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0(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68708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0(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0(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0(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0(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0(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0(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0(附答案详解)(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软考-系统分析师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 单选题计算机系统中,( )方式是根据所访问的内容来决定要访问的存储单元,常用在( )存储器中。问题1选项A.顺序存取B.直接存取C.随机存取D.相联存取问题2选项A.DRAMB.CacheC.EEPROMD.CD-ROM【答案】第1题:D第2题:B【解析】本题考查组成原理中的相联存储基本概念。2. 单选题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问题1选项A.受保护的软件必须固化在有形物体上,如硬盘、光盘、软盘等B.合法复制品所有人的权利包括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安装、储存、显示等方式使用复制品,必须经著作权人许可,可不向其

2、支付报酬C.如果开发者在单位或组织中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符合一定条件,则软件著作权应归单位或组织所有D.接受他人委托而进行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应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如果没有签订合同,或合同中未规定的,则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答案】B【解析】合法复制品的正常使用,并不需要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因为默认已许可。3. 单选题系统评价是对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评价,是对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延伸。系统评价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系统()评价 是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可靠性、系统效率、可维护性等;系统()评价分配在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阶段评审之

3、中,在系统规划阶段,主要关注如何识别满足业务目标的信息系统。问题1选项A.性能B.建设C.效益D.安全.问题2选项A.性能B.建设C.效益D.安全【答案】第1题:A第2题:B【解析】第1题:系统评价是对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评价,是对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延伸。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了设计的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并指出系统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系统的改进和扩展提出依据。评价的指标:信息系统的评价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它属于多目标评价问题。目前,大部分的系统评价还处于非结构化的阶段,只能对部分评价内容列出可度

4、量的指标,其他的还只能利用定性的方法。系统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系统性能评价、系统效益评价和系统建设评价。(1)系统性能评价。信息系统的性能是指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员和各种规章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对使用者所表现出来的特性。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决定了运行和应用的长期效果,决定了系统的生命力。因此,系统性能评价是信息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一般包括可靠性、系统效率、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实用性、适应性和安全保密性等。第一空为A选项。(2)系统效益评价。系统效益评价是指对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做出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又称

5、为直接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又称为间接效益评价。由于社会效益评价难度较大,一般以经济效益评价为主。直接经济效益有关的指标包括系统投资额、系统运行维护费用、运行信息系统而带来的收益和投资回收期等。(3)系统建设评价。系统建设评价分配在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阶段评审之中。在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系统评价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在系统规划阶段,重点关注如何识别满足业务目标的信息系统;在系统实现阶段,在于理解IT战略后,识别、开发或获取、实施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保持项目的方向。第二空为B选项。第2题:4. 单选题前趋图是一个有向无环图,记为=(Pi,Pj)pi完成时间先于Pj开始时间。假设系统

6、中进程P=P=P1,P2,P3,P4,P5,P6,P7,P8,且进程的前趋图如下:问题1选项A.=(P1,P2),(P1,P3),(P1,P4) ,(P2,P5) ,(P3,P2) ,(P3,P4),(P3,P6),(P4,P7),(P5,P8) B.=(P1,P2),(P1,P4),(P2,P3),(P2,P5),(P3,P4),(P3,P6),(P4,P7),(P5,P6),(P6,P8),(P7,P6)C.=(P1,P2),(P1,P4),(P2,P5) ,(P3,P2) ,(P3,P4),(P3,P6),(P4,P6),(P4,P7),(P6,P8),(P7,P8)D.=(P1,P2)

7、,(P1,P3),(P2,P4),(P2,P5) ,(P3,P2) ,(P3,P4),(P3,P5),(P4,P7),(P6,P8),(P7,P8)问题2选项A.存在着10个前趋关系,P1为初始结点,P2P4为终止结点B.存在着2个前趋关系,P6为初始结点,P2P4为终止结点C.存在着9个前趋关系,P6为初始结点,P8为终止结点D.存在着10个前趋关系,P1为初始结点,P8为终止结点【答案】第1题:B第2题:D【解析】前趋图中,箭线代表前趋关系,结点代表进程,本图中P1是起点, P8 是终点,一共有10个前趋关系。每个前趋关系可用(结点1,结点2)的形式表示,如: P1 到P2之间的前趋关系可

8、用:(P1,P2)表示。5. 单选题以下关于网络布线子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问题1选项A.工作区子系统指终端到信息插座的区域B.水平子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C.干线子系统用于连接楼层之间的设备间D.建筑群子系统连接建筑物【答案】B【解析】水平子系统是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跳线架)间的连接,而非计算机设备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6. 单选题描述企业应用中的实体及其联系,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阶段。问题1选项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答案】B【解析】描述企业应用中的实体及联系,也就是在做ER图的建模,这是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任务。7. 单选题某系

9、统磁盘数据块的大小为1024KB,系统磁盘管理采用索引文件结构,每个索引指针占用4个字节。一个索引文件的索引节点有8个直接块地址、1个一级间接块地址、1个二级间接块地址和1个三级间接块地址。假设索引节点已经在内存中,那么访问该文件偏移地址9089字节的数据需要再访问( )次磁盘。问题1选项A.1B.2C.3D.4【答案】A【解析】由于一个磁盘数据块的大小为:1024KB,索引文件一共有8个直接块地址,所以直接索引范围达到8192KB。文件偏移地址为9089字节,这个位置属于直接索引,故需要访问1次磁盘。8. 单选题界面是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最直接的层面。Theo Mandel博士在界面设计中,提出

10、了著名的人机交互“黄金三原则”,包括保持界面一致、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和( )。问题1选项A.遵循用户认知理解B.降低用户培训成本C.置于用户控制之下D.注意资源协调方式【答案】C【解析】人机交互“黄金三原则”包括:置于用户控制之下、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保持界面的一致性。9. 单选题“从减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考虑,要求嵌入式操作系统能运行在不同的微处理器平台上,能针对硬件变化进行结构与功能上的配置。”是属于嵌入式操作系统( )特点。问题1选项A.可定制B.实时性C.可靠性D.易移植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分类的基础知识。嵌入式操作系统运行在嵌入式智能芯片环境中,对整个智能芯片以及它所

11、操作、控制的各种部件装置等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处理、指挥和控制。其主要特点:微型化。从性能和成本角度考虑,希望占用资源和系统代码量少,如内存少、字长短、运行速度有限、能源少(用微小型电池)。可定制。从减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考虑,要求嵌入式操作系统能运行在不同的微处理器平台上,能针对硬件变化进行结构与功能上的配置,以满足不同应用需要。实时性。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应用于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传输通信、多媒体信息及关键要害领域需要迅速响应的场合,所以对实时性要求高。可靠性。系统构件、模块和体系结构必须达到应有的可靠性,对关键要害应用还要提供容错和防故障措施。易移植性。为了提高系统的易移植性,通常采用硬件抽

12、象层 (Hardware Abstraction Level; HAL) 和板级支持包 (Board Support Package, BSP) 的底层设计技术。 10. 案例题阅读以下关于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企业拟开发一套数据处理系统,在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师整理的核心业务流程与需求如下:(a)系统分为管理员和用户两类角色,其中管理员主要进行用户注册与权限设置,用户主要完成业务功能;(b)系统支持用户上传多种类型的数据,主要包括图像、文本和二维曲线等;(c)数据上传完成后,用户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预处理操作包括图像增强、文本摘要,曲线平滑

13、等; .(d)预处理操作完成后,需要进一步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智能分析操作包括图像分类、文本情感分析、曲线未来走势预测等;(e)上述预处理和智能分析操作的中间结果均需要进行保存;(f)用户可以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片、文本、二维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并支持结果汇总,最终导出为符合某种格式的报告。【问题1】 (9分)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DFD) 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重点表达系统内数据的传递关系,并通过数据流描述系统功能。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DFD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问题2】 (10分)顶层图(也称作上下文数据流图)是描述系统最高层结构

14、的DFD,它的特点是将整个待开发的系统表示为一个加工,将所有的外部实体和进出系统的数据流都画在一张图中。请参考题干描述,将合适的内容填入图21中(1) (5)空白处,完成该系统的顶层图。 【问题3】 (6分)在结构化设计方法中,通常采用流程图表示某一处理过程,这种过程既可以是生产线上的工艺流程,也可以是完成一项任务必需的管理过程。而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中,则主要采用活动图表示某个用例的工作流程。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流程图和活动图在表达业务流程时的三个主要不同点。【答案】【问题1】DFD的主要作用如下:(1) DFD是理解和表达用户需求的工具,是需求分析的手段。(2) DFD概括地描述了系统的内部逻辑过程,是需求分析结果的表达工具,也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系统设计的起点。(3) DFD作为一个存档的文字材料,是进一步修改和充实开发计划的依据。【问题2】(1)管理员(2)用户权限信息(3)用户(4)多种类型数据(5)导出报告/展示结果【问题3】流程图和活动图有如下三个主要区别:(1)流程图着重描述处理过程,它的主要控制结构是顺序、分支和循环,各个处理过程之间有严格的顺序和时间关系。而活动图描述的是对象活动的顺序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