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政府经济学本科作业三案例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674787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政府经济学本科作业三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大政府经济学本科作业三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政府经济学本科作业三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政府经济学本科作业三案例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分析案例 “白色恐怖依旧绿色餐具赔钱上文案例主要反映的是外部效应问题。发泡塑料餐具生产由于给社会带来污染,个体的边际本钱小于社会边际本钱,具有明显的负的外部效应;环保餐具的生产,个体边际本钱大于社会边际本钱,具有正的外部效应。而具有负的外部效应的行为常常是供应过度的,正的外部效应行为那么供应缺乏。有用行政产出的短缺。行政机构存在的理由是社会领域存在着对该机构所提供的产出的需求。行政部门经常不能有效满足社会或社区对行政产出或效劳的需要。在上文案例中,国家经贸委的“禁白令未能及时出台使发泡塑料等白色餐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使环保餐具受到强烈的挑战,反映了有用行政产出缺乏的问题。绿色环保餐具的市场

2、需求面临的价格弹性问题。由于有明确的可替代白色餐具的产品,所以绿色餐具具有价格弹性,价格对其市场有最突出的影响,在白色餐具存在的情况下绿色餐具的生存之道是降低生产本钱,以低的价格竞争。市场在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方面是有利的,但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当存在污染这种负的外部效应和有利环保这种正的外部效应时,市场是失灵的。上文案例中,取代发泡塑料餐具的纸质环保产品从一开始就注定卖不出去。根据经济学原理,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当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时,政府政策有时可以潜在地改善市场配置,甚至可以发挥最好的作用。由于外部边际效益的存在,正的外部性使私人边际效益小于社会边际效益,表现为市场产量小于社会希望的

3、量。为了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就要对外部性进行内在化。上文案例中,政府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国家经贸委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称“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落实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方案,就是一种管制方式。二是庇古税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收税,以税收形式弥补私人本钱和社会本钱之间的差距,将污染的本钱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和补贴。政府对外部性的反响也可不采取管制行为,而用以市场为根底的政策向私人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鼓励。上文案例中,可以对生产发泡餐具的生产厂家收取较高的庇古税,而对生产纸质环保餐具的厂家予以财政补贴或免税。应该说,

4、第二种方式优于第一种方式。好法律、好政策并不只是正确的出发点,它应造就一种环境,它需要广泛宣传发动;更需要执行的保证,使守法者感到自由,使违法者受到处分。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执行应是一个系统(各执法部门分工太细,相互掣肘也是一个原因),应综合考虑,才能确实取得应有的作用,保持政府的信用。此外,要注重培育市民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减少白色餐具的使用而增加环保餐具的使用。培育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应成为政府解决外部效应的一项措施。在对白色餐具企业征收庇古税或给绿色餐具企业补贴的同时,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培养市民环保意识问题。绿色餐具的生产厂家也不能过份依赖政府政策,要尽快抓紧技术攻关,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产品本钱,早日占领市场。同时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技术转让费太高,厂家不愿意投资;转让费太低,专利权人又不干以至于有女也愁嫁。如果政府力度加大,不再允许使用无法降解的产品,那么可降解的新产品就会有销路,哪怕本钱高点,厂家也愿意投产,专利权人也愿意转让,使知识形成生产力。行政管理本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