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资料(整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68644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资料(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复习资料(整理)课内阅读带的为重点篇目.观潮1.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2.潮来时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抓住了来潮时是(声音)、(样子)、(气势)等特点来进行描写的。具体看作业本。.鸟的天堂一、课内阅读鸟的天堂的作者是(巴金)。课文记述了作者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清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与赞美!)作者在看到大榕树后,发出了感叹之语:(这美丽的南国的树)。3文中前四次出现“鸟的天堂”都加引号,是因为(鸟的天堂是指的大榕树,把大榕树夸张成鸟的天堂,作者引用别人的话)

2、,最后一次没有加引号是因为(作者亲眼看见许许多多鸟在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真像天堂一样)。 4、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5、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两个“到处”,说鸟的数量多。 ).古诗两首一、解释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不知道庐山的真样子,是因为自己在山里面,只能看到一部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译:不要笑农民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总能用足够的东西招待客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译:走过了一座座山,一条条河,以为没有路,在前面

3、看到一簇簇花,一棵棵树,就知道前面又有村子了。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译: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二、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现在用来形容(遇到困难时要增强信心,往往看似无望,经过努力,就会出现新的转机。)3、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应该用那句诗句来形容? (横看成岭侧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三、悟理:1.题西林壁让我们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结果是不同的,我们要全面看事情。6.爬山虎的脚一

4、、理清思路1.爬山虎的生长地方2.叶子的特点3.脚的特点:(1)脚的样子(2)脚是怎么爬的(3)脚和墙的关系二、通过课文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答: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样子(六七根细丝),并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颜色是(嫩红的),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答: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绿得新鲜,看着舒服,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7、蟋

5、蟀的住宅1、这篇课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2、蟋蟀的住宅有以下特点: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主要从 “朝着阳光的堤岸,青草丛中隐藏着,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这就是蟋蟀的平台”这些句子知道的)还有娱乐功能(从“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知道的)。住宅内部特点是: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干燥。(从第二自然段知道的)。3、重点段落和句子的理解。(1)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他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6、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他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他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他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问题一:这句话“随遇而安”指什么? “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问题二:从哪里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这是法布尔发现的蟋蟀与别的昆虫的不同之处。这句话也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

7、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手法)(3)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因为蟋蟀的工具很柔弱,但靠自己“慎重地选择住址”“一点一点挖掘”,造出的巢穴却很了不起,所以说是伟大的工程。9、巨人的花园1.本文显著特点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巨人回来前后(花园情景)的对比;拆围墙前后(巨人态度、感觉)的对比。2.这篇课文让我们懂得(快乐要与大家分享)。3.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任性”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指待人冷淡苛刻。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是因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自己独

8、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4、巨人为什么要感谢孩子呢?答:孩子使他明白:快乐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10、幸福是什么一、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情。) 二、义务-尽自己的责任。11、去年的树1.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故事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2.这篇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友谊,遵守诺言)。3.鸟儿睁大眼睛对着灯火看了一会。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就飞走了。(1)两句话中都有“看”,鸟儿没看见朋友,只看见了(灯火),第一个“看”,鸟儿仿佛在说:“(朋友,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

9、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无论”用来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这句话用“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与“任凭也”意思相近。1、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比喻,把( )比作( )包含着作者对猫的( )之情。2、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拟人)把小猫当作小孩来写,表现了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洋溢着对小猫的(宽容怜爱)之情。3、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反问句突出了猫贪玩的特点,并与它的老实、尽职形成(对比)

10、,突出猫的性格(古怪)。16.母鸡1.作者是(老舍),本文通过(描写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2.作者对母鸡的感情由(讨厌)转变为(尊敬)。3.“我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是(作者看到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为母爱感动)。日积月累望子成龙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来龙去脉 :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群龙无首: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调虎离山: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骑虎难下: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

11、两难的境地。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汗马功劳: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呆若木鸡: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胆小如鼠:形容非常胆小。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计划。杏林春满:赞扬医术高明。猫文段选读一 猫的性(xng xin)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12、。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它屏(bng ping)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zeng cng)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得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mn men)。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

13、,它也一声不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一)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2、我会写出下面的近义词。古怪(奇怪) 暖和(温暖) 尽职( 尽力 )3、第一自然段是围绕 ( ) 这句话写的。4、“古怪”的意思是 :奇怪,和一般情况不一样,使人诧异。 5、第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猫 的喜爱之情 6、用加点的字造句。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你若是自己不努力,无论父母和老师多辛苦,你也不会成材的。)7、课文描写猫高兴时的样子,表现为(温柔可亲、踩印梅花,叫唤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打呼噜解闷):(用文段中的词

14、语归纳)8、文章很大篇幅体现了人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猫对主人有没有感情?哪里体现出来?请用横线把它画出来。答:猫对主人也很有感情。具体体现在: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二)1.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1)猫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2) “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 )2、请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1)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2)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4.我能照样子写象声词。

15、咕噜咕噜:()、()、()。5.“古怪”的意思是( ),作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出猫的古怪的。说猫既()又();既()又();既()又()。表面看起来作者是( )猫的,其实是表达了对猫的( )之情。文段阅读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到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1、这段话写刚满月的小猫,它的特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