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646131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概述(前言)课程概述(前言):课程类型(A、B或C类),课程性质(必/选修),计划时数及学分,实践课时比例(),是否专业核心课程,简要介绍本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要求),教学目标和对象等。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B类课程,职业技能必修课,计划时数54,学分3,实践课时比例3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观,进一步明确社会教育领域的特殊教育意义,熟悉幼儿园社会教育领域的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实践。本课程根据幼儿园教

2、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要求设置,为幼儿教育五大课程领域之一,为其他课程领域提供内在价值观的方向。教学要求:按照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与实训,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及敬业与创新能力,适应学前教育第一线的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一)理论联系实践,帮助学生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园,将学科知识与幼儿园的教育实际情况紧密联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二)引导学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从事幼儿教育的能力。(三)结合案例进行教学,采用各种形

3、式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互配合,及时反映职业岗位的现状。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树立科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明确社会教育领域的特殊教育意义,熟悉幼儿园社会教育领域的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实践。(一)获得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基*力,良好的职业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二)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4、、教育观,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具有对学前儿童习惯培养、品德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能力。(三)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活动的内涵及意义;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活动的目标、内容及基本方法;熟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活动设计与指导应注意的问题,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知识。(四)初步设计与试做幼儿园社会活动。具有较强的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班级管理能力;掌握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基本技能;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行为的基*力、和家长沟通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和保育工作及初步

5、的学前教育研究能力等。本课程教学大纲的适用对象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学生。二、 教学内容描述教学重点(要点)及教学方法的提示、难点及处理的建议,作业的内容。说明本课程各部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的具体要求。可分章节按下列要求撰写:教学目的和要求;每个课题的教学要点和所覆盖的全部知识点;各课题重要概念和原理的简要表述;重点和难点圈定与提示;阐明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的广度、深度和熟练程度;要明确规定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练习、设计、实践的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社会领域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途径,学前儿童社会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

6、会)的评价等。第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第一节 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特点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和影响因素教学要点:1. 了解社会性的概念及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2. 初步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3. 明确家庭教养方式、师幼互动、同伴、大众传媒等因素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初步形成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观念。重点及难点:1. 家庭教养方式、师幼互动、同伴、大众传媒等因素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

7、、案例讨论法。结合课程内容,播放幼儿园的实景录像,分析讨论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课后思考与练习:1. 什么是社会性?社会性对人的生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2. 社会性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何意义?3.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和发展特点是什么?4.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5. 举例说明家庭结构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6. 研究性学习:收集1-2个学前儿童“争吵”的案例,试分析“争吵”行为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思考如何对待“争吵”行为以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的目标和内容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的目标第

8、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的内容教学要点:1. 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目标的含义; 2. 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领域的目标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的内容;3. 明确实现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社会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初步形成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观念。重点及难点:1. 实现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社会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2.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领域的目标分解。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讨论法。结合课程内容,播放幼儿园的实景录像,分析讨论实际案例,

9、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课后思考与练习:1、根据下列给出的教育内容选择适宜的活动方式,并制定活动的具体目标。(1) 引导幼儿理解做人要诚实,故事狼来了。(2) 认识自己的父母,知道他们的工作。(3) 懂得在公共场合所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4) 了解为小朋友服务的人的劳动,懂得尊重他们和他们的劳动。不怕困难,坚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5) 认识水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要节约用水。(6) 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不麻烦别人。(7) 认识自己的身体、性别,对自己进行初步的评价;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请说明其中的道理。(1) 实现教育目标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事

10、情。(2) 相对发展幼儿智力的教育而言,幼儿社会教育对幼儿将来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所需能力发展的帮助不大。(3) 只要分解目标恰当,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4) 分解社会领域教育目标主要应根据纲要的精神,不需要过多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5) 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最大途径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教育活动。(6) 社会教育不必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7) 婴儿的生活更多地依赖父母,不存在发展社会性的要求。(8) 帮助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应与幼儿园的科学、健康、语言、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密切联系。3、请分析下面的童话故事或民间故事对幼儿有哪些社会化教育的影响作用。(1) 端空花盆的孩子宋

11、金的故事(2) 狼来了(3) 小羊过桥(4) 乌鸦和狐狸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活动指导的原则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活动指导的方法第三节 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教学要点:1. 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活动指导的原则和要求2. 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的常用方法;3. 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的途径,掌握家园合作及家庭社会教育的指导方法;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观。重点及难点:1.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

12、的常用方法、家园合作及家庭社会教育的指导方法。2.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观。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讨论法、模拟课堂和下园见习。结合课程内容,播放幼儿园的实景录像,分析讨论实际案例,组织模拟课堂进行试教试评,按照主题安排下园见习,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试做互评。课后思考与练习:1. (书面作业)在教师指导下,以某一项教育内容为主题,设计教育活动(例如,设计一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教育活动)。2.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的原则有哪些?请用自己成长过程的实际体验说明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重

13、要性。3. 对儿童常用的社会教育方法有哪些?请说明角色扮演法有何作用。4. 提出一两个背离社会教育原则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5. 设计教育问题的情境,在教师指导下提出如何进行教育设想(例如,在上课时儿童与你顶撞,你应该如何处理)6. 据报载,某幼儿园给了每个儿童10元钱,让他们去超市购物,你认为这项活动好不好?为什么?如果由你来组织,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 指导(社会)为幼儿教育五大课程领域之一,为其他课程领域提供内在价值观的方向。幼儿教育的过程是幼儿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旨在帮助幼儿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因此,各科课程的教育目标都蕴含了社会教育的目标在其中,如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幼儿学会科学地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幼儿正确与流利地表达,还要教幼儿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幼儿学会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幼儿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等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共同构成现代幼儿教育的统合课程的基础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