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675774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中药方剂药物构成及功用主治1、 四逆散:构成:柴胡6g 枳实破水渍炙干6g 芍药9 炙甘草6g功用:透邪解郁 疏肝理气主治:少阴病,四逆之症。或颏,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2、 生脉散:构成:人参10g 麦冬15g 五味子粒(6)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3、 四物汤构成:熟干地黄1g川芎g 白芍2g 当归g功用:补血活血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4、 补阳还五汤:构成:生黄芪12g 当归尾 赤芍6g 地龙3g

2、川芎g红花3g 桃仁3g功用: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后遗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萎废,小便频数,或尿频不禁,苔白脉缓5、 小柴胡汤:构成:柴胡12g 黄芩g 人参6 半夏9g 炙甘草 生姜9g 大枣4枚功用:和解少阳主治:(1)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血府逐瘀汤构成:桃仁1g 红花9g 当归9g 生地黄9川芎 赤芍6g 牛膝g 桔梗g 柴胡3 枳壳6g 甘草3g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

3、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心悸怔忡,或夜不能睡,夜寐不安,或暴躁易怒,或入暮潮热,或舌质暗红,舌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点,嘴唇黯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7、六味地黄丸构成:熟地黄24g 山茱萸2g干山药12 g 泽泻g 茯苓9g 丹皮9g功用: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痠软,头目弦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以及小儿囟门不和之症。或虚或火上炎而至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舌红少苔,脉细数。、银翘散构成:金银花9g 连翘9g 牛蒡子9g 苦桔梗6g薄荷6g鲜竹叶4g 荆芥5g 淡豆豉g 生甘草g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汗而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

4、,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9、五苓散构成:猪苓9 泽泻5g 白术9g 茯苓9 桂枝6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蓄水症,水湿内停,痰饮()外有表症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2)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症,(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晕,或短气而咳者。1、止嗽散构成:桔梗1kg 荆芥1g 紫菀1kg 百部kg 白前g 甘草37g 陈皮500g功用:宣肺利水 疏风止咳(每服9克,姜汤送下餐后、临睡服)主治:风邪犯肺症。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诸般咳嗽。中医外科常用中药外治方

5、剂1、太乙膏构成:玄参60g 白芷60g 归身6g 肉桂60g 赤芍60 大黄60 生地 60 土木鳖 6 阿魏g 轻粉2g 柳槐枝100段 血余炭30g 东丹1200g 乳香5 没药9 麻油250g。制法:上用清油00克,先下黄丹熬,用柳枝搅,又用憨儿葱7枝,先下1枝熬焦,再下一枝,葱尽为度,下火不住手搅,观冷热得所,人脑子等药搅匀,瓷器盛之。功用:消肿清火, 解毒生肌。合用于一切疮疡已溃或未溃者。清热解毒,活血散癣,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助肉新生。主治主治湿热郁结而致气血壅滞不通未溃或已溃的痈肿疮疡,疔毒流注,疥疮,湿疹等局部红肿热痛或搔痒不止,或肿势高凸,中有脓头,或有波动感,伴有恶寒发热

6、,口渴,舌白或黄,脉弦数等病症。同步,兼治溃脓后,疮面肉色灰白,流溢秽臭脓水,新肉不生,经久不愈之慢性病证。重要用于治疗急慢性皮肤化脓性感染、毛囊炎、疖、蜂窝组织炎、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多发性脓肿、湿疹、疥疮感染等多种皮肤感染性疾病。2、回阳玉龙膏构成:草乌90g(炒),南星0g(煨),军姜90g(煨),白芷3g(不见火),赤芍3g(煨),肉桂1.(研细末)。功用:温经活络、散寒化痰主治、外症初起,坚肿色淡、用于疮疡阴症发背,流注,鼓椎风,久损痛,冷痹,血风,风脚痛,石痈,妇人乳痛,痈肿无脓,肚痈。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等乳腺疾病3、冲和膏构成:紫荆皮10g、独活90、赤芍60、石菖

7、蒲45g 白芷30g研细末功用:疏风、消肿、活血祛寒,主治:疮疡阴阳不和,冷热相凝者4、红油膏构成:凡士林0g,九一丹g 东丹4.5g(制法:先将凡士林烊化,然后徐徐将两丹调入,和匀成膏。)功用:防腐生肌主治:溃疡不敛、以及烫伤、创伤等创面较大者。5、 生肌白玉膏构成:熟石膏9份 制炉甘石份(研末麻油调成高)功用:、润肤、生肌、收敛主治:用于溃疡腐肉已尽,疮口不敛者。6、 黄连膏构成:黄连9g 当归尾15g 生地30 黄柏g姜黄g 麻油360 黄蜡120功用:润燥、清热、解毒、止痛。主治:用于疮疡阳性者,肺经壅热,上攻鼻窍,聚而不散,致生鼻疮,干燥肿疼,皮肤湿疹,红肿热疮,水火烫伤,乳头碎痛。

8、7、 生肌玉红膏构成:甘草36g、白芷1、当归0g、紫草6g、虫白蜡60g、血竭g、轻粉12麻油0g功用:活血祛瘀、解毒镇痛、润肤生肌主治:用于疮疡溃后脓水将尽、烫伤、肉芽生长缓慢者。8、 黑布膏构成:黑醋20,五倍子78g,蜈蚣条,蜂蜜18功用:收敛,止痒,止痛。主治:疮疡、创伤、烧伤瘢痕9、 金黄散构成:姜黄2500g、大黄00g、黄柏2500g、苍术1000g、厚朴100g、陈皮100g、甘草1000g、生天南星00g、白芷250g、天花粉5000g功用:清热除湿,消肿止痛、散瘀化痰主治:疮疡阳证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疖肿痛,症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10、 玉露膏构成:

9、芙蓉叶2份 凡士林8份功用:凉血、清热、腿肿主治:用于疮疡阳证。11、 青黛散构成:青黛0克石膏120克 滑石120克黄柏60克功能:收湿止痒,清热解毒。主治:治皮肤病、湿疹,焮肿痒痛出水者。12、 升丹构成:水银0g、火硝120g、白矾0雄黄1g朱砂15g皂矾1g功用:提脓祛腐主治:疮口肉腐流脓。13、 白降丹构成:朱砂g、雄黄6g,水银30g,硼砂15g,火硝5、食盐45g、白矾45、皂矾g功用:腐蚀、平胬主治:治疗溃疡脓腐难去,或已成瘘管,疮疡成脓不能自溃,疣、痣等14、 黑虎丹构成: 冰片3g,公丁香3g,母丁香3g,全蝎个约4.5,蜈蚣6g,僵蚕7公约2.1g,炙穿山甲9,灵磁石(醋

10、煅)4.5,大蜘蛛(炒炭)7个 麝香1.5g犀牛黄0.6g功用:消肿提脓主治:用于痈、疽、流痰等症,溃后脓腐不净,亦可用于升丹过敏者。15:生肌散构成:制炉甘石15 滴乳石g 滑石30g 血珀9g 朱砂3 冰片03g功用:生肌收口,主治:用于痈疽溃后,脓水将尽者,16、 八宝丹构成:珍珠(布包,入豆腐内煮一伏时,研细)牛黄1.5克 象皮(切片)琥珀(灯心同乳)龙骨(煅)轻粉各4.克 冰片0.9克 芦甘石(煅红,研细)9克功用:生肌收口主治:用于痈疽溃后,脓水将尽者阴证、阳证者可用17、 平胬丹构成:乌梅肉(煅存性).5克 月石4.5克 扫盆(轻粉)5克 冰片0.9克功用:腐蚀平胬主治:治疮痈有

11、胬肉突出者、障碍排脓、用之可史胬肉平复。18、 海浮散构成:制乳香 制没药各等分功用:祛腐生肌,止痛止血主治:治疮疡溃后,脓毒将尽,乳癌溃破等19、 凉爽油乳剂构成:风化石灰500 清水1000将石灰水与水搅浑,待澄清后,吹去水面浮衣,取中间清水。每水1份加麻油份,调匀,装瓶备用。功用:清热润肤,主治:用于烫伤初期、皮肤潮红或有水泡者。20、 红灵酒构成:生当归2两,红花1两,花椒1两,肉桂2两,樟脑5钱,细辛5钱,干姜1两95%酒精100ml功用: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冻疮未溃,脱疽腐烂者剑河县民族中医院外一科常用中药方剂1、 一贯煎构成:北沙参0克 麦冬0克 当归10克 生地黄克 杞子12

12、克 川楝子5克功能: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胸脘胁痛,嗳气吞酸,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弦细弱。现用于胃溃疡、胃炎、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属肝肾阴虚者。2、 二陈汤构成:半夏(汤洗七次)15橘红各15g白茯苓9g 甘草(炙)5g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主痰湿内阻,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3、 二妙丸构成:苍术(炒)500 黄柏(炒)500g功用:清热燥湿主治: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4、 二至丸构成:冬青子(即女贞子)旱莲草各等分。女贞子冬至时采,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

13、,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 功用:补益肝肾主治:用于肝肾阴虚,口苦咽干,头昏眼花,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咽干鼻燥,腰膝酸痛,下肢萎软,遗精,月经量多5、 二仙汤构成:仙茅克 仙灵脾9克当归克 巴戟天克 黄柏克 知母4.克功用: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主治:妇女月经将绝未绝。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头眩耳鸣,腰酸乏力,两足欠温,时或怕冷,时或轰热,舌质淡,脉沉细者。现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肾阴、肾阳局限性而虚火上炎者。6、 八珍汤构成:川芎5g,熟地15g,当归10,白芍药8(酒炒),人参3g,白术g(炒),茯苓8,炙甘草5g功用:补益气血主治:气血两虚。面

14、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7、 八正散:构成:车前子1g 瞿麦10g 萹蓄10g 滑石10g 山栀子仁10g炙甘草g 木通0g 大黄1g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下注。热淋,血淋,小便浑赤,溺时涩痛,淋沥不畅,甚或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8、 十全大补汤构成:人参8g、肉桂8g(去粗皮.不见火)、川芎5g、地黄15(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1g(焙)、甘草g(炙)、黄芪1g(去芦)、川当归0g(洗.去芦)10g、白芍药8g。功用:温补气血主治:气血局限性,时虚劳久咳,食少遗精,脚膝无力,疮疡不敛,妇女崩漏。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哀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9、 人参养荣汤构成:白芍药0g,当归30g、陈皮0g、黄蓍30、桂心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