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质量检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65580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质量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质量检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0天津高三联考)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多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限度B依据焓判据:NH4HCO3受热分解可自发进行C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反应限度DFeCl3与KSCN反应达到平衡时,向其中滴加KCl溶液,则溶液颜色变深解析:B项NH4HCO3受热分解是因为熵增加的原因,吸热不利于自发进行,B错C项,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限度,C项错D项,KCl并没有参与化学反应,其

2、反应实质是Fe33SCNFe(SCN)3,溶液颜色基本不变,D项错答案:A2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1B2 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1CB的转化率为40%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解析:n(C)0.2 molL12 L0.4 moln(D),x1,A项正确;根据n(D)0.8 mol,参加反应的A和B的物质的量分别

3、为1.2 mol,0.4 mol,v(A)0.3 molL1min1,B的转化率100%40%,B、C两项正确,由于容积固定,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D项错误答案:D3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 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221.保持温度不变,再以221的体积比充入A、B和C,则 ()A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B平衡不移动CC的百分含量增大 DC的百分含量可能减小解析:再以221的体积比充入A、B、C,相当于对原平衡加压,因此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的百分含量增大答案:C4(2008全国卷)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

4、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 物质的量 实验 CO2H2COH2O甲a mola mol0 mol0 mol乙2a mola mol0 mol0 mol丙0 mol0 mola mola mol丁a mol0 mola mola 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解析:CO2(g)H2(g) CO(g)H2O(g)甲: a mola mol0 mol 0 mol乙: 2a mol a mol0 mol 0 mol等效后的丙:a mola mol0 mol 0 mo

5、l等效后的丁:2a mol a mol0 mol 0 mol答案:A5.将1 mol H2(g)和2 mol I2(g)置于某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H2(g)I2(g)2HI(g)H0 ,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w(HI)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B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解析:由于是等体积反应,改变体系的压强,平衡状态不受影响,而催化剂只改变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答案:C6(2010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联考)某兴趣小组为

6、探究温度、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 C(g)D(s)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恒温条件下,往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1 mol B,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量浓度为浓度1然后改变外界条件又做了两组实验:只升高温度;只改变体系压强;分别测得新平衡时容器中各物质的量浓度为浓度2、浓度3ABC浓度10.05 molL1a molL10.05 molL1浓度20.078 molL10.078 molL10.122 molL1浓度30.06 molL10.06 molL10.04 molL1浓度40.07 molL10.07 molL10.098 molL1请找出实验

7、操作与实验数据浓度2、浓度3的对应关系,并分析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由浓度3与浓度1的比较,可判断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由浓度2与浓度1的比较,可判断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高温度C浓度1中a0.05D该组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各物质在某一时刻的浓度为浓度4与浓度1比较,可发现该同学在测定浓度4这组数据时出现了很大的误差解析:A项,浓度3与浓度1比较,升高温度,C的浓度减小,A、B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正确;B项,若只改变温度,A增加的浓度为0.078 molL10.05 molL10.028 molL1,则C的浓度应为0.05 molL10.028 mol

8、L10.022 molL1p2),图中Y轴可以表示的涵义是()A体系中物质L的百分含量B体系中总的气体分子数目C气体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气体混合物的密度解析:A项,p1p2,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L的含量应该减小,A项错;B项,压强越大,体系总分子数越少;温度越低,总分子数越少,B项错误;C项,m不变,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n减小,导致增大,C项正确;D项,体积不变,密度也不改变,D项错误答案:C9(2010济南模拟)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H0.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 mol NO2,再次

9、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增大BNO2的转化率提高CNO2的质量分数增大D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大于原来的2倍解析:假设再充入a mol NO2不是充入原容器中,而是充入一个空的、与原容器一模一样的容器,则两个容器中平衡体系的状态一模一样此时再把两个容器中的物质合并到一个容器中,则平衡2NO2(g) N2O4(g)H0右移,故相对于原平衡,A、B、D的说法均正确,而NO2的质量分数减小答案:C10(2009广东高考)取五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N2O4(g)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

10、百分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解析:在恒容状态下,在五个相同的容器中同时通入等量的NO2,反应相同时间那么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已达到平衡状态,二是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仍然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5个容器在反应相同时间时,均已达到平衡,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程度越大,NO2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B正确若5个容器中有未达到平衡状态的,那么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会出现温度高的NO2转化得快,导致NO2的百分含量少的情况,在D图中转折点为平衡状态,转折点左侧为未平衡状态,右侧为平衡状态,D正确答案:

11、BD11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XY(g) Z(s)已达到平衡,此时升高温度则气体混合物的密度增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为非气态,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为气态C在平衡混合物中加入少量Z,则平衡向左移动D压强变化对该平衡没有影响解析:气体的密度取决于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与容器的体积,从密度的变化可以看出气体的质量怎样变化;从而判断出平衡的移动方向及反应的吸、放热情况;至于X的状态由题干中混合气体的提法可以得出结论;由于Z是纯固体,浓度看成是定值,增减它的量平衡不受影响答案:B12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

12、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解析:经常有一些同学错选B,认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其实,图象告诉我们的是:增大压强,加快了正、逆反应,但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由此而导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压强的改变,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选项B所言的X、Y皆非气体即其正反应速率不受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1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 C(g)H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