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坪竖井勘察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673614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沙坪竖井勘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黄沙坪竖井勘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黄沙坪竖井勘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黄沙坪竖井勘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黄沙坪竖井勘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沙坪竖井勘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沙坪竖井勘察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沙坪多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井下采矿改扩建工程主副井工程地质勘察方案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一七队二一三年十月11黄沙坪多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井下采矿改扩建工程主副井工程地质勘察方案队 长: 曾维平总 工:宛克勇审 核:李厚军编 写:刘庆国项目负责:唐振华编制单位: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一七队编制时间:二一三年十月目 录1.工程勘察说明书52.工程勘察方案62.1拟建工程概况62.2勘察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7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82.4勘察工作方法及要求82.5预期勘察成果123、施工组织133.1组织机构133.2人员组成143.3拟投入机械设备153.4 钻探施工质量保障措施153.5进度保证措

2、施223.6安全文明生产234.勘察服务工作254.1勘察工作计划254.2合理化建议264.3服务与承诺26黄沙坪多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井下采矿改扩建工程主副井工程地质勘察方案1.工程勘察说明书文字内容1.拟建工程概况;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4.完成工作量及工作质量评述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5.1地形、地貌5.2地层岩性5.3地质构造5.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5.5场地不良地质作用5.6地震效应6.场地水文地质条件6.1含水层的划分 6.1地下水赋存特征及补、径、排条件6.2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6.3 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7.竖井围岩

3、类别划分及稳定性评价8.竖井围岩地温、地应力梯度及岩爆分析评价9.竖井施工涌水量预测 10.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11.竖井施工注意事项及建议措施12.结论与建议附图表部分1、1:2000工程地质平面图;2、竖井检查孔综合柱状图;3、物探测井综合成果图;4、水文地质试验综合成果图表;5、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6、水质分析报告单;7、岩芯“RQD”值统计表。附件1.竖井检查钻孔岩芯照片2.竖井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2.工程勘察方案2.1拟建工程概况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黄沙坪矿业分公司拟建的5主竖井与4副竖井是“黄沙坪多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井下采矿改扩建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之一,其拟建场地位于矿区

4、东面的山脊上,竖井工程设计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其井筒设计概况见表1。拟建竖井位置坐标及井筒设计规格 表1竖井 名称坐标高程(m)深度(m)井径(m)XY井口井底5号主竖井2839900.0038368535.00405.00-520.00925.05.64号副竖井2839850.0038368535.00405.00-545.00950.06.5为了查明工程地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论证竖井建设的适宜性,为竖井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27日下达了“5主竖井、4副竖井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根据

5、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的勘察任务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2022004)有关规定,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勘察等级为乙级。2.2勘察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2.2.1编制依据(1)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2022004);(2)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的“黄沙坪矿业公司宝岭多金属矿5主竖井、4副竖井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3)本次招标文件及矿区地质资料。2.2.2编制原则(1)按照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等级为乙级以及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编制;(2)在充分利用矿区现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按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2022004)有关规范要求布置勘察工作量;(3)

6、方案的编制以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勘探作业方法为原则。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北缘,耒(阳)临(武)经向构造带中段的坪宝复式向斜中。前泥盆系构成EW向基底构造层,上泥盆统石炭系组成SN向构造盖层。区内构造极为发育,它由一系列复式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呈SN向延伸,褶皱轴面向E倾。根据矿区地质资料,预计场地工程地质岩组主要有:石炭统陡岭坳组(C1d)灰岩、石磴子组(C1sh)灰岩、测水组(C1c)砂页岩以及岩浆岩-石英斑岩。除此以外,场地地表有35m厚的残积土。2.4勘察工作方法及要求2.4.1工作方法及工作量根据勘察任务书所提出的勘察内容、勘察技术要求

7、,结合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本次勘察工作方法为:收集资料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现场试验取样送检物探测井综合研究,计划进行下述9项具体工作:(1)收集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资料;(2)1/2000工程地质测绘;(3)工程地质钻探;(4)岩芯编录;(5)水文地质观测;(6)物探测井;(7)取样送检;(8)水文地质试验;(9)综合研究。设计勘察实物工作量见下表:设计实物工作量汇总表 表2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单位数量备 注收集资料矿区现有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资料工程地质测绘5主竖井4副竖井井口附近工程地质调查Km20.5比例尺为:1/2000;工程地质钻探两竖井位置进行工程钻探m1875终孔口径90

8、mm。岩芯编录水文、工程地质编录m1875岩芯块度统计m1875水文地质观测两竖井钻孔静止水位观测台班6物探测井水文测井m1875声波测井m1875水文地质试验抽水试验次2注水试验次4取样试验岩石力学试验组24试验项目:块体密度、抗压强度(干、湿)、弹模、抗剪断水质分析件4综合研究工作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2.4.2各项工作的设计目的(1)收集矿区地质及水工环地质资料:了解矿区范围内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重点收集矿山地压及岩爆资料,为综合评价竖井工程的稳定性、适宜性提供依据;(2)1:2000工程地质测绘:通过对竖井附近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了解竖井附近岩土工程地质

9、条件,评价竖井井口的稳定性;(3)工程地质钻探:通过钻探揭露拟建竖井位置的地层结构、构造、软弱夹层的埋藏深度、含水层发育位置及含水层的发育程度,为岩芯编录、物探测井、现场试验、采取岩样及水样提供条件。(4)岩芯编录:描述岩性、含矿情况、含水现象、构造、破碎情况、进行岩芯块度统计,对钻孔所揭露的岩层进行分层、分段,圈定矿层(体),确定含水层位及富水性,结合试验资料按岩石的工程特性划分工程地质岩组;(5)物探测井:通过水文测井、声波测井,准确划分竖井通过地段的含水层及隔水层,基本查明地温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评价竖井围岩的完整性及岩石质量等级;(6)取岩样试验:通过试验,获取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及计算

10、地应力梯度。(7)取水样分析:通过水质分析了解工作区地下水、地表水的水化学性质及对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的腐蚀性。 (8)水文地质试验:通过水文地质试验获取拟建竖井位置的水文地质参数并预测竖井涌水流量。(9)综合研究:通过对以往资料、所收集资料及本次勘察所取得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合理评价竖井围岩的稳定性,预测竖井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竖井工程的施工方法、支护和衬砌形式提出适当建议。2.4.3主要技术要求 1、 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2022004)及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的竖井“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内容组织勘察。2、各项勘察工作的具体技术要求为:工程地质测绘:以1/

11、2000矿区地质图为底图,采用布点法辅以追索法进行调查,重点调查拟建竖井周边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微地貌、不良地质现象及环境现状。工程地质钻探:采用金刚石钻进,确保终孔口径不小于91;钻孔弯曲度的顶角控制在1.5以内,为确保钻孔的垂直度,每2030m测一次斜,以便及时纠正。全孔取芯。在土层和岩层中的采取率不小于80%;在砂层、破碎带、软弱夹层中的采取率不小于65%。为提高岩芯采取率,采用绳索钻进;严格按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240:2008)要求进行钻探施工。物探测井:为确保物探测井数据的可信度,测量必须在下套管之前进行。因钻孔深度大,成孔过程肯定有几次变径,测量在变径后下套管之前进行。取

12、岩样试验:每个地质层不小于6组岩样;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块体密度、单轴干燥抗压强度、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抗剪断强度、弹性模量。取水样分析:取4个水样,其中地下水2个、地表水2个。分析内容:地下水作一般水简分析,同时作工程水腐蚀性检测,在水质分析成果报告中要求就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的腐蚀性作出评价;取样后按要求加稳定剂并及时送检。水文地质试验:根据孔内水位埋深情况选择试验方法,一般水位埋深较大时采用注水试验,反之,选择抽水试验。在抽水或注水试验之前,应对钻孔进行洗孔,并观测孔内静止水位;试验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执行现行规范。岩芯编录:按相关规范进行。2.5预期勘察成果查明工作区工程地质条件、水

13、文地质条件及环境地质条件,编制勘察成果报告。预计提供的成果资料: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1/2000工程地质图;3、竖井检查孔综合柱状图;4、物探测井成果;5、水文地质试验综合成果图表;6、岩石试验报告;7、水质分析报告;8、钻孔岩芯“RQD”值统计表。3、施工组织3.1组织机构大队成立本次竖井工程勘察项目部,专门负责本次勘察工作的实施。项目部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后勤服务部等管理部门。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水工环地质工作以及钻探施工工作;质量安全部主要负责监督检查施工作业现场的质量安全工作;后勤服务部主要负责项目施工人员的生活保障及项目生产所需材料的供应。其项目组织机构图如下:大队部勘察项目部后勤服务部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钻探施工组水工环地质组3.2人员组成项目部人员组成及职责 表6职务职称人数责任范围项目经理工程师1负责项目全面工作技术负责高级工程师1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地质人员工程师1负责现场水工环地质工作助理工程师2钻探施工员技师1负责钻探施工管理质量员工程师1负责勘察质量专职安全员工程师1专门负责项目部勘察期间安全管理钻探机长高级工2负责机台钻探施工、现场试验等工作试验负责工程师1负责项目岩、土、水试样的测试工作3.3拟投入机械设备设备计划表 表3设备名称规 格数 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