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68891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农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31.1 项目背景31.2 需求分析3第二章 设计依据与原则42.1 设计思路42.2 设计原则4第三章 方案设计53.1系统介绍53.2系统构架63.3数据采集部分63.4传输网络83.5 管理平台部分93.5.1中心机房建设113.5.2平台软件介绍123.5.3平台架构123.5.4平台功能特点133.5.5客户端介绍143.6 相关产品介绍173.6.1、视频服务器173.6.2、智能红外高速球型摄像机193.6.3、电信级无线基站型AP热点213.6.4、机架式服务器243.6.5、存储服务器293.6.6、客户端电脑32第四章 工程

2、注意事项334.1 防雷设计334.1.1防雷措施344.1.2项目防雷354.2 防水设计35第五章 服务承诺35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在监视农作物灌溉情况、土壤空气变更、以及大面积的地表检测,收集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有关土地的湿度、土壤氮噒钾含量和土壤pH值等方面,物联网技术正在精准农业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从而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植,帮助农民抗灾、减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1.2 需求分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农

3、作物种植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广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好坏、及时与否对于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影响至关重要。农作物出现病虫害时能够及时诊断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农业专家又相对匮乏,不能够做到在灾害发生时及时出现在现场,因此农作物无线远程监控产品在农业领域就有了用武之地。在传统农业中,人们获取农田信息的方式很有限,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获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例如食用菌工厂化,刚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到CO2浓度,温湿度对作物生长的作用,但是不舍得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领域中出太多钱,每天浪费人力,去每个房间用CO2检测仪检测CO2浓度,自己去开启风机。而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

4、耗和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在现代农业中,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了一张张功能各异的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捕捉发生问题的位置。这样一来,农业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很大转变。但是仅仅依靠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控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各项参数。不足以完成对农作物生长的实时跟踪,及时反馈各种病虫害并由专家分析解决。众多智能感知芯片监控的环境信息最终目的便是服务于农作物的健康茁壮成长,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那么怎样才能

5、实时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各种病虫害又避免由于每天逐一记录数据而带来的大量的人力成本呢?由某某市某某技术股份有线公司开发的智能农业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第二章 设计依据与原则2.1 设计思路智能农业监控系统以3G/wifi网络为骨架,将监控中心、远程监控工作站、数据服务器、无线移动通讯网、终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服务器为核心实现分布式多级监控,具有“经济、实用、性能价格比高、可伸缩性强”的优点。2.2 设计原则先进性:本方案设计采用的产品和系统是当代先进计算机技术、安防技术的应用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特别是采用OFDM通信技术,使系统安全性、无线信道抗干扰能力、抗衰落能

6、力大大增强,并提高了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智能化:系统中采用的产品和平台具有智能特征,比如自主编程、记忆功能、主动检测等;前端设备与系统具备良好而可靠的通讯能力和故障自动检测、报警功能等。数字化:近年来,监控产品的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系统将会得到进一步更广泛的应用。而数字化信号受干扰小、线路损耗小、便于存储、方便升级等优点将会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本系统将是一个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系统。网络化:本次方案设计完成的监控系统中所采用的产品和系统,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完美结合,实现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用性:本次方案设计所采用的产品和技术经过了市场的考验,在满足建设项目监控

7、系统的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地考虑了设备功能、软件功能在贴合实际应用方面的要求。成功应用:本次系统设计采用的产品和系统,是经过了一定时间市场考验的成熟产品。合理配置:系统设计时,已对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工程完成后,功能、配置的改变也是可以实现并且方便实现的。良好操作:系统的前端产品和系统软件均具有良好的学习性和操作性。特别是操作性,即使一般水平的管理人员,在粗通电脑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培训亦能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监控任务的操作水平。可靠性:本次设计遵守的最为重要原则是保证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为保障系统可靠性,本方案从系统运行可靠和保存、恢复设置方便两个方面进行了考虑并从产品选型和

8、平台架构方面充分考虑了可靠性因素。扩展性:即使是最先进的系统,也有随时间的推移而落后的可能。在系统设计选用产品和系统时,已充分考虑系统的升级、扩展、维护问题,留有充分余量,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经济性:为了确保投资合理性,本次系统设计在满足其它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性能价格比优越的wifi传输与3G传输相结合的方式,是系统投入与运营效果更合理。第三章 方案设计3.1 系统介绍某某某某智慧农业系统将互联网从桌面延伸到田野,让温室实时在线,从而实现蔬菜大棚与数据世界的融合。实时采集的传感器数据与传统的种植经验相结合,可以使得农业专家在远程就可以随时查看农田内的各种数据(温度、湿度、光照、水量、作物生

9、长视频记录),判断是否是适合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可以由专家根据自身经验和知识设定关键值。更可以通过远程视屏系统查看作物病虫害问题,视频结合相应的同期数据进行分析,远程诊断病虫害原因,及时对病虫害进行处理解决。另外,还可实现对蔬菜病虫害的早期预警和对蔬菜产量的早期预测。智慧农业是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资源浪费和农田污染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3.2 系统构架在本项目中,采用将前端数据采集控制与前端农作物生长视频监控结合的方式进行统一的监控与诊断。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视频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

10、、专家在线指导诊断,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系统组网如下:智能农业视频监控系统示意图从系统示意图可以看出,本系统分为数据采集部分(参数采集、视频采集)、无线传输部分、后端管理平台三大部分。3.3 数据采集部分参数采集包括各类温室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酸碱度传感器、水质分析传感器等),各类前端控制器(光照控制器、通风控制器、灌溉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等)以及对前端传感器控制器进行统一控制的采集控制器。视频采集包括云台,可变焦高清摄像头。智能农业系统接线示意图通过以上组件实现以下功能:1)、空气温湿度监测功能:工作人员

11、可根据温湿度采集节点配有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内部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测湿精度可达4.5%RH,测温精度可达0.5(在25)。2)、土壤湿度监测功能:土壤湿度采集节点配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内部土壤的湿度。3)、光照度监测功能:光照度采集节点采用光敏电阻来实现对温室内部光照情况的检测,其实时性强,应用电路简单。4)、土壤PH监测功能:土壤PH采集节点采用土壤PH传感器来实现对温室内部土壤PH情况的检测5)、控制风扇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功能: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和二氧化碳。当光照度达到系统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开启风扇加强通风,为植物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6)、控制加湿器给空气加湿功能:如果温

12、室内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系统会启动加湿器,达到设定值后便停止加湿。7)、控制喷淋装置给土壤加湿功能: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时,系统便启动喷淋装置来喷水,直到湿度达到设定值为止。8)、控制加热器给环境升温功能:当温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系统便启动加热器来升温,直到温度达到设定值为止。9)、视频监测功能:摄像头实时捕获温室内部的画面,而后通过同轴电缆线将画面数据传输给视频编解码模块H3225AK处理。我们既可以在液晶显示器上看到温室内部的实时画面,又可以通过PC登陆ISCAN客户端的方式来远程观看温室内部的实时画面。采用先进的传感器网络技术、ARM嵌入式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智能农业远程监控

13、系统可以精准采集温室内部环境的各项指标,驱动相应控制器件(风扇、加湿器、加热器)平稳控制温室内部环境的变化,给温室内的农作物提供最优的生长环境。前端的传感控制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流程自适应的完成温室内部环境的调节。无需人为控制。3.4 传输网络本系统采用的3G/wifi可选的无线网络进行传输,在现场可以方便接入有线网络通过 WIFI接入点(AP)的方式就近通过有线网络将前端数据与视频传输至后端监控平台。或者在有线网络无法覆盖的情况下,通过各运营商的3G无线网络进行对数据与视频的传输。下面对wifi AP热点与3G传输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与对比:WIFI接入必须在wifi AP附近100米左

14、右的距离可以正常通信,这样覆盖大面积的温室试验田需要布置多个wifi ap接入点。也就涉及到了温室里面的网络布线的问题。施工较麻烦。由于使用2.4G公用频段,信号抗干扰能力差、数据安全性较差。3G无需依托于有线网络,只要运营商3G网络覆盖到的地方即可以接入。所以网络接入方式灵活无需布线,施工方便。采用CDMA技术,数据安全性与抗干扰能力强,但是网络资费偏贵。以上两种网络接入方式各有优劣,优势互补。项目实施根据现场的网络环境两种网络接入方式配合使用。以到达最好的覆盖效果与最低的成本投入。3.5 管理平台部分 后端监控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协调整个系统的工作,收集、分析和处理各个部分的数

15、据; 监控平台包含监控点接入、流媒体转发、录像存储、手机服务器、数据库、应用软件等一系列服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多域监控平台,级别的逻辑关系根据需求可灵活配置,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监控服务器提供了对前端设备的分层次管理,对用户的分级权限管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将前端视频数据实时存储在中心服务器上;服务器数据库记录了所有视频资料信息、报警信息、监控点信息、其它数据信息。系统还可以灵活的设置报警信号和图像的联动关系,当系统发生报警时,通过事先的设置,可以启动相应的摄像机录像及报警输出功能。同时控制中心也可得到报警信号,并通过远端控制进行实时监控观察等功能。某某ISCAN视频监控平台结合温室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平台一起使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温室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单独使用具有他的局限性:1、 只能在后台看见前端温室的各项环境参数的实时状态,不能远程实时了解温室里面农作物的生长发状态。2、 单独的温室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如需了解现场的作物状态必须周期性的远赴现场进行观察。然后根据生长状态调整温室环境参数以适应作物的生长需要。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的随作物的生长做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