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题研究计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673762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课题研究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研课题研究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研课题研究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研课题研究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研课题研究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研课题研究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课题研究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研课题研究计划教研课题研究计划(精选6篇)教研课题研究计划1一、项目的研究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实践,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打造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生动最鲜活的课堂,打破课本、教师、教室的束缚,打破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真实的广阔空间中学语文,从而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教材和实践的结合、课内和课外

2、的结合。但受到教育资源、教师指导能力、学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的制约也是比较大的。如何在目前教育资源相对有限,教师指导与课程开发能力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重视身边的资源,挖掘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切教育因素,就应当成为我们进行语文活动设计的指导思想之一。主动开发,合理利用一切生活中的相关资源并将其与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了解生活,增强学生时时、处处学语文的意识。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实现这课程目标的因素

3、,如生态环境、文化景观、互联网和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学材料,学科知识等。当前对狭义的语文教学课程资源已有丰富详尽的研究,而对广义的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还远远不够。三、项目实施方案从人、事、境、物、情五个不同角度加以研发1.人。(1)教师:教师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成长经历、生活琐事、家庭、朋友,无一不可以作为语文的课程资源。(2)学生:要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2.事。包括古今中外之事,国际国内大事,校内校外之事,师生之事,日常生活小事。3.境。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自然景物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社会环境包括风俗民情

4、。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文明用语、名人名言、师生书画、警示语言等,都可给我们每一个人以教育,启迪、引导、暗示、帮助。4.物。(1)教室和学校。(2)教材。(3)信息技术:这是一个全新的打破了时空界限而无限宽广的让年轻人和有识之士向往的领域。(4)其他学科:自然、社会科学、思想品德等学科知识都可作为语文的学习资源进行开发。5.情。人间至爱是真情。我们要充分挖掘,充分体味,充分感受,充分描绘人间真情。以上几个方面的课程资源并非截然分开的,许多时候是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在开发和利用时要有机结合。同时,我们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境恰当选择,灵活运用,不可机械分开,也不可乱用,不可滥用。四、研

5、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为主,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2、观察法。3、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校学生语文利用语文资源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五、预期成果:1、优秀教案选编。2、论文、随笔、教学案例分析、教学个案反思集3、手抄报集4、开展竞赛活动的方案、图片、录像等5、研究报告(包括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个案研究报告)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扩展语文课程的内涵,让语文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树立大语文

6、观念,懂得生活之中处处皆有语文,充分利用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因地制宜,时时处处学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研课题研究计划2一、问题的提出: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塑造具体可观的形象,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美化生活的一种造型艺术,它既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表现客观世界,又凝聚着创造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幼儿美术教育正是利用这种特性,结合幼儿爱画的天性,让儿童在最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借最佳的绘画语言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并在此中获得一般教育学意义上的功效。然而,我国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1、在培养目标方面,幼儿美术教育

7、出现了误区。教师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幼儿整体素质(情感、智力、审美心理素质等)培养。2、在教育内容方面,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或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于是幼儿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班级里,一个幼儿园里,甚至是在儿童作品展览会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都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的形象。3、在教学方法方面,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用成人化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用临摹方法传授绘画技巧

8、,脱离儿童实际,使幼儿创造才能受到压抑。4、在教学评价方面,以是否与教师的范例相一致为衡量标准,从众多孩子的横向比较中挖掘具有美术潜能的人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及个体差异。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认识到,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违反了幼儿学习美术的客观规律,压抑了幼儿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我们意欲通过切实有效的改革,以培养幼儿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性表现,通过探索掌握初级美术语言,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得稳定与不稳定、静止与变化的各种知识,以美术带思维,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一)研究目标:1、激发和加深幼儿对美术活动内容的兴趣,培养幼儿感受美的情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2、探索建构符合本园实际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体系。3、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和能力。4、提高教师在美术教育方面研究的情趣和能力。(二)研究内容:1、了解和分析幼儿对美术的喜欢的程度及绘画能力。2、美术教育活动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的不同编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