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中考物理第21讲落实实验探究一复习练习1无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674711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大丰市中考物理第21讲落实实验探究一复习练习1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大丰市中考物理第21讲落实实验探究一复习练习1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大丰市中考物理第21讲落实实验探究一复习练习1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大丰市中考物理第21讲落实实验探究一复习练习1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大丰市中考物理第21讲落实实验探究一复习练习1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大丰市中考物理第21讲落实实验探究一复习练习1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大丰市中考物理第21讲落实实验探究一复习练习1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大丰市中考物理第21讲落实实验探究一复习练习1无答案题一: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_大小关系。(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_,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

2、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像。(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题二: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2)如果有3 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4)把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某个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分析数据,得到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_。题三:小明同学通过如图所示是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

3、此时应向_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他按如图所示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密度为_。(3)请对小明该实验方案进行评估。_。题四: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_cm3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 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kg/m3题五: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小明将物体分别放在图中a、b、c、d、e点进行五次实验,从而得到了有关规律,现

4、请你帮他填写完整:(1)在五次实验中物体放在_点时光屏上得的像最大;(2)当像和物体在同侧时,物体放在图中的_点;(3)物体从b点沿主轴移到d点,物体的像将变_(填“大”或“小“); (4)当物体放在a点时,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若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出现一个缩小的像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 cm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光屏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可能不会出现像C光屏上可能会出现一个缩小的像 D都有可能(6)如果某次实验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

5、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_。题六: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的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观察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_像;(2)从图中的现象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的范围是_;(3)利用凸透镜的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_;(4)在如图的情况下,若把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再增大10 cm,则增大后所成的像是_立、缩小的_像。题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m绳端的拉力/N绳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效率140.101.80.3260.102.50.3360.1

6、52.5(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二次实验中,2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 m,则它运动的速度为_m/s(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W1有_W2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_2 (两空均选填“”“=”或“”)。由此可知,可采用_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题八: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序号动滑轮重G动/N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m绳端收到的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510.10

7、.60.355.620.520.11.00.366.730.540.10.3(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选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3)第三次实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_。要提高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_的措施。题九: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1)小明将长方体木块(只有图中底面各部分的粗糙程度相同)平放于水平

8、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N次数木块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F/N1加速0.82匀速0.73减速0(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_。只利用现有的器材,如何证实“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简要说明你的做法:_。题十: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1)实验要求用弹簧

9、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直线运动,根据_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大小相等,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摩擦力。(2)在甲图所示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_,滑动摩擦力越大。(4)比较_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题十一: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

10、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和_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1)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甲所示;(2)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乙所示)。(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实验拓展】(1)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_(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2)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甲的装

11、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_。题十二:小明同学在学习了“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后,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呢?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玻璃管A和B中一橡皮管连接,A管上有一个阀门a,B管上端是开口的。研究对象是A管中水银柱上方封闭的那部分气体。提起玻璃管B,发现两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改变;放低玻璃管B,发现两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也发生改变;我们可以从竖直板上的刻度读出A管内气柱的长度,可以求得气体的体积。从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和大气压,可以求得气体的压强。下表是测得的数据:压强P(105帕)2.41.20.80.6体积V(10-3米3)1234通过阅读,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面的文章,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答:一定_的气体,在_不变时,_。2、将打气筒的出口堵住,往下压打气筒的活塞,你会感到越往下压越困难,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