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665206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博爱县孝敬镇留村学校 闫芳芳“懂数学就是做数学”已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开设小学数学活动课和开展小学数学活动,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彻小学数学新课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活动课是相对于学科课程概念而提出的,正是活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教育的根本主张是认为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儿童的发展不是外在增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设计、建构、组织起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各类活动,在儿童主动参与的主体性活动中达成教育教学的各项目标,进而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欲使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

2、需从“兴”、“趣”、“动”“机”四个方面下手:一、“兴”,高兴、快乐。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乐中学”,在“学中乐”。1、创设机会,体验成功快乐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获得成功。学生能否获得成功体验,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作业设计的难易要具有一定的坡度,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2、有效评价,感受成功快乐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评价时要处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只要有进步就要肯定。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

3、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表扬与批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循循善诱,多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说些鼓励的话。如“再想想,相信你能行”、“你的回答真有创意”等,只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3、尝试探索,创造成功快乐 探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调动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向未知领域前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十分珍惜精心呵护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肯定与鼓励,让学生尝试到探索的乐趣,以此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养成探究的习惯。二、“趣”,趣味。小学数学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为前提,应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

4、,发展学生思维为中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是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形式趣味活动来完成达到预定的效果。其活动课的教学形式多姿多彩,内容极其丰富。 、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参与。如猜数学谜语、走迷宫、当售货员等。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学习趣味数学,既巩固所学的旧知识,更能学到新知识。同时也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及独创性。如二年级的“炒豆子”游戏,方法是:每人为一组,每人准备颗豆子。活动时,各自手握若干颗,两人同时口喊“炒豆子”后展开手掌,根据各人手中的颗数,立即相

5、乘,报出乘法口诀及积是几,准时、快者得胜。这样反复数次或调换对象再进行,既提高了运算能力,又发展了智力,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并从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操作、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能深化认识,引导学生操作、实践,既能深化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课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量一量、算一算、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贴一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各种感观都能参与活动,从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在实践中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讲座

6、小学生学好数学,除智力因素和掌握学习方法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发展。如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学习习惯、刻苦学习的精神等。这就要求数学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态度、动机、责任感、自信心等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用讲座或报告的形式介绍一些数学知识,数学家的成就和数学的历史,讲述青少年学生勤奋学数学的动人事例,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数学的思想教育。如:配合圆周率教学,进行祖冲之和中国古代数学史的讲座,配合质数和合数的教学,讲述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培养学生肯于动脑、善于思考,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精神和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同时,利用这种形式还可以组织学生畅谈学习心

7、得体会,交流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才能的发展。 、数学竞赛 小学生普遍具有好胜心和上进心,希望显露自己,以便赢得老师赞赏和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数学竞赛是学生表现数学能力的机会,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一旦他们在竞赛中获胜,就会对自己学习数学产生强大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组织数学竞赛,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如在半期、期末、或某一章节知识学习完成后,要综合检查学生所学内容的效果,可采取数学竞赛方式。竞赛可分为小组团体赛、个人赛、擂台赛、单项赛、综合赛等。可用抽签答题,也可以进行抢答。在竞赛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社会调查 数学与

8、现实生活、生产联系十分密切。在数学活动课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搜集常用数据,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技和实践生活中的应用,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目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把调查来的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引导学生作简要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同时利用生活、生产中的数学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 、办数学小报 指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办内容丰富多彩的数学小报,也是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尝试采用的一种办法。数学小报可以开设猜猜看、算一算、画一画、想一想、做一做、脑筋急转弯、问题抢答、趣题巧解等栏目,吸引学

9、生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发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动”,主动。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 ,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主动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1、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2、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

10、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3、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四、“机”,机会。让每

11、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获得成功。学生能否获得成功体验,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设计的活动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作业设计的难易要具有一定的坡度,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活动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数学教学是一片广阔而美丽的天地,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动起来,更精彩;动起来,更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