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682044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试述公公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要素及其重要设计原则?(一)公共建筑总体的环境布局的基本要素有建筑群体、附属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 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二)道路系统的设计原则:面临干道或人流较多的部位,有些建筑的主出入口宜设在次 干道上,主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口的距离三70m,主出入口还应与建筑出入口方便联 系。内部道路的组织安排:建筑各出入口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当建筑沿街长度超过 120m时,需要在适当位置设有消防车道,宽4m、高层建筑联系内院与外部街道的 人行道之间的距离不能80m。(三)场地:开敞场地(集散广场):1)剧院、会堂、体育馆、车站的集散广场要注意

2、交通组织。 2)旅馆、饭店、商店的集散广场要注意布局紧凑。 3)医院、学校、图 书馆的集散广场要注意绿化隔离。交叉路口将建筑后退以形成广场。 活动场地:应靠近主体建筑出入口,与绿化,道路,建筑小品,围墙等组成有机 整体。 停车场地:靠近入口,不妨碍交通,位于主体建筑的一侧或后侧,不影响环境的 完整性与艺术性。自行车停车场应顺应人流方向,靠近建筑。 服务性院落应隐蔽,设有单独出入口。(四)绿化: 1)在建筑的室外空间组合中,绿化系统对于美化环境的作用比较突出,当考 虑绿化时,应尽量根据原有的条件,结合总体布局的构思创意,选择合适的绿化形 成。 2)规则:有一定对称性的绿化布局能够创造出严谨对称、

3、肃穆庄重的气氛;而 采用小巧的庭院,运用绿化、水池、柱廊、假山亭子及建筑小品等手法可以创造出 开朗欢快的气氛。(五)绿化环境布局中,应依照公共建筑的不同性质,结合室外空间的构思意境,常以各种装饰性的建筑小品,突出室外空间环境构图中的某些重点,起到强调主体建筑,丰 富空间艺术的作用。小品包括:灯柱,花架,水池重点布置在主要出入口、广场 中心、绿化焦点。巧于借用,精在体宜:正确的因借关系或者说利用环境的正确途径,乃是充分考虑公共建筑本身的基础上, 运用周围的自然环境景观的特点,使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打到水乳交融、有机联系 的境界。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个公共建筑的分散布局(在

4、 特定的条件下如地形特点或建筑的性质):如医疗建筑,交通建筑,博览建筑,游览 建筑二是公共建筑群组团或形成中心:如城市的行政中心或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展览 中心,娱乐中心,服务中心,以及居住中心。在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可以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一是从建筑的使用性质 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广场道路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 组织,是总体空间环境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二是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的环境及规划特点, 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进空间 环境。三是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

5、以及取得多 样同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2. 论述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划分(举例)以及各部分的设计原则? (一)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可以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二)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要求:1、房间的面积,形状与尺寸要满足使用要求 2、门窗的 大小和位置要考虑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的要求3、房间的结构构造合理施工 方便,材料复合建筑标准。4、室内空间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1、是以费高度、宽度和形状 2、流线简单明确,对人流起明确 的导向作用 3、良好的采光照明,重视安全防火等问题。门窗在平面中的布置: 门窗的最小宽度是由通过人流多少,

6、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当门的狂度大于1000 时采用 双扇门。当房间容纳的人数多于50或面积大于60 时需要有两个门(托儿所幼儿园除外),房间内 最远的饿一点到门口的距离不超过14米、并且人数不超过80人也可以设置一个向外开启的 大门,宽度不小于1400。大型公共空间的门的总宽度为600/100人。外开门。门窗的大小与位置:(采光面积比=窗面积/房间面积)绘画 制图画廊 1:3-1:5阅览 实验室 1:4-1:6办公 会议 1:6-1:8观众厅 盥洗 厕所 1:8-1:10走廊 楼梯间 1:10 以下窗的大小和位置应有利于形成穿堂风交通联系部分可以分为水平交通联系 垂直交通联系 枢纽交通 水平

7、交通空间:完全为交通联系需要而设置的过道和通廊单股人流通行宽度550-600.最低宽度1100.一般在1500以上。 过道的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范及空间感受来确定的: 适当缩小使用空间加大进深;充分利用走到尽端作为较大的房间;或在尽端安排辅助楼梯等 措施,皆能达到布局紧凑,缩短通道的目的。垂直交通空间:楼梯 电梯 自动扶梯 坡道楼梯踏步的连续级数3 W级数18楼梯的坡度 25-45之间 30比较实用2h+b=600-620楼梯的宽度应三1100两股人流 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900公共建筑中防火疏散需要至少设置两部楼梯坡道:1:8-1:12枢纽交通空间 考虑到人流集散、方向的转换、空

8、间的过渡以及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需要设置门厅、过 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和空间过渡的作用。公共空间的主要入口部分是空间组合的咽 喉要道,即是人流汇集的场所,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方面的要求 二是精神方面 的要求。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于疏散; 一般公共建筑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基本可以归纳为平面和立体两种方式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有连续的(医院 商店 旅馆)和集中的(影剧院 会堂 体育馆) 有的 建筑是属于这两者之间的 兼有连续和集中的特点(展览馆 学校建筑)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出入口合并设置:自上而下 方向一致 简化阶梯教室与相邻房间

9、的联系 但是容易造成人流交叉拥挤出入口分开设置:干扰小 疏散快 不混乱等优点 影剧院 会堂 人流疏散的特点: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中间休息的时间一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个公共建筑的分散布局(在特定的条件 下如地形特点或建筑的性质):如医疗建筑,交通建筑,博览建筑,游览建筑 二是公共建筑群组团或形成中心:如城市的行政中心或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娱 乐中心,服务中心,以及居住中心。在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可以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一是从建筑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 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广场道路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是总体空间环 境布局联系

10、方便,紧凑合理二是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的环境及规划特点,运用各种 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进空间环境。三是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及取得多样同一的 室外空间环境效果。论述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划分(举例)以及各部分的设计原则?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可以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要求:1、房间的面积,形状与尺寸要满足使用要求 2、门窗的大小和 位置要考虑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的要求 3、房间的结构构造合理施工方便 材料复合建筑标准。4、室内空间要考虑人们

11、的使用和审美要求。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1、是以费高度、宽度和形状 2、流线简单明确,对人流起明确 的导向作用 3、良好的采光照明,重视安全防火等问题。门窗在平面中的布置: 门窗的最小宽度是由通过人流多少,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当门的狂度大于1000 时采用 双扇门。当房间容纳的人数多于50或面积大于60 时需要有两个门(托儿所幼儿园除外),房间内 最远的饿一点到门口的距离不超过14米、并且人数不超过80人也可以设置一个向外开启的 大门,宽度不小于1400。大型公共空间的门的总宽度为600/100人。外开门。类别两个出入口袋形过道耐火一二级耐火一二级幼儿园托儿所2520医院3520学校352

12、2其他民用4022门窗的大小与位置:(采光面积比=窗面积/房间面积)绘画 制图画廊 1:3-1:5 阅览 实验室 1:4-1:6 办公 会议 1:6-1:8观众厅 盥洗 厕所 1:8-1:10走廊 楼梯间 1:10 以下窗的大小和位置应有利于形成穿堂风交通联系部分可以分为水平交通联系 垂直交通联系 枢纽交通 水平交通空间:完全为交通联系需要而设置的过道和通廊单股人流通行宽度550-600. 最低宽度1100.一般在1500 以上。过道的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范及空间感受来确定的:适当缩小使用空间加大进深;充分利用走到尽端作为较大的房间;或在尽端安排辅助楼梯等 措施,皆能达到布局紧凑

13、,缩短通道的目的。垂直交通空间:楼梯 电梯 自动扶梯 坡道 楼梯踏步的连续级数3 W级数18 楼梯的坡度25-45之间 30比较实用 2h+b=600-620楼梯的宽度应三1100两股人流 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 900公共建筑中防火疏散需要至少设置两部楼梯 坡道:1:8-1:12枢纽交通空间考虑到人流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需要设置门厅、过 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和空间过渡的作用。公共空间的主要入口部分是空间组合的咽 喉要道,即是人流汇集的场所,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方面的要求 二是精神方面 的要求。公共建筑

14、的人流聚集于疏散; 一般公共建筑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基本可以归纳为平面和立体两种方式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有连续的(医院 商店 旅馆)和集中的(影剧院 会堂 体育馆) 有的 建筑是属于这两者之间的 兼有连续和集中的特点(展览馆 学校建筑)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出入口合并设置:自上而下 方向一致 简化阶梯教室与相邻房间 的联系 但是容易造成人流交叉拥挤出入口分开设置:干扰小 疏散快 不混乱等优点影剧院 会堂 人流疏散的特点: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中间休息的时间一般较短 所以常要求入场口与散场口分开设置。体育建筑人流疏散特点:因为比赛场次大多不是连续的 所以出入口可以考虑合用,体育馆

15、 的席位常沿比赛场四周布置,故可以沿观众厅周围组织疏散。较大规模的体育馆可以考虑分 区入场,分区疏散,集中或分区设置出入口的方式。体育馆有集散人流大,疏散时间集中等特点,所以安排人流活动时 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口,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因而在组织安排人流上常采用平面与立 体两种方式的体系组织疏散。3、公共建筑有哪些常用的结构形式。试分析各自的特点? 公共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中主要类型:即混合结构(墙体承重结构), 框架结构和空间结构。特点:混合结构:当前我国在一般的公共建筑中所采用的混合结构形式,多以砖或石墙承重 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最为普遍。这种结构因受梁板经济跨度的制约,在平面布置上常形成 矩形网格承重墙的特点。所以对于那些房间不大,层数不高,且为一般标准的某些公共建筑, 例如学校、办公、医院等是比较适用的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定义:以钢筋混凝土或钢的梁柱连接的结构布置。特点;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割,维护作用。空间结构:适用于面积和体量都很大的空间(解决屋顶的荷载与自重)类型:排架结构(屋架结构) 悬索结构 空间薄壁结构(屋顶与结构合 二为一) 空间网架结构混合结构在进行建筑布局是应注意以下要求:1、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承重墙的布置应做到均匀交圈,并符合规范的规定。2、为了是墙体传力合理,在有楼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