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65890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 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一起看看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欢迎查阅! 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1 教学目标 、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

2、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

3、主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

4、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

5、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1)、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6、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2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

6、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20_(请自填)年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

7、;”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指名说。 .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

8、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_(请自填)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

9、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

10、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小学生古诗两首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

11、”“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 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 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 自由记生字。 2)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读诗对树村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醒醉 亲童外处) 巩固生字 、认读生字卡片。 、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12、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童话散步 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复习 、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朗读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师范读。 2) 自愿读。 3) 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指导书写 1、口头扩词: 古()()( )声( )( )( ) 多()()( )处( )()( ) 知( )()()忙( )( )( ) 、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