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678751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春天》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编了4篇有关生命的课文,从而使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学会善待生命,热爱生命。触摸春天讲诉了盲童安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感受春天的美好这样的一个故事。编选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明白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增加语言积累。【设计理念】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

2、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以读为本,强化体验,激活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反复诵读、理解想象中与文本充分对话,做到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真正走进文本,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思想。【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前三年的学习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够较好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另外,学生缺乏对盲童生活方式的体验,他们很难真正体会盲童春天、对生活、对

3、生命的热爱,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创设情境,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认“畅、磕”等7个生字;会写“径、绊”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浓郁、流连”等词语。 2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它表现热爱生活的事例作品。方法目标 1.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会的方法理解字词。 2.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蕴含的道理。情感目标:1.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情操。【学习重点】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学习难点】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好,听我讲个故事,听后给这个故事加个合适的题目。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视力正常的人接连摔了几跤,而双目失明的人走起路来四平八稳。视力正常的人深感疑惑,于是问盲人:“为什么你看不见路却能够走得如此稳健,我看到路却不断摔跤呢?”盲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你有明亮的眼睛,而我什么也看不到。”视力正常的人一听更 加疑惑不解了。盲人

5、不慌不忙地接着说:“就是因为你拥有明亮的双眼,能看清楚远方,却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脚下,对于眼前坎坷的道路还没有看清楚就大步地走了过去,所以一不小心就被绊倒了。而我与你相反,因为看不到路,所以我全神贯注,将脚下的路探清楚后再踏出每一步,因此才走得很平稳,不会摔跤”。视力正常的人听了连连点头.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讲述一个双目失明的人的故事的,题目叫17触摸春天(板书课题,生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请说一说你们的疑问。(谁触摸春天?怎样触摸春天的?为什么要触摸春天?春天怎么触摸?)一、创设情境 点燃激情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假如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这篇课文的

6、感受,你会用哪个词?为什么会选这样一个词?其实安静创造的奇迹远不止这一个,这节课就让我们抓住“奇迹”这样一个词,细细地读读课文,找一找安静在触摸春天时都创造了哪些奇迹?画出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安静为什么会创造这些奇迹呢?可以在书做批注,一会儿来交流。(板书:找、画、读、想。)2.学生按要求细读理解课文。二、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字词或者哪些句子让你觉得神奇、不可思议?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2.“神奇的灵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先别告诉我,请同学们 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圈一圈,看一看,哪些词句在像你透露着答案。3.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

7、出标注: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画出不懂之处。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好,我们就读到这吧,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谁来说说安静在触摸春天时都创造了哪些奇迹? 1.“她走得磕磕绊绊” (1)说得真好,如果我们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走路时会是什么样子的?可安静却能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这的确是个奇迹。谁能读出这个奇迹?谁还想读? (2)安静为什么会创造这个奇迹呢?这个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你真会读书。安静在花丛中穿梭。你能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了不起。你能用穿梭说个句子吗? (3)一个盲女孩不是呆在家中,而是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穿梭,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女孩?让我们带着对安静

8、的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2热爱生活的安静还创造了什么奇迹?“她慢慢月季花”哪个词最能体现这是个奇迹?“极其准确”这分明不是一个盲人能做到的,但安静却做到了,这又是一个奇迹。谁能把这个奇迹读出来?谁再来读读,齐读。 3.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奇迹还在继续,谁找到了?“安静抓住了。”(1)安静会拢住蝴蝶,你想过吗?这太出意料了,哪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2)同学们,你们抓过蝴蝶吗?抓住了吗?说说你的经历。是呀,抓蝴蝶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都是不容易的,而一个盲女孩却做到了,所以作者说“真是一个奇迹”奇迹后面是什么标点?谁能读出这个奇迹。谁能读得更好?(3)安静为什么能拢住蝴蝶,创造

9、奇迹呢?对,这种神奇的灵性就是安静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吧!(4)这是安静第几次抓住蝴蝶,你从哪看出来的?此刻安静的心中经历着什么、体验着什么?来,让我们合拢双手,闭上眼睛,你就是安静,蝴蝶在你的手指间扑腾,让我们细细地体会吧!(范读)安静,你感受到了什么?想象为我们插上了翅膀,让我们飞进了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吧!(自读)谁想读?(男女分别读)。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吗?(生背、齐背)4.安静通过一只小小的蝴蝶,触摸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灵动,这个充满奇迹的女孩,还会有怎样的举动呢?快到文中找一找吧!“许久张望”“张望”是什么意思?明明看不见,为什

10、么还要张望呢?上帝为安静关闭了一扇门,就会在心中为她开启一扇窗,这是一扇心灵之窗。随着蝴蝶的飞舞,安静她张望到了什么呢?是啊,安静这个盲女孩,用心灵的眼睛张望到了多姿多彩的春天、张望到了整个缤纷世界,她的心随着蝴蝶飞翔的轨迹,感受到了飞翔的快乐、生活的美好。让我们带着体会再来读一读这段吧!5、站在一旁的作者被安静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谁找到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里的谁都包括哪些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让我们大声地读出这句话,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清安静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1.我能读句

11、子,按要求作答。(1)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请写下来。(2)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穿梭”的原意是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在这句中是指_。从“穿梭”“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些词语看出安静虽然是盲童,但是_。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她是个_。(3)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这样的道理”是指_。安静是怎样告诉“我”这样的道理的?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1课文非常感人,让我们再一次通

12、过课文走进安静的心灵,感受她内心多姿多彩的世界。 2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打动了作者,也触动了老师,让我想起了这样一群女孩。(播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她们都是聋哑人,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是他们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渴望,经过刻苦训练,终于用美伦美幻舞蹈千手观音带给世人艺术的享受,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用心灵感受音乐奇迹。 3同学们,看了这些,我想你一定有很多感悟,你想对自己或安静说点什么?拿出笔来写下来吧。4生汇报。 5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我们会无数次地面对困境,面对失败,当我们处在人生的低谷时,当幸运不再倦顾我们时,我们要大声地对自己说: 6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海伦凯勒吗?她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尽管命运这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她却用勤奋和乐观战胜命运,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她写的书,课后同学们读一读,我想对本单元后几课的学习也会大有帮助的。 请同学们记住: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们就会像安静一样创造奇迹,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就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