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桥面系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68639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梁桥面系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路桥梁桥面系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路桥梁桥面系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路桥梁桥面系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路桥梁桥面系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桥梁桥面系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梁桥面系施工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面系施工专项方案、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湖北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第 X合同段,起讫桩号为XXX全长xxxkm 途经谷城县XXXX我标段共有20米T梁桥3座,30米T梁桥7座,其中包含特大桥一座, 大桥9座,铺装共54联,全长3.62Km,其中左幅3.64Km,右幅3.60Km。二、施工总体部署1、工期目标:计划2011年9月上旬开工,2012年10月上旬全部完工。2、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8%以上,争创精品工程。3、 安全目标:事故频率控制在 3%。以内,事故费率控制在1.5 %。以内,无重大安全事 故发生。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施工工艺流程:横隔板现浇段钢筋和模

2、板的加工、安装一横隔板现浇段混凝土浇筑一 穿负弯矩钢绞线一墩顶现浇连续段钢筋和模板的加工、安装一墩顶现浇连续段混凝土浇筑 桥面翼缘板湿接缝钢筋和模板的加工、安装一桥面翼缘板湿接缝混凝土浇筑一负弯矩预 应力钢绞线张拉、压浆一桥面现浇层钢筋和模板的加工、安装一桥面混凝土浇筑一防撞护 栏钢筋和模板的加工、安装一防撞护栏混凝土浇筑一桥面附属设施施工1、横隔板现浇段的施工1.1待T梁架设完成后,及时焊接接缝和连续段的连接主筋,测量队要及时测定各点 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2在钢筋集中加工场对横隔板现浇段钢筋进行下料,然后运输至现场,施工人员站 在吊篮上对横隔板现浇段的钢筋进行绑扎和焊接,绑扎和焊接的搭

3、接长度要符合设计和规 范要求。1.3横隔板现浇段模板采用竹胶板,底模采用拉杆吊于梁顶砼面上,侧模通过纵向对 穿上下两排拉杆贴合在T梁横隔板上,注意密封,以防漏浆。1.4模板安装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在 集中拌合站拌合,再用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放料至手推车内,然后由人工运输至浇筑部 位,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尽量采用小的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尽量避免触及钢 筋和模板,所有振捣时间的控制均以砼不再下沉且砼表面不再泛浆为止。浇筑完成后,应 及时洒水覆盖养生。2、穿负弯矩钢绞线先根据设计图纸,在集中加工场对钢绞线进行准确下料,然后运输至现场,穿束前, 先对墩顶

4、现浇连续段的波纹管(波纹管内径为 55mm对应连接,并在墩顶波纹管连接处 用透明胶带缠紧,检查其密封性,确保无空隙,以防浇墩顶连续段漏浆,堵塞管道,影响 钢绞线的张拉和管道压浆。穿束时,采用吊篮 (见下图及附图)辅助施工,单根钢束用人工 从一端向另一端顶进,穿束后检查预应力钢绞线外露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墩顶现浇连续段施工3.1安装底模及永久性支座将永久支座(板式或橡胶支座)安装于墩顶支座垫石上,放好后,在永久性支座外周 围安装底模,永久性支座与底模间缝隙用胶布或者泡沫剂密封,严防漏浆。底模采用竹胶板,模板顶部比支座稍高 2mm底模下垫方木和木锲支撑,对永久性支 座与模板重合部分,模板按照

5、支座尺寸精确切除预留口,在模板与支座之间的缝隙用胶布 或者泡沫剂密封,防止漏浆。底模安装好后,在底模上喷撒一层水泥浆,防止焊渣烧坏模 板。3.2钢筋的安装钢筋在绑扎前,T梁梁端预留钢筋必须调直、除锈,需要焊接的焊缝必须满足设计要 求,对锚头进一步清理检查,清除压浆后留下的残液和松散混凝土块。钢筋的制作在钢筋加工场下料、调直,现场焊接,钢筋的尺寸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 行制作,钢筋的搭接长度双面焊不小于 5d,单面焊不小于10d,焊缝要求饱满、平整、无 砂眼、无焊皮,焊条采用T502型焊条。纵向连接钢板的焊缝长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所 有钢筋绑扎和焊接都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安装完成后,由现场质检员自

6、检,自检合格后 再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即可安装侧模模板。3.3安装侧模侧模采用经加工制成与桥梁边板同形状的竹胶板,以便于与梁体混凝土接缝平顺,安 装侧模用专用的吊箍,方便人工操作,模板用pvc管套钢筋对穿模板加固,防止爆模。3.4混凝土浇筑连续段采用C50砼,浇筑前,必须再次仔细检查浇筑部位处负弯矩波纹管的接头是否 用胶带包裹严实,模板是否牢固。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至现场,倒退溜入模,人工控制入模位置和入模 速度。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 30cm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尽量采 用小的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不得触及波纹管,所有振捣时间的控制均以砼不再下沉且砼表

7、面不再泛浆为止。浇筑每段砼在抹面时,应注意控制砼顶面平整度。浇筑完成定浆后,应及时收浆、抹 面,并控制好砼顶面平整度,做好拉毛处理,同时要洒水、覆盖养生。4、湿接缝的施工湿接缝分两次施工,施工前,先在齿板部位预留70X80cm的张拉口,待张拉压浆完成后,再进行预留张拉口处的湿接缝施工。湿接缝钢筋绑扎时,要把预制梁翼缘板处的混凝土凿毛,环筋与预制梁钢筋搭接部位 采用点焊进行连接,每个环筋自行封闭处必须焊接,焊接要牢固,然后穿纵向钢筋。湿接缝模板采用宽度87cm竹胶板(湿接缝宽度70cm,两边各搭接8.5cm),纵向背楞用 5*5cm方木,间距37cm纵向背楞为5*5cm方木,沿T梁翼板底湿接缝位

8、置吊放带肋竹胶 板作为湿接缝的底模,通过粗铁丝 30c m的间距吊于板顶砼上,经检查牢固后方可浇筑混 凝土。湿接缝采用C50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然后采用自卸小车将 砼水平运输至待浇筑砼部位,必要时采用手推车配合。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振捣要均匀 密实,要防止漏振、过振,要保证层与层之间的联结。混凝土在浇筑完毕达到终凝后,应洒水养生,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在 夏季气温较高时,混凝土表面应加以覆盖。混凝土在拆模时应注意模板碰撞混凝土表面, 防止发生掉块、掉角或擦伤混凝土表面现象。模板拆除完毕后,应通知现场监理工程师到 场检查,未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擅自对混凝土进行

9、修补。拆模时桥下应设专职安全 员,防止模板坠落造成人员伤害。5、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压浆当墩顶现浇连续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85皿龄期不低于7天后,方可进行负弯矩的张拉。张拉采用120吨千斤顶整束张拉,整桥从边联向中联顺序张拉,每联张 拉从边跨向中跨张拉,每一个连续段采用两端对称、均匀张拉,应力、应变双控。采用图纸设计要求的锚具(20mT梁采用15-3、15-4锚具,30mT梁采用15-5锚具), 锚具由夹片、锚板、锚垫板(喇叭管)、螺旋筋构成。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配套使用, 并应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对长期不使用的张拉机具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校验。 使用期间的校验期限应视机具设备

10、的情况确定,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弹簧测力计的校验期限不宜超过 2个月。张拉要点:尽量减少预应力筋与孔道摩擦,以免造成过大的应力损失或使构件出现裂 缝和翘曲变形。采用应力和应变(伸长量)双控法进行张拉,张拉时,两端千斤顶升降速 度应大致相等。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并由专人指挥,两端操作人员要同时报告油压和 量测的伸长值,保证两端张拉的速度一致。张拉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C。张拉完毕后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封锚。5.1负弯矩钢绞线张拉5.1.1张拉准备工作千斤顶采用120T的大顶,千斤顶和油压表配套标定后,将张拉支架、油泵、油表等 张拉设备置

11、于桥面上,千斤顶吊于支架上,由人工站在吊箍上操作手拉葫芦调节、安装千 斤顶。张拉前检查墩顶现浇连续段混凝土强度,检查钢束、锚具、夹片、限位板的尺寸和 位置等。5.1.2负弯矩张拉预应力筋伸长值的计算与要求:预应力筋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应以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应控制在 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 调整后,再继续进行张拉。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及实际伸长值的量测方法如下:5.1.2.1后张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及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 L =P x L/(Ag x Eg)P=p-X1 e kl + u ?/(kL+ u ?)考虑了孔道曲

12、线及局部偏差的摩阻影响。当为直线孔道及不考虑局部偏差的摩阻影响时,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可简化如下: L=P/ (KAgX Eg) (I-e-kl)当孔道为直线且无局部偏差的摩阻时,P=P,可简化为: L=PX L/Ay X Eg5.121.1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Eg)取值是否正确,对理论伸长值的影响较大,据 设计单位的测试资料表明,一般取 Eg=1.95X105Mpa较妥。5.121.2预应力筋的张拉力P按下式计算P=c kX AgX nx 1/1000 Xb5.1.2.2实际伸长值的量测及计算方法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先调整到初应力 S 0(般可取控制应力的10%再开始张拉和量 测伸长值。实际伸长

13、值除张拉时量测的伸长值,对于后张拉尚应扣除混凝土结构在张拉过 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实际伸长值总量 L=A L1+ L2- C5.1.2.3张拉程序O 10%(r k 100%(r k (持荷 2min 锚固)ck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在内);两端同时张拉时,两端千斤顶升降 压、画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应一致;梁的竖向预应力筋可一次张拉到控制应力,然后 持荷2min后测伸长值和锚固;预应力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5.1.2.4防止滑丝和断丝在张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引起预应力筋断丝或滑丝,使预应力筋受力不均,甚 至使构件不能建立足够的预应力。因此需要限制预应力筋的断丝和滑丝

14、数量,为此要做好 以下工作:5.1.2.4.1加强对设备、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检查 千斤顶和油表需按时进行校正,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误差不超过规定,千斤 顶的限位板尺寸应正确,没有磨损沟槽和污物以免影响张拉和推顶。 锚具尺寸应正确,保证加工精度。锚环、夹片应逐个地进行检查,有同符号误差的 应配套使用。工作锚的大小两孔和夹片的粗细两端,都只允许同时出现正误差或同时出现 负误差,以保证准确度。 夹片应保证规定的硬度值,当夹片硬度不足或不均,张拉后有可能产生内缩过大甚 至滑丝。为防止夹片端部损伤钢丝,夹片头上的导角应做成圆弧。 工作锚不得有内部缺陷,应逐个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做送外委试验,防止因为太软

15、 或刚度不够引起夹片内缩超量。 预应力筋使用前应按规定检查:钢绞线截面要圆,粗细、强度、硬度要均匀;清除 钢绞线表面的油污锈蚀,使钢绞线正常张拉。 锚具安装位置要准确:锚垫板承压面,工作锚、对中套管等的安装面必须与孔道中 心线垂直;锚具中心线必须与孔道中心线重合。5.1.242严格执行张拉工艺防止滑丝、断丝 垫板承压面与孔道中线不垂直时,应当在锚圈下垫薄钢板调整垂直度。 锚具在使用前须先清除杂物,刷去油污。 锚具上安装的夹片其打紧程度务求一致。 千斤顶送油、回油工序一般均应缓慢平稳进行。特别是要避免大缸回油过猛,产生 较大的冲击振动,发生滑丝。 张拉操作要按规定进行,防止钢绞线受力超限发生拉断事故。5.1.2.4.3滑丝与断丝的处理滑丝与断丝现象发生在顶锚以后,可采用以下方法:绞线束放松。将千斤顶按张拉状态装好,并将钢绞线在工具锚内夹紧。一端张拉,当 钢绞线受力伸长时,夹片稍被带出。这时立即用钢钎卡住夹片螺纹(钢钎可用直径5mm勺钢绞线、端部磨尖制成,长20mnr30 mr)然后主缸缓慢回油,钢绞线内缩,夹片因被卡 住而不能与钢绞线同时内缩。主缸再次进油,张拉钢绞线,夹片又被带出。再用钢钎卡住, 并使主缸回油,如此反复进行至夹片退出为止。再拉出钢绞线束更换新的钢绞线束和锚具。5.2孔道压浆待张拉完成后,即可进行孔道的压浆。压浆采用真空压浆。5.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