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唱歌的瓶宝宝》活动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670586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唱歌的瓶宝宝》活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会唱歌的瓶宝宝》活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唱歌的瓶宝宝》活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唱歌的瓶宝宝》活动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唱歌的瓶宝宝设计.、八意图以科学为主导,巧妙地将生活、语言、音乐等领域有机渗透,相互整合。把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引入活动,把瓶子变为形象生动的“瓶宝宝”来吸引幼儿,激发兴趣,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贯穿各个环节,让幼儿通听一听、猜一猜、摇一摇、试一试等环节在玩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中玩,体现了寓教于乐,寓乐于教的教育理念,引导他们发现“瓶宝宝”唱歌的秘密,探索不同材料能使“瓶宝宝”唱出不同声音的歌。萌发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尝试、喜欢探索、敢于表达的学习品质。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2、探索将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摇动后会发出不同声音。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

2、、每位幼儿瓶宝宝一只、两个透明瓶子、两个不透明瓶子2、黄豆、绿豆、弹珠每组一份3、幼儿熟悉的大雨和小雨歌曲4、幼儿分组坐成4桌.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让手中的瓶子发出声音。1. 教师带幼儿边做大雨和小雨”边摇动手中的空矿泉水瓶。请小朋友拿起你们椅子下面的矿泉水瓶跟着纪老师一起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游戏吧。”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手中的瓶子和教师手中的瓶子有什么不同,并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手中的瓶子也能唱歌”。一一师:我们刚才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游戏时,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瓶子和老师的瓶子有什么不同?3.小结:老师的瓶子会唱歌,有声音。小朋友的瓶子不会唱歌,没有声音。(二)幼儿探索、操作1

3、教师用语言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我们用桌上的弹珠、黄豆、绿豆来喂”瓶宝宝吧,瓶宝宝吃了东西就会唱歌”.2. 让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宝宝。交代注意事项:先把瓶盖打开,一只手拿好瓶宝宝,另一只手拿好材料一粒一粒慢慢把这些东西放进瓶宝宝的肚子里,放好了要记住把瓶宝宝的帽子戴戴好。(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鼓励幼儿使用小手把材料放进瓶宝宝的肚子里。)(三)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宝宝发出声音了吗?1幼儿喂瓶宝宝,师巡回指导并与个别幼儿交流分享。2. 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3. 请3个装着不同材料的幼儿上来展示他们的瓶宝宝。(四)森林音乐节游戏:1请弹珠、黄豆、绿豆瓶宝宝分类

4、排队2.森林大王狮子请小朋友去当奏乐师,用瓶宝宝为音乐有节奏的伴奏.活动延伸:将瓶子和黄豆、米等材料投放到区角中,弓1导幼儿继续探索:在瓶子中分别装入不同数量的同一种东西,瓶宝宝发出的声音还一样吗?反思1幼儿对会唱歌的瓶宝宝兴趣非常浓厚,这个活动的内容非常生活化、游戏化,很容易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2准备的材料不够丰富。除了弹珠、黄豆、绿豆这三种能发出声音的材料外,还可以多加入一些幼儿生活中经常看见的材料、区别比较明显的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空间去进行操作、探索。3. 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夸张、有趣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好的维持课堂纪律。4. 活动准备中座位摆放有问题,可以让小朋友围圈坐,将材料和桌子摆在后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