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的压阻效应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67391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的压阻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硅的压阻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硅的压阻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硅的压阻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硅的压阻效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的压阻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的压阻效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硅的压阻效应固体受到作用力后电阻率(或电阻)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半 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通常有两种应用方式:一种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做成 粘贴式应变片;另一种是在半导体材料的基片上,用集成电路工艺制成扩散型压 敏电阻或离子注入型压敏电阻。在(100)晶面的硅片中,对于 P 型掺杂电阻, 取向在110闲llo晶向时,电阻的压阻系数最大;取向在100闲010 晶向时,电阻的压阻系数最小。电阻R的变化量AR与应力的关系如式(1)所示:A R =兀Q +兀QR l l n n式中:“、兀为沿电阻纵向压阻系数和横向压阻系数(Pa -1),b、Q为沿电l n l n阻纵向应力和横向应力(

2、Pa )。工作原理在硅敏感弹性梁上,用微机械加工的离子注入技术在一定晶向上制作4个压 敏电阻,将各个电阻连接可以分别构成检测3个垂直方向加速度的惠斯通,如图1所示。当传感器受到外界加速度a作用时,质量块m会把加速度转化为惯性力 F = ma,使得悬臂梁上的4个桥臂电阻发生变化。由于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通过适当的设计,使得R、R受到拉应变,电阻增大,R、1 3 2R受到压应变,电阻减小,即R n R + A R , R n R A R , R n R + A R ,4 1 1 1 2 2 2 3 3 3R n R AR ,电桥失去平衡,产生电压输出。444(R + AR )(R

3、+ AR )(R AR )(R AR )V = 11332244 V(2)0(R +AR + R AR )(R +AR + R AR ) S11223344若 R = R = R = R = R,且 AR = AR = A R = A R = R,贝U式(1)可简化为:123412340 R S把式(1)代入式(3)得:V =(冗 b + 冗 b )V(4)0 l l n n s图 1 检测 X、Y 、Z 方向加速度的 3 个惠斯通电桥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数学模型传感器采用MEMS工艺,在单晶硅上使用深度反应离子刻蚀(DRIE)技术结合 离子注入工艺制作而成。传感器中心的质量块由十字结构的弹性

4、悬臂梁固定在硅 片中心。在悬臂梁上共集成12个压敏电阻,如图2所示,每 4个压敏电阻组成 1 个惠斯通全桥电路,分别用来检测3 个轴向上的作用力。考虑到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加力矩的影响,同时也对三维力矩 M 、M 、M 产xyz生的响应进行了定性分析。图 2 压敏电阻位置分布简图如图2所示,R 口 R沿Y轴轴线方向布置,连接成惠斯通全桥检测电路。 y1 y 4当F作用时,R和R受到拉应变,阻值增大,R和R受到压应变,阻值减 yy 1y 3y 2 y 4少,这时Y向检测桥路输出电压V。当力F作用时,R R近似分布在中性y x y 1 y 4层上,受到的应变近似为零,所以电阻不变,

5、这时Y向检测桥路没有输出。当F 作用时,由于结构对称,R和R电阻变化相同,R和R电阻变化相同,所y 2 y 3y 1y 4以Y向检测电桥输出也无变化。当力矩M作用时,R 口 R在轴对称中心,受 yy 1 y 4到应力近似为零,则电阻不变,y向输出电压为零。当M作用时,R 口 R在长xy 1 y 4度方向的累计应变近似为零,这时Y向检测电桥输出近似为零。当M作用时,z由于结构对称,R、R、R、R所受到的应变分别相等,所以Y向检测桥路y 1 y 2 y 3 y 4输出亦无变化。综上所述,Y向检测电路只对F敏感。同理可以推出X向检测y电路只对F敏感;Z向检测电路只对F敏感。xz由于传感器采用对称结构

6、,承受X向作用力F时的弹性梁变形情况与Y向x作用力F相同,故仅需要分析传感器承受F和F时的变形情况。y x z 悬臂梁连接的质量块形状比较复杂,为作图方便,理论模型将质量块简化为 一个长方体形状,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传感器承受 F 时弹性梁的变形情况 z当传感器受到Z向作用力时,敏感弹性元件是传感器的整个十字梁。十字梁 为对称结构,如图3所示。截取十字梁结构的一半作为研究对象,如图 4所示。图 3 十字梁截面受力前和受力后的载荷图图 4 单根悬臂梁载荷图1F = PB2(5)根据图 4 的受力分析图,由理论力学中,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条件,得等式6)M = MAB(7)选取 A 点为研究对象,可

7、以推导出工 M = 0,即一F - L + M + M = 0B A B解得1M = M = 一 PLA B 4(8)已知 F 、AM 、 F 和 M ,求出任意一点的弯矩 M ( x ) , A B B以x点为研究对象,由力矩平衡条件得工 M = 0,即卩一F x + M (x) + M = 0AA贝UM (x) = 1 Px - 1 PL24(9)所以悬臂梁上任意一点 x 的应力为:M (x) P (2 x - L) b (x)=W4 W(10) 式中,W为抗弯截面模量,W与截面的几何形状有关,若截面是高为h,宽为b的矩形,贝IW =如,6由于传感器受Z向力F作用时,弹性悬臂梁受横向应力b

8、作用非常小,可以忽zn略不计,只考虑纵向应力b的作用。所以由式(4)得:l1A V = n b V =兀oz l l s 2 44P (2 x - L) V4W sm ax11)式中:“为单晶硅的剪切压阻系数(Pa -1)。44传感器承受 F 时弹性梁的变形情况x当传感器受到X向作用力时,弹性敏感元件是X轴向的一对弹性悬臂梁。理论力学中力的平移定理,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等效地平移到刚体上任一指定点,但必须在该力与指定点所确定的平面内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 等于原力对指定点的力矩。将力F由质量块的中心位置平移到上表面,与悬臂x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力F在传感器十字梁中心产生2个分量,沿

9、X轴方向x上的水平作用力F和绕Y轴的力矩MH。由力的平衡条件,11F ,MF h2x其中,h是中心质量块的高度。图5为弹性体承受力矩M作用前后的变形情况,m图 6为中心质量块的受力分析图,图 7 是单根悬臂梁的受力分析图。图 5 弹性体承受力矩 M 作用前后的变形情况/ ZFv/ % 07M图 6 中心质量块的受力分析图 7 单根悬臂梁的受力分析图在图 7 中,选取 A 点为研究对象,由力矩平衡条件得:工 M = 0,即 一M + FL + M = 0,得 M = M FL1 V A A 1 V对于悬臂梁上的任意一点 x ,有:工 M = 0,即 F x + M (x) + M = 0,贝U

10、M (x) = - (F x + M ) = - M + F (L x)V A V A 1 V(13) 由材料力学知识,坐标为x的任意横截面的形心沿y方向的位移,称为挠度,用 v表示。在弯曲变形中,横截面绕其中性轴转过的角度0,称为截面的转角,用0表示。并有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仝=g,其中ei称为抗弯刚度。则dx 2 EIdvM ( x )0 =, v = 一JJ (dx )dx + Cx + D ,dxE I由此可以求得任意一点x的转角0 (x)和挠度v(x)为:0 (x) = Jx 一M(x)dx =)( M + F L)x 1F x2(14)0 EIEI1 V2 Vv(x) = Jx0

11、 (x)dx = J丄(M + F L)x2 1F x3(15)0E I 21 V6 V挠曲线应该是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不应有不连续和不光滑的情况,即在挠曲线 的任意点上,有唯一确定的挠度和转角,这是连续性条件,根据连续性条件,悬臂梁末端的挠度与中心质量块边沿的垂直位移相等,可以推导出:v(L) = a0 (L),代入式(14)、(15),得 f = 3(2 一 L)M V L(3a 2 L)1(16)在图 6中,选取质量块的上边沿中心点为研究对象,工 M = 0,即 M + M M + F a + F a = 0,得M = (3 一 2L)L M(17)11V V14(3 a2 L2 )将式

12、(14)和(15)代入到式(12)中,得:4(3 a2 L2 )M (x) = 一 + 3 必 + 3 x (L 一 2 )M18)所以悬臂梁上任意一点x在弯矩M (x)作用下的应力G (x)为:19)M (x)一 L2 + 3 aL + 3 x (L 一 2 a)b (x) =MW4W (3a2 一 L2)由胡可定律可知,在应力低于比例极限的情况下,固体中的应力b与应变8成正 比,即b= E 8,在图7中单根悬臂梁在水平力F作用下,得bH得伸长量九为:F L 九=H,Bbt(20) 式中:b为悬臂梁的宽度(mm), t为悬臂梁的厚度(mm)。综上,单根悬臂梁在弯矩m (x)和水平力F共同作用下的任意一点x的应力b (x)H为:b (x) = 一 L2 + 3 aL + 3 x (L 一 2 a) M 土 Fh4W (3 a2 一 L2)bt21)所以由式(4)得传感器受到 X 向作用力时,检测电桥理论输出电压变化量为:A V = 1 “ 土一 + 3 aL + 3 x (L 一 2 )M 镖Vox 2 444W (3 a 2 一 L2 )bt max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