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652226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科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科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科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科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教版 算法与程序设计 教案1-1节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算法、穷举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概念。(2) 让学生懂得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语言的描述,特别是类似程序设计语言的自然语言描述。() 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环节,结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作用。2、措施与过程(1)培养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规律、措施和环节,并把它运用到新知识中去的能力。(2) 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伙、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韩信点兵”这个富有生动情节的实例和探究、

2、讲授、观摩、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二、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环节。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也是本节的难点。三、 教学环境1、教材解决教学内容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一般高中技术课程原则(4月版)中信息技术部分的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的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选用广东省一般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建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或高中二年级开设。根据4月版一般高中技术课程原则的论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般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

3、,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本”。学生在“信息技术基本”模块里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启动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本知识。学生可以运用上述的基本知识,用于本节课的启动isualB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运营程序等操作。本节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使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核心。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结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设计、多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本。让学生在人工解题中发现

4、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等环节,并把它应用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去,这是构建主义中知识迁移的措施。本节课还采用了探究、讲授、观摩、交流、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措施。、 预备知识本节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中鼠标、键盘操作,启动、关闭程序,窗口、菜单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本知识,尚有解决数学问题的环节等知识。3、硬件规定可以进行屏幕广播的多媒体电脑室。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准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0或以上版本。5、 所需学时2学时(10分钟)四、 教学过程(一)引入 教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踪影,感受到计算机给学习

5、、生活带来的以便。然而,在惊叹计算机的神奇和享有的欢乐的时候,你与否理解计算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有无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呢?下面我们先看一种古典的问题:”学生观看约1分钟的电视剧汉刘邦片断,内容大体如下:“韩信是国内西汉初出名的军事家,刘邦得天下,军事上全依托她。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仅如此,还能常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与楚军决战时韩信指挥诸侯联军,在垓下十面埋伏,击败楚军,楚霸王项羽因此自杀。”片断结束时屏幕浮现“韩信点兵”问题:“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你呢?” (二)问题教师:“

6、下面我们先助刘邦解决一种简朴的问题。”展示题目:“韩信点兵”问题:求整除3余1、整除余2、整除余4的最小自然数。(三)探究把全班提成1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同窗一起探究、讨论问题。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和写出求解问题的解题环节。并填写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中的“探究问题登记表”。如下: 探究问题登记表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环节成果 给5分钟学生讨论,教师在这过程中到各学习小组中,引导个别学习小组分析问题、写出解题环节。教师提问3个同窗,从中逐渐引导出类似如下的分析问题和解题环节,并给出算法的概念。 分

7、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环节 设所求的数为X,则应满足:X整除3余1X整除余2X整除7余41、令为1。2、如果整除3余1,X整除5余2, X整除余4,这就是题目规定的数,则记下这个X。3、令为+(为算下一种作准备)。4、如果算出,则结束;否则跳转2。5、写出答案。教师解释第3步“另X为X+1”并指出它与数学中的区别,并从上面的解题环节中总结出穷举的算法。教师:“刚刚有些同窗把题目解出来了,答案是6,韩信作为大将军,统率士兵固然不止7人,下面我们来解决一种数据量稍大的问题。” 展示题目:“韩信点兵”问题2:求整除3余、整除5余2、整除余4、整除1余、整除17余8

8、的最小自然数。给2分钟学生分析上述问题并写出算法,不用计算。学生有了第题的经验,不久会写出和第一题类似的算法。如下: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环节 设所求的数为X,则应满足:X整除3余1整除5余X整除7余4X整除3余6X整除17余8、令X为。2、如果X整除3余1,X整除余2, 整除7余,X整除13余6,X整除7余8,则记下这个X。3、令为X+1。4、如果算出,则结束;否则跳转2。5、写出答案。教师:“上面的成果超过1万,人工计算要很长时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你想到什么?”(用计算机解题)(四)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教师:“计算机怎么样解决问题?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同样

9、要通过度析问题、设计算法两环节。”在讲授过程中展示人工解题中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这两个环节。教师:“用计算机解题,是不是输入上面的算法?上面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计算机不懂,必须翻译成计算机的语言,这就是程序设计语言。” 教师展示与用VisuBasi语言编写的程序作对照。简朴解释变Y的作用,并提示学生程序设计语言是我们后来学习的重点。本例用ViualBasic语言编写的程序请看教材如下:Prvate Sub Commnd1_Clic() Dim XsInteer, AInegr X 1: = 0 Do I X od 3 1 Th IX d 5 = 2 Then I X Mod 7 =4 Thn

10、I XMod = 6 Thn X Mo 17 = 8 Then Y ndIndIfnd IfEn IX = X 1 o tilY Prit 韩信统御士兵数:; Ynd Sub教师:“程序编好后来,通过键盘输入计算机,并运营程序查当作果这个过程叫调试程序。” (五)观摩根据前面编制的程序,启动Visu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进行调试,最后得到运营的成果。具体操作环节请看教材(第4、5页)。规定同组内先完毕的同窗协助尚未完毕的同窗。协助的时候不能代劳,只能动口不动手。教师演示操作环节。学生上机调试程序,教师作个别指引,时间是10分钟。操作时有些学生不久完毕,有些学生则很慢,解决案

11、是布置操作快的同窗阅读教材并完毕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中的填空题。较慢的同窗在她们调试了约8分钟后告诉她们可以通过网上邻居下载程序。以便能在10分钟内调试出程序。 (六)交流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和人工解有什么关系呢?同一学习小组的同窗一起探讨人工求解问题和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异同,并把讨论成果记录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的“讨论记录”表中。如下:有关求解问题的方式讨论记录求解问题的方式相似点不同点人工求解问题用计算机求解问题教师提问23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并引导出大体如下的形式成果:求解问题的方式相似点不同点人工求解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得出成果、验算

12、成果等对题目进行解答、运算速度慢、不需要计算机等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运算速度快等 五、课外拓展有关资源技术课程原则简介:东莞中学信息技术网:一般高中技术课程网:1-2节 1-2节算法和算法的描述一、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算法的定义及其体现措施;(2) 认知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 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措施与过程(1)理解用不同的体现措施描述算法的优缺陷;(2) 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简朴的算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究能力。二、 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 算法的定义;2、 算法的三种体现措施;3、

13、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4、 用流程图描述简朴的算法。(二)教学难点、 算法的描述(三种);6、 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三、教学环境1、教材解决通过物理学中的实例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描述措施掌握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环节。用多媒体教学网开展教学;用“先自主探究,后教学指引”的措施进行教学。2、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了计算机运用基本。3、硬件规定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毕,最佳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为拓展学习,学生机应容许上互联网。、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0或以上版本。5、所需学时:学时(0分钟)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预期目的新课内容:一、对算法的初步理解一种简朴的物理问题:书中例-1-1:求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在物理课中学过的知识,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措施:措施一:) 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b)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计算出加速度a) 输出所得的成果措施二: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