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荣—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649274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丽荣—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孙丽荣—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孙丽荣—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孙丽荣—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孙丽荣—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丽荣—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丽荣—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 河北省任县邢湾镇中学 孙丽荣 自从我接管班主任工作以来,对学生要求严格,充满爱心,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序,自认为是一个好班主任。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提出了质疑。接初一半年后我突然生病了,需要做手术,不得不在家休息了两个月。我自认为对学生很好,可在我生病期间竟然没有一个学生问候我,这让我很失落。等我病好了重新来到学校,看到我熟悉的学生,心里异常激动,倍感亲切,可学生看到我却怯生生的,连招呼也不主动给我打一个,我好难过。后来,我就问我们班长:“老师不在的日子里,你们有没有想老师啊?”班

2、长告诉我:“其实我们很想你的,也想给你打个电话问候问候,可我们不敢。”我奇怪到:“为什么不敢呢?”班长说:“老师,你平时好严肃,我们看到你都很怕。”班长的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原来,我是缺乏和学生的沟通,所以学生也就看不到我严厉的外表下那颗火热的心了。这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尤其要学会沟通,学会和学生沟通。曾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沟通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沟通是师生建立平等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更好的沟通,从而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导,则是为师者在教育学生中最为棘手的问题。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实践,我终于找到了师生沟通

3、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一、用爱去架起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爱究竟是什么?爱是千里冰川上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黑夜里指航的灯塔;爱是历练风雨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是冥冥中,心灵殷殷的守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自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希望,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我们唯有用爱点亮每个学生的心灯,用心灯照亮每个学生的前程。1、用“母爱”去温暖学生的心我的工作都是面对学生的具体工作,作为班主任,只有经常深入班级,深入每个学生的家庭中去,才能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以及爱好和习惯,才能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准确地、恰当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问题。

4、关心是建立师生感情的桥梁,了解是为了有的放矢。例如:我班有一位男同学在前一段时间精神萎靡不振,神情恍惚,上课老爱睡觉,并且经常迟到。通过调查,我了解到这位学生痴迷于上网,经常晚上玩到很晚才回家,而他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爷爷、奶奶又管不住。对于这位学生,我首先是主动多次找他谈话,缩短师生感情上的距离,然后给他讲人生的价值,列举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引导他正确利用网络,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并让一些成绩好的同学辅导他的学习。这位学生很受感动,振作精神,平时作业质量也高多了。看到这位同学学习上的进步,我心里暗暗兴奋。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只要老师用真诚的爱去关心、了解学生的心扉,学生就会“心有灵犀一点通

5、”。2、用“关爱”去信任学困生面对班上一半的学困生,首先我自己要有信心,相信凭着自己和全班学生的力量是可以把学困生转化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信心的老师。的确,有了信心,就容易看到后进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其次,我让学生自己树立信心,自信心是后进生转化的奠基石。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后进生转化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后进生并不是什么都落后,他们也有长处和优点。因此,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细微的思想变化,抓住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恢复其自信,使其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奋起直追

6、、迎头赶上的决心和力量。我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在小学时就和老师打架,欺负同学,还没进初中就声名远扬,恰巧他被分在了我班。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一开始就特别关注这个学生,留心他的一举一动,并找机会和他交流、谈心,渐渐的我发现这个学生并不象别人说的那么可怕,他也有善良的一面,只是没被人发现,大家都觉得他不是一个好学生,他也就破罐子破摔了。我和他的交流、谈心让他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他终于开始改掉恶习,重拾信心,加倍努力,成绩也一步步上升了。3、用“博爱”去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热爱、尊重学生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体现,严格要求学生是师爱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没

7、有严格要求的爱不是真爱,只有在思想上,学习上,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不迁就不放纵,才能把学生培育成“四有”新人。当然严格要求不能刁难、苛求学生,更不能简单粗暴地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对我们班的学生一向要求严格,学生在我的教导下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我们班班风正,学习气氛浓在全校都是有名的,每当从外校转来的学生,他们都说:“听说这个班老师管的严,纪律好,所以我们要进这个班。”二、用无声的语言去实现心有灵犀1、用批语化解矛盾,激励学生这还得从一件事说起,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不错,所以我平时对他的关心也就多一点,但让我不能理解的是,有

8、一次考试他作弊,这让我大发雷霆,把他好一顿批,他不但不认错反而跟我顶嘴。我真是又气又委屈,回想起以前我对他那么好,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心寒啊!事后,我发现他上课不再认真听讲了,有时还和周围同学说话。看到这些,我心里急啊,怎么和他沟通呢?用什么方法可以扭转这种局面呢?正好这时课代表搬来了作业本,我灵机一动,在这位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你聪明灵活,只要努力会有好的结果的。对于以前发生的事情,我不怪你,因为那毕竟是你真情的流露。我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希望你把自己聪明的才智发挥出来,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作业本发下去,等我再上课时,他好象变了个人,上课积极发言,情绪饱满,再过几天主动问问题了

9、。虽然我们彼此之间都没正面谈起那件事,但我觉得我们之间已从内心真正理解了对方。从中我也体会到老师尊重学生就会换来学生一颗崇敬平静之心。这件事让我受到很大启发,此后经常利用批作业批作文的机会,针对某个同学的情况,找准切入点写上那么三言两语,让学生感受到他就在老师的心里,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从而化做学习的动力。比如在某同学成绩滑坡时,写下了:你这门课基础不错,但平时有点不踏实,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你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又如,你是咱班语文课的领头人,但这几次发挥失常,赶快调整状态,别让大家失望。针对学科上的特点学生不注意书写,丢三拉四,我批注:水哪儿去了?偷喝了吧。一句玩笑学生可能记得住怎么

10、写了。对某题做的好的同学,忘不了评注;GOOD!真棒!须努力的同学写上:加油啊!等等。从这些批语中,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点评夸奖尤其是书面的,就会从内心激发出一种向上的活力,朝着目标努力。写几个字对老师来说并不难,但对学生来说分量是很重的,因为他得到的是老师真挚的情感,老师的几句话有时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作业交流是老师处于冷静理智状态下和学生谈心,它可以全面从容地思考如何表述才能被学生接受,用文字表达的东西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更永久,更亲切。在这种无声的交流中融洽了师生关系,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学质量。 2、用细微的教育感化、改变学生班里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又

11、差又爱捣乱,老师都不喜欢他,他当然也就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对象,上课老师从不提问他,他也懒得去学习。一个偶然机会,我讲完课布置下作业让同学们做,当我走到他跟前时,看到他一个题做错了,就停下来重新给他讲解,帮他纠正,我发现他脸红红的,还有点兴奋。从那以后,我奇迹般地发现他上课开始认真听讲了,作业也认真了,捣乱也少多了。这件事让我触动很大,原来差生也希望得到老师多一点的关注。我为我以前的失职感到自责,为什么只关心学习好的学生,而对差生不理不问呢?是啊!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在老师的心目中有一定的位置,都希望老师多关注他们一点,尤其是差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决定他

12、们的一生。所以,沟通不一定非用语言,心有灵犀,心领神会就够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我们更要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让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能成为教育学生的无声语言。比如对不爱劳动的学生,老师主动拿起扫帚,学生会不好意思地一起去扫地。教室里,老师轻轻捡起纸片放进纸篓,学生会惭愧地低下头,从此让自己的周围干干净净。只有这样才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总之,沟通,是一座桥梁,它连接人与人的心。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堵塞,需要它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谅解,必须靠它维持。只要我们将爱心渗透到班级工作中去,尽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给每个学生以温暖、信任,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就会感到精神愉快,学习上就会有主动性,让我们携手一起去架起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吧!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