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简述的校本课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68862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简述的校本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宋明理学简述的校本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宋明理学简述的校本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简述的校本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简述的校本课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明理学简述“的校本课程课程背景:1. 随着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兴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越 来越浓厚,高中生作为国家日后的中坚力量,也需要了解中国传 统文化究竟是什么?传统的文化的内核又是什么,宋明理学作为 中国自宋以来一千余年的主流思想,对于近世中国有着莫大的影 响,可以说,宋明理学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了解了宋 明理学,也就把握住了中国自宋以来士大夫安身立命的根基,对 于我们的国学修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2. 正是本着把宋明理学介绍给同学们的理念。本课不拟对宋明理学 进行心灵鸡汤式的解读,而是希望给广大同学介绍宋明理学的缘 起、发展,以及核心理念。冀图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加真

2、实的, 更加原汁原味的宋明理学知识。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容易用一种 教条主义思维去思考宋明理学,斥责它漠视人性,并认为它造成 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完全忽视了在宋明理学的“道统论”对于君 权的限制。尤其是对“存天理,亡人欲“这句话的批判,更是给 宋明理学贴上了 “落后”的标签。这些问题的产生,实际上都是 我们未能准确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所导致的。本课希望对于 这些问题给于同学们一些新的思考方式。3. 在学校日渐重视德育,推行礼仪教育的今天,宋明理学中有关礼 仪,修身的种种论述与方法完全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如宋儒对于“静心”,“格物”、“去私欲“的追求;明儒对于“致良知”,“发本心”的强调,都为我们同

3、学们说明了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一 位严于律已,又和善待人的君子,这些思想资源,值得我们借鉴。课程步骤与板块划分:1. 首先为同学们讲述与宋明理学紧密相关的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 的发展。在此我们采用了著名学者的新作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 思想起源试探中的观点来作为论述的基础。论述从春秋以前讲 究占卜神力的“巫”文化到春秋以来追求天人合一的“仁”思想 的一种转变。先秦儒家的文献是宋明理学的思想基础。2. 在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盛行,儒学衰弱的大背景下,介绍宋明理 学的先驱韩愈对儒学的捍卫以及对佛教的排斥,同时分析他是如 何将佛教中的一些做法融入儒学的论述之中,比如“道统论”。 这些思想对宋明理学产生的重要影响。3. 通过对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颐、程颢、朱熹思想的分析,讨 论北宋至南宋理学思想的基本概念、重要名词(天理、理、性、 气、已发未发、修齐治平、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解释以及 核心理念。此处我们将使用著名学者陈来的宋明理学以及朱 熹的四书章句集注,陈淳的北溪字义等书籍来分析这些 问题。4. 介绍明代以来心学的发展,尤其是王阳明对于“理”这一概念的重新阐释,以及“无善无恶”的人性论的提出,以此为主线分析 明中后期心学的发展,以及心学与理学的不同之处。考察方式写一篇有关宋明理学中一个思想家基本观点的论述,6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