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听书》说课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65015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湖居听书》说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明湖居听书》说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明湖居听书》说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明湖居听书》说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湖居听书》说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湖居听书》说课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 湖 居 听 书 说 课 教 案一、教材分析明湖居听书是二期课改新教材七年级第六单元“技艺超群”中的一篇重点讲读课文。本单元属于古文单元,这篇文章是一篇古白话。它兼有古文和白话文相交杂的特点。 通过文章向学生展 示了古代民间艺术家们超群的技艺,同时,也体现出古代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文学底蕴。因此, 对本文的把握,除了思想内容以外,还包括了古文字词和白话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七年级的古文教学已经有初步的基础,根据已有的知识体系,阅读这一类的古白话,在内容的 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然而,本文最大的价值在于写作特色。而这些又恰恰涉及各类描写和 修辞,它们是白话文理解和写作常用的方法。据此,我

2、设计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我 把重点放在了体会正、侧面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品味运用特殊的比喻描摹声音。 而识别并 简单运用这些特殊的比喻描摹自己生活中的声音则成为教学的难点。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习得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理解多角度描写尤其是侧面衬托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多 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揣摩语言:通过学习课文中特殊比喻手法,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声 音的妙处,提高学生语言鉴赏和运用能力。二、教学对象分析经过预初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有了大致了解,并能根据注解和字典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解字词。止匕外,查找资料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所以

3、通过学生的预习, 对文章表达的内容已无疑虑。然而,这篇文章比较特殊,虽然接近白话,但依然有古文的影子,学 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带上情绪。 即古文学习时的枯燥无味心理。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可以利用不 同的激趣方式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文章的重点在于品味语言中各种 描写和丰富修辞。从而,我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通过圈划和不同方式的朗读鉴赏古典文 学的语言艺术。最终落实到写作实践,当堂学习的方法当堂消化,以仿写句子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 象,检测学习的效果。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方位地锻炼,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 陶冶情操,将中华古典文化扎根学生的心灵,触类旁通

4、,带动课外古典名着的阅读。三、教案设计思路文章作为一篇古白话,放在了古文单元。为了消除学生阅读的心理障碍,我选择了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故事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故事的内容和文章有密切联 系。它正是来源于课文本身最后一段,观众对白妞精彩绝伦表演的评价。把这个小故事作为文章的 切入口,走进文章走近作者。在预习的基础上简单了解作者刘鹦和老残游记,旨在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有意识地对中国古典名着进行课外扩展阅读。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把握, 整体感悟全文, 理解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体会两者相结合的妙处:文章描写了几处表演?你能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吗?哪处是重点?既然白妞的

5、表演是重点,为什么还要写琴师、 黑妞和观众?从文章中找出具体的描写语句加以体会。 在对全文整体建构的基础上品读课文, 揣摩语言。 重点落在对白妞的两段正面描写上。 这两段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把白妞的外貌、神态、 声音描写得惟妙惟肖。 为了增强学生对它们的感性认识,我采用教师范读的方式带着学生在老师的语调中寻找语言的闪光点。 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语句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 与其他同学广泛交流。最后能模仿老师, 甚至依照自己的理解把情感带入自己的朗读中。 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始终要引导学生自主动脑动口, 把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文章的第五段是最精彩的部分, 也是比喻用法的集中段落。 但是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较

6、难的概念通感。 然而, 在七年级通感并不属于教学的范畴。 可鉴赏过程中又避免不了这个问题。 于是, 教学中便出现了难点: 如何绕开通感的概念,把比喻的移觉说清楚?为此, 我设计了以下引导: 第一步, 让学生体会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比喻修辞;第二步, 探究作者从哪些人体感官写声音的特点, 通过抓住形象化的喻体, 寻找这些感官和声音特质的相通点;第三,经由总结发现,原来写听觉可以通过人体其他感觉来表现,那么同样,视觉、触觉等也可以通过听觉来表现。 点到这里, 学生对通感有了初步认识, 对此种特殊的比喻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然后,读写结合,归结到运用实践。我选择了一首抑扬顿挫,让人浮想联翩,易于理解的歌曲

7、天堂 。请学生把课堂刚刚学会的比喻用于描摹歌曲。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学以致用的即时效果。教师选择一两个做范例点评,加深印象。最后, 由学生先总结课堂习得的知识, 既可以是思想内容上的, 也可以是写作和阅读技巧上的。通过这个步骤, 锻炼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 至关重要的是达到一课必有一得的效果。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 老师针对性补漏, 或者提纲契领。 同时, 以本课作为契机, 引导学生对中国古典名着 (西游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等)进行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更深刻地理解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古白话小说的能力,尤其是浅显的、故事情节较强的小

8、说。既可以拓宽视野, 充实自己, 也可以习得一些文言词汇和写作方法,以及古白话的精炼而绝妙的语言。整个教学过程以老师的语言感染为主,PPT只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作者介绍、听音乐摹写和作业布置时用到。关键的步骤在板书设计中体现出来。四、教后反思这是一堂古白话文的重点讲读课。根据我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体会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 和特殊的比喻刻画白妞这一人物形象。 整堂课下来, 效果基本达到, 尤其是通感的识别和运用,比我预先设计的理想。正侧面描写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在此之前有不少现代文都出现过,所以,学生并不陌生。在教学过程中,和我设想的一样,他们很快自己识别出这种两种描写的方

9、式, 并且, 对侧面烘托的手法的作用回答得比较到位。 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第一遍时就能明白前文对琴师、黑妞和观众的描写实际上是为了衬托白妞的演出。 所以,在教学重我临时改变了想法,没有过多纠缠区 分正侧面描写,以及作用,而是从寻找对琴师、黑妞和观众的描写中最富有他们特色的词句出发,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不但理解衬托, 更重要的是作者为了把白妞的演出托的更高, 着力将琴师、黑 妞的表演精彩推向极至的妙笔。这一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比较自然地完成了。而文章的难点特殊比喻的识别和运用, 在设计的时候便让我思考了许久。这一通感的概念本不 属于初中涉及的范畴,但是本文的特色却恰恰是通感的运用。如果不讲,仅仅只是说说

10、比喻的本体 喻体,再读一读,学生根本体会不了文章对调动人体各种不同感官赞赏白妞的技艺高超的奥妙。 可 如果传授通感的概念,难度显然太大,学生不好把握。进退两难中,我苦思冥想,最终决定把它定 位于特殊的比喻。这样一来,一方面把比喻化为各种人体感官之中的写法告诉了学生,同时,又开发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在自己的运用中更好把握。于是,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轻易识别比喻手 法后,引导学生从人体感官入手,看看这些比喻在各种不同感官下显示出来的绝妙。 如果直接写听 到了什么,与文章现在的状态相比,逊色在哪里?学生便开始自发地寻找一些形容词和动词,发现这些词语是理解各种感官相通的纽带。而且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在寻

11、找的时候比对待单纯的比喻更有 兴趣。有个学生这样说到:“老师,原来我们的听觉、触觉、视觉、嗅觉和味觉在文字里是可以相 通的啊。那平时写作的时候也可以用听觉写视觉咯!”从他的话语中,我发现,本课重点难点其实已经解决了,他们已经触类旁通,虽然没有讲述通感,却完全理解了何为通感。为了检测他们理解 的程度,我试着播放了一段天堂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并用一两句这种特殊的比 喻来形容下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好像看到了蓝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碧绿的大草原”;有的同学说“好像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奔跑”;有的同学说“仿佛闻到了毡帐外的篝火架子上烤羊 肉的味道”;还有的同学说“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悠扬的

12、马头琴声”虽然有的学生想象的比较 通俗,但看的出他们已经明白了如何通过想象以另一种感官比喻一种感官的方法。而这不正是我设计的初衷吗?除了重点、难点,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古白话的兴趣,我讲了一个“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故 事。他们很快进入了状态,在我还没讲完的时候就已经猜出了这个成语。而且在课文上完后,还有学生问我真的有如此技艺精湛的艺人吗?他们后来怎么样了?于是,我便趁此机会激发他们去阅读老残游记的全书。还有的学生说,原来古文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那么枯燥嘛。是啊, 通过一篇古白话课文的学习,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应该说,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课堂上扎实落实了。只是,在内容上安排的比较紧,时间上必须相当紧凑。好在对正侧面的理解时,学生配合比较默契,很快进入正题,节省了时间,为后面 的特殊比喻的现场实践留下了余地。由于时间上的局限,课堂中也只能匆匆练习一两句。如果两课时完成的话,交流会更充分些。一堂课,既有成功的尝试,也有不足之处的思考。作为一堂古文课来说,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上,还只是初探,更多的方法仍有待于今后教学的不断尝试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