界面、鼠标、可变宽度字体等产品的创新。乔布斯在一次会议上说到:“企业最大的错误就是在这里继续等待,每时每刻都要创造一个最具象征性的特色。”苹果越来越注重细节和完美,这显然已经成为苹果公司的一种企业文化: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理念。 材料三:苹果手机有关情况调查表名称发布时间功能特点iPhone2007年6月29日无线上网、触摸屏界面、蓝牙、200万像素摄像头3G版iPhone2008年6月10日支持HSDPA(3.5G)、内置GPS模块、

6、支持中文手写输入iPhone 3GS2009年6月9日S,代表SPEED,是3G版iPhone的提升iPhone 42010年6月8日9.3毫米机身、视频通话、通话降噪、三轴陀螺感应器 读了以上材料,你认为苹果公司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2分) 如果你是苹果商标的设计人,在新闻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这个像是被咬过一口的苹果商标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含义?”你将如何向他具体解读你的设计?(3分) 。二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 等死,死国可乎?(2) 寡人谕也。(3)恢弘志士之气。 (4) 猥自枉屈。6.翻译下列句子(6分)(1)会

7、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范进中举节选自_,它是我国_代小说家_写的一部长篇_小说。(4分)8. 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此句“奇”在何处。(2分)9. 纵观全文,可以发现杨志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那为什么最终他还是免不了落入圈套?(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015题。(12分)传 递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

8、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在这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突然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竟然趴在她的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然睡着了。真是个好孩子!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

9、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后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有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汽车后备箱里还有几个空饮料瓶,就赶快拿了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都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

10、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

11、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激励了很多人。10通读全文,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十分痛苦 _ 重拾希望 _ 十分感激11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12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2分)13分析第段画线句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2分)14读了文章之后,你有哪些感受?请谈出一点。(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621题。(12分)读书养气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

12、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吸取气,汲取一种激荡于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苏欧柳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