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64501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遥感卫星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总结二一八年九月十二日目 录1. 项目概述11.1 目的11.2 范围和任务量12. 技术路线23. 影像处理33.1 基础资料检查及处理33.2 影像融合43.2.1融合方法43.2.2融合效果43.3 正射纠正53.3.1控制点情况53.3.2纠正模型53.3.3纠正方法54正射影像图制作74.1 影像色调调整74.2 影像镶嵌75成果整理881. 项目概述1.1 目的唐山部分地区遥感正射影像图制图项目生产,其主要工作内容为以外业实测控制点和1:5万比例尺数据高程模型为基础,利用Pleiade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使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正射纠正、配准、融合、镶

2、嵌,制作全区遥感正射影像图。1.2 范围和任务量作业区为河北省唐山是曹妃甸区沿海地区某海岛,工作区包含1景Pleiades遥感卫星数据源,总面积约88平方公里。作业区具体情况如下:图1-1 作业区图1-2 卫星数据分布图本项目的起止时间为:2018年9月7日至2018年9月8日。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安排专人负责,实施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探求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共投入作业人员一名,DELL T5500工作站1台,Erdas 2014软件1套,PCI Geomatics 2014软件1套, PhotoShop CS6软件1套, ArcMap 10软件1套, Microso

3、ft Office 2007软件1套。2. 技术路线依据合同及相关生产技术规定,采用甲方提供的外业实测控制点及1:50000数字高程模型为控制、纠正基础,对作业区的卫星影像进行融合,并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正射纠正、镶嵌、调色等,完成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其流程为:多光谱全色数据融合后数据DEM数据控制资料坐标系转换纠正控制点选取/测量物理模型纠正控制点残差满足要求?是精度检查数字正射影像否是纠正精度满足要求?是否色调检查是否通过?影像色阶调整影像镶嵌成果质量检查、整理及汇交图2-1 总体技术流程图3. 影像处理3.1 基础资料检查及处理主要对影像数据、外业实测控制点、DEM等基础资料做相应的检查

4、和处理,为正射影像图制作生产提供完整的基础资料。3.2 影像融合3.2.1融合方法采用PCI Geomatics 2014软件中的PANSHARP融合方法。3.2.2融合效果1)融合后影像能清晰表现地物特征,无重睑、勾边等现象。2)能清晰表现地物纹理信息,能突出主要地物。3)影像光谱特征真实、准确、无光谱异常。4)各种地类特征明显,边界清晰,通过目视解译可以区分。5)融合影像色调均匀、反差适中、色彩接近自然真彩色。图3-1 融合效果图(上为整幅图,下为局部放大图)3.3 正射纠正以外业实测控制点为基础,采用卫星轨道或有理函数模型,结合DEM数据对Pleiades遥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正射纠正成

5、果采样间隔为0.5米,方法采用双线性内插或三次卷积内插法。3.3.1控制点情况本任务区内共有外业实测控制点共有7个,由于地物变化导致其中的1号点和4号点无法使用,最终采用5个控制点。3.3.2纠正模型纠正模型采用有理函数模型,即Pleiades RPC模型。3.3.3纠正方法采用ERDAS 2014软件进行单景正射纠正。1)打开ERDAS软件,点击工具条上的Viewer按钮,通过Open打开影像文件。2)通过Data PrepImage Geometric Correction或Viewer窗口中的RasterGeometric Correction打开模型设置对话框。3)在Set Geome

6、tric Model对话框中选择Pleiades RPC,点击OK,模型属性打开,加载DEM数据。设置投影类型为经纬度投影,WGS84椭球。4)在影像上选取外业控制点位,输入外业实测坐标,加载高程值,解算模型误差。5)选择输出路径与采样方法进行采样输出。4正射影像图制作4.1 影像色调调整纠正后的影像亮度偏低、灰阶较窄,可采用线性拉伸、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色度、饱和度和明暗度调整等方法进行色调调整。色调调整时应保留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和全色影像的纹理细节,以便进行变化信息分析。对整个工作区内各景融合影像需进行色调归一调整,以保证整个工作区的影像数据色调协调统一。图4-1和图4-2分别为工作区调色前和调色后的影像比较。图4-1 工作区调色前影像 图4-2 工作区调色后影像5成果整理成果整理是按照成果提交要求,对关成果进一步进行汇总、整理,形成完整的提交成果。本项目提供的成果包括:1. 工作区成果一套(.tif文件):2. 工作区示意图(.jpg文件);3. 工作区技术总结(.doc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