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67368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校版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校版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校版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校版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版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一、单选题(2013高考题安徽卷)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图11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3233题。风化壳基岩苔原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森林带热带森林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降水量蒸发量mm气温图11 曲线、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 B 降水、蒸发、气温 C 降水、气温、蒸发D 气温、蒸发、降水【答案】B【命题立意】运用示意图考查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考点定位: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 大气的受热状况【解题思路】森林所需的降水要多于草原和荒漠,

2、因此从图中植被分布特征可以看出线为降水变化曲线;从气温角度讲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高于温带、草原带因降水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同纬度森林分布区较高,所以线为气温变化曲线;草原、荒漠的热容量比森林小,蒸发强所以故线表示蒸发,故选B项。 风化壳厚度A 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 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 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 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答案】C【命题立意】运用示意图考查调用知识迁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外力作用【解题思路】风化作用是指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

3、作用。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结合32题可知图中因为气温较高、植物量大:风化壳厚度甲地大于丁地、乙地大于丙地;刚果盆地属于热带森林带风化壳厚度应大于格陵兰岛;伊朗高原为温带草原带,风化壳厚度小于恒河平原为热带森林带;故选C项。(2013高考题广东卷)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该省区可能是A内蒙古自治区B广东省C西藏自治区D甘肃省【答案】3.A。【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文字、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区域定位”。试题难度:易。【解题思路】从题干

4、文字信息中可知,纵坐标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由此推论:此省区从100E125E降水在增多。结合区域定位,可判断该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从西向东,离海越近,降水越多,体现出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延伸】“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广东高考是高频考点。(2010第41题(1)陆地自然带;2011第40题(2)地带性植被;2012第40题(2)地域分异规律),应该在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013高考题新课标1)图2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高原荒漠区植被覆盖区山峰

5、山脉01020kmN 图2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大气环流B 地形C 纬度位置D 洋流【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思路】由题干可知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读图可知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有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应当受西风带影响,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量大,植被覆盖好,东侧为西风背风坡雨影地区,降水少,形成高原荒漠,所以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是地形,而不是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洋流。 该区域位于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 北美洲大西洋沿

6、岸地区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世界区域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区域定位的能力,难度居中。【解题思路】该地区位于西风带,并且距海较近,西侧有山脉,并且有植被覆盖,山脉东侧为高原,高原上为荒漠景观,结合世界地理欧洲西部和美国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该项地区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 常绿阔叶林B 常绿硬叶林C 针阔叶混交林D 草原【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居中。【解题思路】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植被,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

7、而该地区为45N,不可能有这两种植被,故A、B项错误;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图示地区为45N,且为山区,故为针阔叶混交林,C项正确;草原一般为降水量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而图示地区西侧受西风带和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较多,故不可能是草原,D项错误;(2013高考题大纲版)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图2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1011题。墨西哥湾140160180QM NRSHk大西洋太平洋图2tu1002001601801401601801206080100墨西哥湾160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

8、两地是AH、RBQ、RCQ、HDH、K【答案】10.A【试题立意】考查了等值线图的数值判断问题,并运用了“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试题立意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难易度:难。【解题思路】R的取值范围是160180,Q是180200。K有两种可能:若与K相邻的等值线为160,则K取小于160的数值,即140160;若与K相邻的等值线为180,则K取大于180的数值,即180200之间。H有两种可能:若与H相邻的等值线为180,则H取小于180的数值,即160180之间;若与H相邻的等值线为200,则H取大于200的数值,即200220之间。所以,可能相等的两地是H和R、K和Q,再结合答案,本题只

9、能选A。【知识拓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在两条相邻等值线间有一闭合等值线,如果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两条中的高值相等,那么闭合等值线内的各点数值比高值还要大,其取值范围是大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小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值距;反之,如果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两条中的低值相等,那么闭合等值线内的各点数值比低值还要小,其取值范围是小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大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值距。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AQ、R之间BN、M之间CS、R之间DS、K之间【答案】11.B【试题立意】无图考查了气温的分布规律。试题难易度:中等。【解题思路】一般在无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年均温的分布规律是自赤

10、道向两极递减。图中N到M符合此规律。答案选B。(2013高考题海南卷)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图3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810题。喇叭沟门1750香山557北京1705 山峰/高程/m图3 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A9月中旬B10月上旬C 10月下旬D 11月中旬【答案】8.C 9.D 10.B 【命题立意】 本题组主要

11、考查自然地理地带性植被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合喇叭沟门在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状况分析影响白桦林的分布的因素。能力方面注重获取图表信息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思路】第8题,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布在纬度较高的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容易题。第9题,同一植被分布纬度越低的海拔越高。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天然白桦林分布在纬度相对较高的东北地区,喇叭沟门纬度较低海拔较高,说明影响的主导因素是地形。从纬度位置的角度来说白桦林应分布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故A错误。海陆位置的角度来说,东北地区和北京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带,两者主要受季

12、风气候影响,故B、C错误。难度中等。第10题,喇叭沟门的纬度位置、海拔高度都比香山要高说明热量条件比较差,因此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要比香山红叶要稍早。此题难度较大。(2013高考题江苏卷)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2所示。读图回答56题。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温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ABCD【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以领导人出访为背景,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和自然带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根据图示行程,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中纬度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草原带;经过阿拉伯半岛(热带荒漠带);经过的坦桑尼亚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

13、地处东非高原,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故选择C项。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A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C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按照生产要素的投入划分的不同产业类型的分布。【解题思路】本题的关键词在于非洲,非洲多数为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而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故选择A选项。(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图中为A 草原 B 荒漠 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 纬度 B 洋流

14、 C 地形 D 季风【答案】3.A 4.D【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简图为背景,考查植被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中等难度。【解题思路】第3题,从图2中看,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为内蒙古高原,植被为草原。第4题,从图中看我国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荒漠,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的多少。而东部地区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越往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量越少,森林植被分布越窄。该题较易出错,误选C项。(2013高考题四川卷)读图2,回答34题1511R0200米200500米5001000米10002000米海洋河流图2图 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