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西楼”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689225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词中的“西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典诗词中的“西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典诗词中的“西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典诗词中的“西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中的“西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词中的“西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词中的“西楼”我们欣赏古典诗词时常常会看到“西楼”,据考证“西楼”一词最早见于六朝诗歌中,“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 东北墀(chi台阶),娟娟似蛾眉”(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天禽下北阁,织女入西楼”(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此 后,诗词屡见“西楼”这一意象。(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 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宋人黄升花庵词选的评语 “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归 宋后,幽闭的生活是无聊难捱的。昔日依红偎翠,红袖添香, 威风凛凛, 而今孑然一身,怎不怀念故国,任何言语都无法 言说,破国亡

2、家、命在旦夕,孤独和痛苦是深沉的,只有独自登 上“西楼”,凭栏望乡,排遣愁绪。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不能倾诉 的孤寂与凄婉。词中的“西楼”是言愁。(唐朝诗人李益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 明月下西楼。”此诗描写主人公与女子约会不得的失望、无奈, 甚至绝望的心情。诗人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奈何伊人爽约, 于是失望之极,“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表现 了失恋的痛苦之情。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 苦的回忆而已。诗中的“西楼”是相思。(晏几道蝶恋花)“醉 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 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

3、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年轻时舒适安逸,后来他家道衰落。 这使他深谙人生的无常。昨日欢情易逝,今日幽怀难抒,来 日重逢无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在这首词中得到了淋 漓尽致的表现。这是一首伤别的怀旧之作,写别后的凄凉情 景。词中“西楼”泛指欢宴之所,是怀旧相思(李清照一剪 梅)“红藕香残玉簟din 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 ,当写于作者“闺 中少妇不知愁”的时期。这首词一开始 ,就向我们描述了一个 荷花凋

4、残、天气渐凉的初秋,正是这样一个萧索的天气引起了 作者的相思闲愁。丈夫求学在外,自己成了闺中思妇。她用凝 练的笔法表现出自己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全身心盼望的是, 在大雁飞回来时,带来那个相思人儿的家信。词人正在洒满月 光的西楼上等着呢。词中的“西楼”是怀人。“西楼”为何能如此 引起文人们的关注,在诗词中大量出现呢?“西楼”从一开始 在诗词出现,实指具体场所,到逐渐虚化的演变,与中国古 代哲学大概有关。周易中,西方为兑卦,为少女。古人 常按风水的原理和天人合一的原则,让年轻女性住在西楼。“西楼”多半与闺思关联,更何况人在西楼易见明月,正所谓 睹月思乡,睹月念人,这样“西楼”就逐渐成为相思、愁绪的

5、 代名词。再者,西方在五行中为金,于季节上是秋,金主萧 杀,秋者为愁,加上文人“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喜欢化用 前人诗句和典故,所以屡屡提及“西楼”用于抒发思念、孤寂 忧郁之情,表现男女的情爱相思,悲欢离合。诗词中的“西楼” 还有很多。比如:(元稹寄浙西李大夫四首其三)“禁林同 直话交情,无夜无曾不到明。最忆西楼人静夜,玉晨钟磐两 三声”。(韦应物寄李丹元锡)“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 月几回圆。”(唐代诗人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晏 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 怅此情难寄。斜阳独依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 绿波依旧东流。”(秦观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 霜花匀似翦。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玉纤慵整 银筝雁。红袖时笼金鸭暖。岁华一任委西风,独有春红留醉 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