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686601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医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内容及如何学习外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外科学范畴包括内科与外科的区别,内外科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外科学内容、外科围术期处理。 外科四大基本功的掌握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实例谈内外科的相对统一。 强调外科学学习方法、灵活、胆大、心细,耐心。 强调树立良好的医德规范。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 外科绪论 一、外科学范畴:外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更新、外科分类 二、外科学发展简史、古代外科学发展、近代中西医外科发展 三、怎样学习外科学

2、 四、外科学基本原则 一、外科学范畴 (一)外科学分类:感染、肿瘤、创伤、畸形、其它 (二)外科学内容:诊断、治疗、手术和辅助治疗 (三)外科与内科的关系和区别:相对的统一、互相联系、转化 二、外科学发展简史 (一)我国古代外科发展:周朝疡经、秦汉内经 汉末(华佗) 明朝(外科正宗) 清朝医宗金鉴正骨疗法 (二)国内外西医外科发展 西方外科:抗菌素、输血、外科器械的产生 国内60年代至今无发展变迁 (三)国内外科水平现状 三、怎样学习外科学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重视三基训练 四、外科基本原则 (一)外科治疗目的(略) (二)外科治疗程序 附:世界卫生组

3、织医学日内瓦宣言教育学生如何做好一名外科医师的嘱托语。 六、小结: 通过授课使学生对外科学的范畴、内容基本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外科学有初步了解。 七、课外作业: 外科学疾病分类有哪些. 八、教学体会:1、学生课堂秩序稳定,兴趣浓厚。 2、本章节无实质性临床疾病的讲述,学生普遍爱听实例。以实例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好外科学和当好一名医生的资格。 3、可采取教师学生共同听课。 无菌术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无菌术的发展简史,介绍本技术创建的关键人物和时间以及重大贡献,给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掌握无菌术及消毒法、灭菌法的定义。 掌握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消毒法。 掌握洗手、穿衣、戴手套

4、、消毒、铺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了解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及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1、无菌术的概念及组成,2、手术人员及手术区域的术前准备。 难点:1、灭菌法与消毒法两者的区别。2、洗手、穿衣戴手套、消毒铺巾。 三、教学方法设计:采用临床病例及由未按无菌操作所引起的感染病例为例来引出无菌技术在外科操作中的重要性,然后展开教学内容,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使授课内容生动具体,方便记忆,使同学们更易理解掌握。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首先补充讲授无菌术的发展简史,介绍本技术创建的关键人物和时间以及重大贡献,给学生建立感

5、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7分钟)概念及组成(重点,按大纲要求掌握。5分钟) 无菌术: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无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应用方法范围 (举例说明。 5分钟)应用灭菌的物理方法有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用物理的方法(高温等)能把应用于手术区域或伤口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彻底消灭掉。手术器械和应用物品如手术衣、布单,都可用高温灭菌、电离副射用于药物的制备过程及一次性用物、注射器

6、及缝线的灭菌,紫外线用于室内空气灭菌。有些化学品如甲醛、环氧乙烷及戊二醛等也可消灭一切微生物。应用化学方法还可用于*些特殊手术器械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和臂的消毒以及手术室的空气消毒,*些药液的蒸气(如甲醛)可渗入纸张、衣料和被服而发挥灭菌作用。 第一节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常用的5种方法及灭菌条件。33分钟) 一、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消毒法 (一)高压蒸气法 能杀灭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微生物。由一个具有2层壁的耐高压的锅炉构成。清毒室内、蒸气产生高压高温而发挥灭菌作用。 灭菌器压力104137.3kPa。温度达121126。 维持30。 下排式高压蒸气灭菌器 预真空

7、式蒸气 170kPa。132。46分钟达到灭菌效果。先抽吸灭菌器内的空气使其呈真空状态,然后由真空供气室将蒸气直接输入。 注意事项: 包裹大小适中。包扎不宜过紧,体积上限40cm30cm30cm包裹排列不宜过密 预置包内、包外灭菌指示纸带(以前同硫磺)粉末溶化为达到标准。 易燃、易爆物品如碘仿、苯类禁用 瓶装液体灭菌,用纱布包扎瓶口。如同橡皮塞,应插针头排气 已灭菌物品要标明日期,与未灭菌物品分开放置 高压灭菌器由本人负责 高压蒸气灭菌适用对象:同于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制品等。 (二)煮沸法:有未用的煮沸灭菌器、铝锡或不锈钢锅也可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 煮沸

8、100,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杀灭,带芽胞的细菌需煮沸1小时以上并持续1520分钟。 高原地区可用压力锅,海拔每增长率高300M,灭菌时间延长2分钟。压力锅的蒸气压一般为127.5kPa,124,10分钟。 注意事项:物品必须完全浸泡在沸水中 缝线和橡胶类应于水煮沸后放入,持续10分钟取出 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放入冷水中逐渐煮沸,以免遇骤热而爆裂,玻璃注射器应将内芯拔出,分别用纱布包好。 煮沸器锅盖应盖上,保持沸水温度灭菌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若中途放入其它物品,则灭菌时间应重新计算 (三)火烧:容器内倒入95%酒精少许,点火直接燃烧,同于金属器械 (四)药液浸泡:适用于锐昨器械,内

9、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 12%中性戊二醛水溶液,消毒时浸泡30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同于刀片,剪刀,缝针及显微器械的消毒。 210%甲醛溶夜,浸泡2030分钟,适用于输尿管导管等树脂类,塑料类以及有机玻璃制品的消毒。 370%酒精,30分钟,用途与戊二醛相同。 41:1000苯扎溴铵(新浩尔尤)溶液,浸泡30分钟,适用于刀片、剪刀及塑料的消毒。51:1000氯已定(洗必泰)溶液,浸泡30分钟。 注意事项: 浸泡前,器械应去污、擦净油脂;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溶液内;剪刀等有轴节的器械,消毒时应把轴节张开、管、瓶类物品的内面应浸泡在消毒液内;使用前,需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消毒药液冲洗干净。

10、 (五)甲醛蒸气雾蒸法: 有蒸格的容器内,在下方放一量杯,每0.01m3加高镜酸 10g+40%甲醛4ml,1小时消毒,612小时灭菌。 清洁、保管和处理:金属器械、玻璃、搪瓷等物品,使用后用清水洗兆,特别需注意沟、槽、轴节等处去污;导管均注意冲洗内腔。凡属绿脓杆菌感染、破伤风或气性坏疸伤口或乙肝抗原阳性病人,所用物品应尽量选用1次性物品,用后即焚烧,以免交叉感染。金属物品洗兆后置于20%碘附原液中浸泡1小时。 (休息10分钟) 第2节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要求掌握,20分钟) (一)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换穿清洁拖鞋、衣裤,带好帽子和口罩,剪短指甲。手、臂部有破损及化脓感

11、染时,不能参加手术 。 2手臂消毒法 肥皂水刷手法(重点) 肥皂洗手,再用无菌毛刷蘸浓肥皂水刷洗手和臂,从指尖到肘上10cm,两手交替。手指朝上时朝下,清水冲洗,共3遍,约10分钟,无菌毛巾从手到肘擦干。 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酒精中5分钟,到肘上6cm。 用苯扎溴胺代替酒精,刷手时间约5分钟。 洗手消毒完毕,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 碘尔康刷手法(重点) 肥皂水刷洗手,前臂至肘上10cm,3分钟,清水冲净,用无菌巾擦干,用浸递0.5%碘尔康的纱布涂擦手及前臂1遍,稍干后穿手术衣和戴手套。 灭菌王刷手法(重点) 灭菌王是不含碘的高效复合型消毒液。清水冲洗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后,用无菌刷

12、蘸灭菌王溶液35ml,刷手和前臂3分钟,流水冲净,用无菌纱布擦干,再用含灭菌王的纱布涂擦手及前臂。 碘附刷手法(重点) 肥皂水刷洗双手、前壁至肘上10cm 2遍,共5分钟,清水冲洗,用无菌纱布擦干,用含0.5%碘附的纱布涂擦手和前壁2遍。 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的方法 穿无菌衣(见图2-2) 戴无菌手套 戴干手套法戴湿手套法(二)病人手术区的准备 目的是清灭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先用2.5% 3%碘酊涂擦皮肤,待碘酊干后,用70%的酒精涂擦2遍,将碘酊擦净。用0.5%碘尔康或1:1000苯扎溴铵涂擦2遍。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可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75%吡咯

13、烷酮碘消毒,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用70%酒精涂擦2遍。 手术区的消毒原则(掌握) 手术部位的消毒范围(了解) 第 三 节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熟悉,15分钟) 1。手术人员手术中手不能接触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这些区域属于有菌地带。手也不能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 2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缘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手套破损或污染应更换 。 4。前臂及肘部污染应更换手术衣 5。布单湿透应加盖干的无菌单同侧手术人员调换位置,应先后退再转身 6。术前清点器械、敷料,术后仔细核对 7。切口边缘应遮盖或贴无菌薄膜作皮肤切口及缝合皮肤前,用70%

14、的酒精 再涂擦皮肤1次切开空腔脏器,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 8。参观人员不可太近或站得太高 9。不可经常走动术中不应开窗通风或用电扇吹向手术台 第四节 手术室的管理(了解,15分钟) 1先作无菌手术,后作污染或感染手术; 2手术完毕后,应彻底擦拭地面,消除污物,敷料和杂物; 3每周大扫除1次; 4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通常用乳酸消毒法:100m3空间用80%乳酸12ml,加热蒸发后,紧完备门窗30分钟后再打开通风。或用苍术的酒精浸剂代替乳酸烟薰,封闭4小时;5绿脓杆菌感染手术后,先用乳酸空气消毒,扫除后,用1:1000苯扎溴铵揩洗室内物品,开窗通风1小时; 6破伤风、气性坏疸术后,用40%甲醛消毒手

15、术室; 7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病人术后,地面或手术台可撒布0.1%次氧酸钠水溶液,30分钟后清扫和清拭,或用5%碘附清拭。 8紫外线消毒手术室空气。 9患急性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手术室。 10凡进入手术室人员,须换上手术室清洁鞋帽,衣裤和口罩。参观人员不得超过2人。六、小结: 通过授课使学生对外科学的范畴、内容基本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外科学有初步了解。 七、课外作业:思考题 1 无菌术的概念. 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3常见的几种灭菌法及灭菌条件. 八、教学体会:1、学生课堂秩序稳定,兴趣浓厚。 2、本章节无实质性临床疾病的讲述,学生普遍爱听实例。以实物图片辅助教学使内更形象生动,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复习体液、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 2、熟悉各型缺水、低血钾症和高血钾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3、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