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670532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仍然占据明显领先优势,我国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亟待加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一、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支持国家高新区瞄准产业链

2、重点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和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代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支持区内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参与重大基础研究平台、科技创新基地、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和国家科技计划。引导区内企业开放创新资源、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通过研发众包、内部创业、大中小企业融通等方式,实现平台化转型。二、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聚焦四个面向,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统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

3、创新双轮驱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化创新功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全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三、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基础国家高新区经过30多年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成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0年底,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69家,其中东部70家、中部44家、西部39家、东北16家,建设了2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自创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在创新体制机制、转变

4、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一)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2020年,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万亿元,占全国的133%;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分别达到428万亿元、256万亿元、30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687%、378%、891%,表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和逆势增长势头。在芯片研发、智能制造、控制传染、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产生了一批发挥关键作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二)改革探索试验田作用有效发挥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简政放权,中关村等国家自创区政策先行先试与体制机制改

5、革进一步深化,在外籍人才引进、天使投资税制、保税监管、权限下放、法定机构、组织架构、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点成果。(三)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强化高端创新资源和人才不断集聚,在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495%,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494%,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是全国的125倍。(四)全链条孵化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创新型企业持续涌现。2020年,孵化载体数量、新增注册企业、瞪羚企业分别是2015年的22倍、34倍、16倍;科技型中小企业、高

6、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分别占全国的359%、362%、674%。(五)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显著提高培育壮大了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武汉东湖光电子、上海张江集成电路等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17%、50%、35%。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明显,5G、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六)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主动服务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有力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0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合计出口总额占全国226%,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超过2

7、000家。四、 创新驱动战略保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体制改革、环境营造、资源投入、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一)改革创新治理体系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对于竞争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开发,应交由市场和企业来决定。建立创新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构建国家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再造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改进和优化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流程,建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覆盖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制度。完善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制度,

8、推动科技资源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引导各地树立创新发展导向。(二)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切实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稳定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合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功能,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壮大创业投资规模,运用互联网金融支持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基金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三)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和我国

9、经济地位上升的历史机遇,提高我国全球配置创新资源能力。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鼓励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按照国际规则并购、合资、参股国外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海外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以卫星、高铁、核能、超级计算机等为重点,推动我国先进技术和装备走出去。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实现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丰富和深化创新对话,围绕落实构想和亚太互联互通蓝图,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

10、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四)完善突出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根据不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体系。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分类评价,实施绩效评价,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完善人才评价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增加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推行第三方评价,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评价渠道。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优化结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逐步由申报制改为提名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发展具有品牌和公信力的社会奖项。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探索将反映创新活

11、动的研发支出纳入投资统计,反映无形资产对经济的贡献,突出创新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改革完善国有企业评价机制,把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五)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健全防止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审查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国际调查和海外维权机制。提升中国标准水平。强化基础通用标准

12、研制,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推动我国产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强化强制性标准制定与实施,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标准群,全面提高行业技术标准和产业准入水平。支持我国企业、联盟和社团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研制,推动我国优势技术与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推动质量强国和中国品牌建设。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建立国际互认的品牌评价体系,推动中国优质品牌国际化。(六)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修改不符合创新导向的法规文件,废除制约创新的制度规定,构建综合配套精细化的法治保

13、障体系。培育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快突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强化需求侧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利用首台套订购、普惠性财税和保险等政策手段,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扩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推进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强化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提高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在产品价格中的权重,让善于创新者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大力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倡导百家争鸣、尊重科学家个性的学术文化,增强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大胆质疑的创新自信。重视科研试错探索价值,建

14、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保障科技人员的学术自由。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学术道德,坚守社会责任。加强科学教育,丰富科学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五、 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倡导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各行各业大规模培养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等高技能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施更

15、加积极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树立创新光荣、创新致富的社会导向,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六、 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16、,以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一)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东部地区注重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全面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中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柔性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在重点领域实现创新牵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和新兴产业。(二)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区域间共同设计创新议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提升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统筹和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北京、上海等优势地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三)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推进国家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的方向转型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