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知识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68963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知识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文科计算机基础(上)教学内容基础知识部分1、 1、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1) (1)数制、基数、权的概念(2) (2)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以及十六进制。(3) (3)数制之间的转换(限于无符号整数):除余法、二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4) (4)计算机内采用的数制、为什么计算机采用二进制(优点:可行性、简易、可靠性、逻辑性)。(5) (5)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位、字节、字的概念。存储容量、KB、MB、GB、TB的含义。字长的概念、字长和计算机性能。(6) (6)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加法)

2、、逻辑运算(与、或、非)规则。(7) (7)整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整数的加法。字长和计算机表数范围。(8) (8)如何表示整数的符号。原码、补码。整数补码的加减法(考试不要求)。如何把一个数转换成补码表示。(9) (9)西文文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编码标准、ASCII编码、扩展ASCII编码。西文字串表示举例。(10) (10)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编码标准、GB2312码、内码、外码(输入、输出)、点阵(16*16,24*24,48*48,64*64)。汉字串表示举例。计算机如何区别汉字编码和西文字符编码(考试不要求)。其它编码标准(简介GBK、BIG-5、UNICODE)(考试不要求)。(1

3、1) (11)文字串的大小比较(字典序、拼音序、笔画序)。2、 2、计算机基本原理(1) (1)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概念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软硬件系统举例(2) (2)什么是冯 诺依曼机,冯 诺依曼机的构成部分。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3) (3)输入设备的功能和典型输入设备举例。(鼠标、键盘、扫描仪等)(4) (4)输出设备的功能和典型输出设备举例。(显示器、打印机等)(5) (5)控制器的功能。(协调各部件工作)(6) (6)运算器(ALU)的功能。(7) (7)存储器的功能(存放数据和程序)。存储单元、地址、地址空间(考试不要求)。(8) (8)计算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

4、总线。三总线(地址、控制、数据)(9) (9)计算机指令、指令的格式、操作码、地址码、指令举例、指令系统、程序的组成、程序在存储器中的存储。(考试不要求)(10) (10)中央处理器的构成和功能。(11) (11)系统时钟、时钟频率(主频)、时钟频率的单位(Hz)、时钟频率和中央处理器的性能、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频、字长)。(12) (12)指令执行过程(取出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为执行下一个指令做准备))(13) (13)程序及其在模型机上的执行(考试不要求)。3、 3、微机硬件及其扩展(1) (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主机板(CPU、内存、Cache、BIOS、I/O扩展槽、基本

5、插座)、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数据线等。(2) (2)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芯片简介(考试不要求)。(3) (3)微处理器的概念。(4) (4)主机板(母板)及其重要部件。(5) (5)内存储器、存储条。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高速缓冲存储器。(6) (6)I/O适配器(I/O接口卡、I/O扩展卡)。(7) (7)常见的I/O扩展卡:显卡(显示适配器)、IDE卡(软、硬盘接口卡)、USB接口卡、声卡(音频接口卡)、网卡(网络适配器)、MODEM卡(调制解调器接口卡)及其作用介绍。(8) (8)I/O扩展槽及其分类:PCI扩展槽、ISA扩展槽以及AGP扩展槽。(考

6、试不要求)(9) (9)常见的扩展端口:串口、并口和USB口。(10) (10)外存储器、硬盘、光盘及其工作原理简介。(11) (11)常见输入设备介绍及分类。(键盘、鼠标(左键、右键)(12) (12)显示器、打印机介绍、分类和关键指标。(分辨率和存储的关系、像素)(13) (13)多媒体PC机(MPC),动态压缩(MPEG)、静态压缩(JPEG)(考试不要求)4、 4、操作系统基础l l计算机软件基本知识(1) (1)裸机、软件、程序的概念。(2) (2)系统软件的概念、操作系统、实用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3) (3)应用软件的概念、文字处理程序、财务管

7、理程序、电子表格程序、演示文稿制作程序、图像处理程序等等。(4) (4)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5) (5)操作系统及其功能。(6) (6)从资源管理和服务用户的角度看操作系统。(7) (7)文件的概念、文件的分类(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8) (8)操作系统的分类。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9) (9)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UNIX系列、Linux操作系统。(10) (10)程序设计语言及分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11) (11)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和连接程序:源程序、目标程序、可执行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的区别。(12)

8、(12)设备驱动程序及作用。PnP的含义。(13) (13)计算机病毒、特性、类型(文件型、引导型、宏病毒、网络蠕虫)、症状、激活。(14) (14)病毒的预防、检测和清除。病毒库的更新。l l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使用(1) (1)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概述。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分类(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2) (2)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安装和基本要求。(分区、格式化)(3) (3)Windows 2000的启动和关闭。(4) (4)图形用户界面及操作。鼠标操作、窗口、图标、对话框(选项卡、命令按钮、单选按钮、复选框、列表框)、菜单、工具栏。(5) (5)

9、操作的四种基本方式:菜单、快捷键(热键)、工具条和快捷菜单(右键菜单)(6) (6)文件管理的概念。文件的举例和分类(系统文件、隐藏文件、只读文件等)。(7) (7)文件的命名、文件名的结构、文件命名规范和风格。(8) (8)常见的文件类型及含义。(.exe、.dll、.txt、.doc、.rtf、ppt、.htm、.mp3等)(9) (9)扩展名和特定软件的关联。(10) (10)驱动器字母、文件夹(目录)、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路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11) (11)回收站、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介绍。文件管理和操作。(12) (12)文件的搜索、通配符。(13) (13)剪贴板及操作。(

10、14) (14)桌面、“开始”、运行应用程序和系统工具。(15) (15)使用控制面板(显示器设置、键盘属性设置、鼠标属性设置、系统时间设置、定制Windows等)。(16) (16)系统扩充: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硬件。(17) (17)Windows 2000提供的若干实用程序:记事本、写字板、画图、计算器。(18) (18)Windows 2000提供的系统维护工具:磁盘碎片整理、磁盘检查程序、磁盘清理。系统信息、计划任务。(考试不要求)(19) (19)输入法的选用、删除和添加、输入法热键的设定、关于汉字输入法。文字处理软件Word 部分1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问题:内容的编辑和形式的设置

11、。2了解Word的显示特点:所见即所得;操作特点:“先选定对象,再执行操作。” 3熟悉Word的界面的基本分区:编辑区、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1)鼠标指针在编辑区的不同形状及其编辑状态。(2)熟悉使用菜单、工具栏、快捷菜单(右键菜单)、快捷键来执行命令。(3)“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上各命令图标的意义。显示和隐藏工具栏。(4)“节”的作用(不同的节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分栏数、不同的页面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插入/改写状态 及其切换。(5)普通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Web版式视图各自的特点。文档结构图的作用。(6)窗口与窗格的关系。层叠与平铺的差异。4帮助的使用:系统帮助、检索帮助、

12、即时帮助(分别与“目录、索引、Shift+F1”对应);Web帮助。5文件的打开与关闭、修改与保存:打开文件的三个关键参数(位置、名称和类型);重复打开的问题(“是否要恢复为原来保存过的文件?”);保存和另存的区别;编码方式的选择,繁简转换。6文字内容的编辑:(1)输入和删除:特殊字符的输入;两个方向的删除。(2)定位和选定:键盘方式与鼠标方式。大量文字的选定的最佳方式(Shift+单击)。(3)剪切和粘贴、复制和删除;它们对剪贴板上的内容的影响。(4)查找和替换:同时指定文字内容和格式;特殊字符(如段落标记: p)和通配符的使用;自动替换和逐个确认。(5)拼写检查和更正;如何取消自动检查。(

13、6)撤销和重做。7文字格式的设置:(1)字符格式:字体和字号;中文字体和西文字体;中文字号和西文字号的对应关系(五号、小四号、小五号)、磅值的含义;字符颜色;修饰效果(加粗、斜体、下划线,下划线的不同类型);字的间距;上标和下标。(2)段落格式: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左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及其与格式工具栏按钮的关系;缩进(左缩进、右缩进、首行缩进、悬挂缩进)及度量单位的选择(厘米;字符);段距(段前、段后)与行距(行距与行高的关系)。(3)页面格式:边距(上下左右)和方向(横向、纵向)、页眉页脚(页码、日期)、分栏(平衡栏的实现)。(4)段落标记和分节符对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承载。8表

14、格内容的编辑:(1)创建:插入表格、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分隔符的设置)。(2)选定:单元格、单元格区域、整行、整列、多行、多列、整个表格。后面的编辑所针对的对象均在本条所列范围之内。(3)增删:区分单元格的删除和单元格内容的删除(容器和内容的关系);表格前面增加标题、表格后面添加空行。(4)移动和复制:右键拖动,是否覆盖目标区域的内容。(5)单元格的拆分与合并;整个表格的拆分与和并。(6)排序:有无标题行的设定。9表格格式的设置:(1)对齐方式:区分单元格内容在单元格内的对齐方式和整个表格在版面内的对齐方式。(2)大小:行高和列宽(自动匹配和手工调整);整个表格的放缩(3)表格线:通过表格自动套

15、用格式来改变;通过表格工具栏来设置;表头斜线。(4)表格底纹的设置。10图形内容的编辑:(1)图片和自选图形的区别。(2)插入图片和绘制自选图形。(3)选定:图形选定按钮;控制点(角点和边中点);多个图形对象的选定。(4)移动和复制:鼠标拖动,辅助控制键的作用(Ctrl, Alt, Shift)。(5)裁剪和复原。(6)文字和填充。11图形格式的设置:(1)缩放:鼠标拖动,辅助控制键的作用(Ctrl, Alt, Shift)。(2)旋转和翻转(3)图形对象的组合与取消组合。(4)图形的层次:叠放及遮掩关系,叠放次序的改变。(5)图文混排:与文字的位置关系(环绕方式:嵌入型;上浮型、下衬型;上下型、四周型、紧密型、穿越型);文本框的使用。12嵌入与链接:区别与对文件大小的影响;公式、组织结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