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68299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必要的化学、化工工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及应用技能的,适应化工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必须拿到大专文凭,并尽可能拿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人才培养规格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人才培养规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在掌握基础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学习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工艺过程、化学反应工程、工业分析检测及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必要的基本理

2、论知识,熟练掌握化学工业过程的基本操作及工业分析检测的基本技能。(二)知识结构1初步掌握数学、物理、英语、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化工工艺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工业分析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3掌握化工工艺过程中简单的设计方法;4具有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三)能力结构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下列能力:1基础能力(1)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具有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4)具有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5)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以及依法办事的自觉性。2. 专业基

3、本技能(1)具有化工原料及产品检验的基本操作技能;(2)具备化工生产原理及相关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3)具有娴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4)具有生产技术、设备运行及设计基本技能。3专业能力(1)具备从事化工生产、生产管理(含质量管理)、技术上指导生产的能力;(2)具备从事工业分析(含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化工原料及产品的各项检测的能力;(3)具备一定的化工工艺设计能力;(4)具备使用和简单的维护、保养设备、仪器的能力;(5)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6)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7)具备应用已学到知识的能力和在实践中自行获得知识的能力;(8)具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

4、、环境保护基本意识。(四)素质结构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2. 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3.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5. 具有良好的人际公共关系。三、主要课程基础化学及实验、化工制图、物理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 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无机工艺及实验等。 四、招生对象与学制1学制:三年。2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五、课程设置课程总学时数为:3079学时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四种类型。(一)公共必修课主修政治思想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大学语文等基本理论知识,学时数

5、为759学时,占总学时数的24.6%。(二)专业必修课主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基础化学及实验、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机械与设备、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无机工艺等,学时数为1996学时,占总学时数的64.8%。(该类型课程中设有化工设备设计1.5周,化工单元设计1.5周,金工实训2周,生产认识实习2周均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利用周六、周日及其它课外时间进行)(三)专业限选课开设煤化学及实验、煤化工工艺、化工环保及实验、分离工程、有机工艺、企业管理等课程,要求最低修满180学时,占总学时数的5.8%。(四)公共选修课为全校性公共任选课,学时数为

6、14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4.8%。附表一:公共必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二:专业必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三: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设置了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校内实验实训、金工实训、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具体安排见附表四。七、学分及学时分配本专业学生学制为三年,共开设六学期课程,有效课时周数为:第一学期16周,其它五学期各18周。社会实践每周按9学时、1学分计算。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每周按27学时、1学分计算。课程结构及学时分配如下:总学时数为3175学时,其中理论教学环节占总学时数的68.4%,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

7、时数的31.6%,总学分数为155。具体安排见附表五。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各类课程结构比例表(附表五)课程类别应修学分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备 注公共必修课4775924.6%专业必修课89199664.8%专业限选课101805.8%公共选修课81444.8%合 计1553175100%八、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修完本计划规定的公共必修课48学分,专业必修课89学分,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一组专业限选课,取得不少于10学分,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修部分公共任选课不少于8学分,总学分达到155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具体安排见附表六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学分要求(附表六)课程类别门数

8、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占课内学分比例说明公共必修课124730.3%35.9%专业必修课136642.6%50.4%专业限选课2106.4%7.6%公共选修课485.2%6.1%实践环节42415.5%/合 计35155100%100%九、教学计划修订说明(一)计划修订的依据本计划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全面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行修订。培养具有必要的化学、化工工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及

9、应用技能的,适应化工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二)计划的特点1本教学计划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力求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2本教学计划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进行修订。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应力争培养学生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本教学计划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

10、程,力求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4本教学计划始终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三)计划的执行本计划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实际教学允许有不超过本计划10%的上下活动范围,但需要按照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计划管理规程履行相关审批手续。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所开设的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允许某些调整,但需要按照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计划管理规程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为了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实施本计划的同时,还要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政治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 82 -2005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公共必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附

11、表一)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总学分总学时学分/学时分配开课学期和周时数考核形式备注学分学时理论实验实践第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考查考试专业必修课12003104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23223232212003105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5435454312003106毛泽东思想概论23623636212003107法律基础12812828212003108马克思主义哲学35435454303003101大学英语(一)1424446464403003102大学英语(二)47272403003103大学英语(三)47272403003104大学英语(四)2363621100310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上机610861087236414003101A体育(一)1010446868214003101B体育(一)214003102体育(二)43636214003103体育(三)232003101社会实践1919901003103普通话训练11811899过级31003101军事训练2362361818231003104大学生就业指导23623618182合 计477594775966936541013845公共必修课占总学时数的比例24.6(其中:理论21.7% 实践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