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本)期末考试复习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65335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本)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华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本)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华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本)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华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本)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本)期末考试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本)期末考试复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场软件工程(本)一、判断题1 .判定树一般情况下比判定表更直观,且易于理解。()2 .喷泉模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作为驱动的模型。()3 .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不仅可以减少编程的错误,而且可以减少阅读程序的时间,从而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J)4 .数据字典一般包括数据流、数据项、数据存储和基本加工四类条目。()5 .使用黑盒法测试程序时,测试人员需要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X)6 .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J)7 .软件维护只需要校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X)8 .在数据流图(DFD)中数据流就是控

2、制流。(X)9 .增量模型和瀑布模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瀑布模型属于整体开发模型,而增量模型属于非整体开发模型。()10 .软件的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理解、修改、适应及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二、单选题1 .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是(A)A.软件本身特点及开发方法B.对软件的认识不够C.软件生产能力不足D.软件工具落后2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数据流图(DFD)划分为变换型和上两大类,并提出了对应于这两类结构的分解方法。A.控制型B.处理型C.事务型D.功能型3 ._A_是指将具有一致数据结构和行为的对象抽象成类。A.分类性B.继承性C.多态性D.封装性4 .一一D一指被测试程序不再机器上运行,

3、而是采用人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测试。A.黑盒测试B.动态测试C.白盒测试D.静态测试5 .数据库设计时的概念数据模型一般用B图表示。A.PADB.E-RC.E-PD.HIPO6 .面向对象方法是以为核心的开发方法。A.对象B.数据结构C.功能D.过程7 ._DJG已确定的软件需求转换成特定形式的设计表示,使其得以实现。A.系统设计B.详细设计C.逻辑设计D.软件设计8 .模块化的目的是为了_C_A.增加内聚性B.提高易读性C.降低复杂性D.减少耦合性9 .能够与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相对应的软件测试是_DA.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单元测试B.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C.

4、单元测试、确认测试、组装测试D.确认测试、组装测试、单元测试10:下面(D)不是系统软件。A.BloSB.WindowsC.设备驱动程序D.办公软件三、问答题1.使用对象建模技术(OMT)建立对象模型的主要步骤是什么?答:(1)确定对象类。通过分析确定所有的对象类;(2)定义数据词典。主要用于描述类、属性和关系;(3)组织并简化对象类。通过继承进行组织和简化对象类;(4)测试访问路径。测试所有的访问路径;(5)对象分组建立模块。2.根据下述描述建立判定树某数据流图中有一个“确定保险类别的加工,指的是申请汽车驾驶保险时,要根据申请者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保险类别。如果申请者的年龄在21岁以下,要额外收

5、费;如果申请者是21岁以上并是26岁以下的女性,适用于A类保险;如果申请者是26岁以下的已婚男性,或者是26岁以上的男性,适用于B类保险;如果申请者是21岁以下的女性或是26岁以下的单身男性,适用于C类保险。除此之外的其他申请者适用于A类保险。答:未婚一C类保险且额外收费年龄21岁I-男性I已婚一B类保险且额外收费-已婚一B类保险21岁年龄26岁一_未婚一C类保险年龄亥6岁一B类保险确定保险类别一一年龄21岁C类保险且额外收费女性一年龄21岁岐保险3.下图是金融贸易系统的用例图,请根据图示回答:(1)指出图中的参与者。(2)指出图中的用例。(3)说明“评价”用例与“交易估价”用例和“风险分析”用例之间的连接联系。(4)指出扩展连接与使用连接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答:(1)参与者:贸易经理、营销人员、记帐系统、销售人员。(2)用例:设置边界、风险分析、交易估价、进行交易、更新账目、评价、超越边界。(3)由于“交易估价”用例和“风险分析”用例都包含了公共的“评价”动作,所以将“评价”作为独立用例,使得“评价”用例与“交易估价”用例和“风险分析”用例之间构成使用连接联系。(4)扩展连接与使用连接的相似之处是:都将几个用例中抽取出的公共行为放入独立用例,以供其它用例使用或扩展。不同之处是:两者的目的不同,当描述一般行为的变化时,采用扩展;当多个用例出现重复描述而乂想避免重复时,采用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