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安全技术措施(新选版)(DOC 33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673805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安全技术措施(新选版)(DOC 3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安全技术措施(新选版)(DOC 3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安全技术措施(新选版)(DOC 3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安全技术措施(新选版)(DOC 3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安全技术措施(新选版)(DOC 3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安全技术措施(新选版)(DOC 3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安全技术措施(新选版)(DOC 33页)(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 新订版|New Edition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安全技术措施(新选版)Technical Safety Essentials( 岗位安全技术 )单位名:_姓 名:_日 期:_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全文可改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安全技术措施(新选版)安全技术: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然而,人类真正有意识并正式地提出安全文化仅仅是近三十年的事,安全不止在于是结果,也在于过程,它将会成为生产中的一中常态,即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第一章施工概况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用途、技术特征、长度、服务年限名称:150102回风顺槽调整轨道工程用途:运输物料技术特征:1、15010

2、2回风顺槽在掘进过程中,巷道铺设为永久轨道,由于安装的临时皮带影响,未能按设计位置铺设,现150102回风顺槽已施工完成,首先将原安装的临时皮带拆除,重新按设计要求调整轨道,确保运输综采设备不受影响。铺设24kg/m型轨道,前1240m铺设单道,后70m铺设双轨,坡度按巷道实际坡度而定。铺设木轨枕,轨枕间距为700mm。2、铺轨:24Kg/m型轨道,轨距600mm,木轨枕间距700mm,接头方式对接,按中线腰线铺设。3、巷道每30米安设地滚一个,在变坡点曲线段每5米安设一个地滚,每组不得少于3个。5、轨道每6米安设一根轨距拉杆。6、在150102回风顺槽与轨道下山中部车场三岔口安设1部6号道岔

3、(ZDC638-6-25)。服务年限:与150102综采工作面服务年限相同施工长度:150102回风顺槽1310m;(二)巷道位置150102回风顺槽位于皮带下山311m(平距)处的西北方向。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图纸编制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经矿领导及有关科室审核批准后向项目部施工人员贯彻学习并造册签名。2、准备铺轨所用的各种工器具(轨距尺、水平尺、撬杠、扳手等),对铺轨材料(轨枕、轨道、扣件、防滑件等)数量、规格、质量进行检查。3、测量人员,提前给定巷道中心线。三、质量要求及标准:一)铺轨(一)保证项目:道床基底密实,无淤泥、无杂物;木轨枕的材质、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轨道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4Kgm必须逐根调直整平,严禁使用磨损超限钢轨和杂拌道,附件与轨型配套并齐全。(二)基本及允许偏差项目:1、基底凸凹:1m2内最大值,合格10mm,优良5mm。2、道床面质量:合格品无明显脱皮、麻面、干缩纹,优良品无脱皮、麻面、干缩纹。3、道床允许偏差:厚度20mm,表面平整度2mm内,最大值10mm。4、轨枕允许偏差项目:间距:50mm。5、轨道轨距:合格:2+5mm,优良:2+3mm。6、两轨面高低差:合格:5mm,优良:3mm。7、两轨接头平整度:合格:2mm,优良:1mm。8、轨道接头方式对接,高低、左右错距合格:2mm,优良:1mm。9、扣件钉连:浮

5、离量2,合格:10%,优良:5%。10、轨道中心位置:允许偏差50mm。11、轨面标高:允许偏差30mm。12、轨面前后高低:允许偏差10m弦10mm。13、方向:允许偏差10m弦10mm。14、接头轨缝:直线5mm,曲线8mm。15、基本轨起点位置:允许偏差300mm。(三)轨枕采用木轨枕,规格:长度1200mm、宽200mm、高200mm。(四)轨道轨型24Kgm,采用T型螺栓扣板式,T型螺栓型号为M22,长160mm。道夹板规格尺寸S561mm。第二章施工方案一、施工概述150102回风顺槽铺轨长度为1310m。主要包括:1、清挖巷道底板浮渣,使用风镐配合人工用风镐进行抛挖至设计断面尺寸

6、。2、拆除临时轨道,垫平捣实基底,挖好轨枕基底。3、铺设轨道,轨型24kgm。安设好轨距拉杆、地滚。4、在铺轨过程中,严格按照晋中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中位置、数量及规格进行施工。二、施工顺序及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吊中、腰线清挖底板浮碴拆除临时轨道、垫平捣实基底铺轨作业、安设地滚、轨距拉杆。一)首先,从150102回风顺槽1310m处,按由内向外的方向采用风镐配合人工用镐挖的形式,按给定的中、腰线对巷道高底不平处进行清挖垫平。二)清碴工作结束后,开始从内向外的方向调整轨道。具体施工内容如下:每拆除一段临时轨道,够铺设一节轨道时,首先停止拆道工作,在该段进行平整基础,按要求铺设道床,然后按从内向外的顺

7、序进行铺轨,铺轨过程中每6m安设一根轨距拉杆,每30m设一个地滚。以上工作完成后,按上面的顺序接着下一段的施工,直至施工结束。三、铺轨施工(一)铺轨1、摆设轨枕1)轨枕的布置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要求。2)轨枕应与巷道中心线垂直。3)木轨枕同类型的应集中使用,严禁与其它轨枕混用。4)摆设轨枕时,勿使轨枕受损。2、摆设钢轨1)两条平行钢轨的接头,采取相对式,两相对钢轨的接缝,在直线段必须使其与轨道方向成直角。2)井下铺轨,因气温变化小,应保持最小间隙。4、初步钉道1)每铺设一根钢轨,即放正接头,插入轨缝铁片,安装鱼尾板,每个接头先安上一个螺栓。2)填塞垫板,每节钢轨中间及接头各钉轨枕一根。3)鱼尾板和

8、钢轨接触面应涂些润滑油,安装后应与钢轨密贴。4)安装鱼尾板时,轨缝铁片换以木隙片。5、调整轨枕1)按照轨枕间距要求,用样板尺及粉笔将轨枕位置划在钢轨里侧轨腰上。2)用撬杠调整轨枕,使轨枕中心线与钢轨腹部标志吻合,并与轨道中心线成直角。6、安装轨道1)首先吊中、腰线,用螺栓固定轨距,先固定左股钢轨。用道尺调定水平、高低差、轨距,轨距符合要求后,再装螺栓。2)放妥垫板,使其与轨底贴合。3)上紧螺栓,钢轨两侧螺栓同时均匀转动上紧,不得先紧一侧。4)补齐鱼尾螺栓,在钢轨内外侧交互拧紧,并将弹簧垫圈开口朝下。7、拨道校正1)拨道:按照中心线拨正轨道,目视顺直,轨道中心线误差不得超过50mm。2)校正轨距

9、,检查轨缝,使其符合要求。3)校正轨枕间距,补齐所有配件,达到良好程度。8、轨道铺好后,支设、固定好,不得上下左右移动。四、施工工器具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轨道尺把32钢卷尺7.5m把103活动扳手10寸把104活动扳手12寸把105梅花扳手22-24把56梅花扳手27-30把57手锤8Kg把58液压弯道器个29起道器个210撬杠个1011钢板尺1500mm把1012钢板尺1000mm把313钢钎1.5m根1014尖锹把1015镐把1016水平仪台217风镐台2五、技术要求1、轨距600mm,轨枕间距700mm。2、轨道接头方式采用对接。轨道铺设要求直线段平直、曲线段园顺;轨道接头避开

10、变坡点0.5m以上。3、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4、道岔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轨距:按标准加宽后+3mm,撤岔前后轨距偏差+3mm。水平:偏差不大于5mm.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错差不大于2mm尖轨: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处于基本轨道高低差不大于2mm。开程:尖轨开程80-110mm轨缝:尖轨根部不大于8mm,其它不大于5mm滑床板:数量齐全,应与尖轨底面贴合,其间隙不超过23mm附件:螺栓、弹簧垫、平垫数量齐全,坚固有效。岔枕间距:按设计要求布置,偏差-50mm第三章劳动组织一、施工组织设计1、每日采用三班

11、作业。每班设带班班长一名、技术员一名、安全员一名、运输信号工5名,施工人员8人。合计16人,三班共计48人。2、按工程进度安排每班的工作任务及工作量。二、劳动组织形式按工程进度分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清碴垫平阶段;第二阶段:调整轨道阶段;第三阶段:安装地滚、轨距拉杆阶段;第四章机电、运输系统一、排碴、运料系统1、排碴系统碴自施工地点-150102回风顺槽-轨道下山中部-轨道下山-轨道大巷-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2、下放物料系统料自地面材料场-副斜井-井底车场-轨道大巷-轨道下山-轨道下山中部车场-150102回风顺槽-施工地点;二、压风系统风镐所用压风系统如下:1、系统设计压风管压风管自地

12、面压风机-主斜井-转载皮带巷-皮带下山-150102回风顺槽-施工地点;2、压风设备、压风管路选择地面压风机房供风,用直径89mm无缝钢管引至距离施工地点20米外。工作面用直径19mm的胶管。3、设备、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及要求压风机必须定期检修,保证正常运转。压风机压力表必须定期校准,安全阀和压力调节器必须动作可靠。压风管敷设符合规定要求,严禁出现漏风现象。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一、一般要求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杜绝单人作业。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班长指派经验丰富的职工,使用长把工具对施工地点和沿途巷道进行敲帮问顶作业,找掉悬矸危岩。此项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预先清理出撤退路线,一人监护,一人敲帮问顶。对顶板破碎区域悬挂警示牌,提醒人员注意安全,未修复前严禁人员逗留,人员通过时,必须观察确认好,避开顶帮垮落所波及的范围。3、现场作业人员严格落实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作业人员密切配合、协调作业,做好互保联保。二、轨道调整、运输安全措施1、现场对高低不平段的巷道需要起底地段,首先利用起道器把轨道、道木抬高,利用道木在合适位置作为支点垫好,然后利用风镐、手镐等进行起底,矸石人工翻到巷帮,待完善好运输系统后外运。为保证轨道平直,起底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